
你敢信吗?三百多年前在南京秦淮河畔,曾举行过一场像“超级女声”一样轰动全城的赛事,当时的场景一点儿也不比现今任何一场选秀决赛差,当年的冠军是一位叫王月的女子,长得十分漂亮,被称作“月中仙子花中王”,而这位顶流明星最后的下场比恐怖片还可怕——她的头颅被一个S人魔王蒸熟,端上了酒桌。
这听上去好似天方夜谭,然而这是真实发生的悲剧。
一、故事得从明朝最为昌盛之时谈起,那时候的南京,作为南都,是全国的娱乐中心,秦淮河畔,画舫在水面飘荡,音乐持续响到天亮,这里的姑娘们,人人容貌跟才艺都优异,她们自行组成“手帕姊妹”,每年上元节,还会举行一场叫做“盒子会”的内部技艺竞赛,相较于上个月,成了南京城的一件大事。
在这一片繁华之中,王月正逐渐崭露头角,仿若一颗新星,
她名叫字微波,不仅身材修长、牙齿洁白,且眼睛明亮,十分迷人,更有着令诸多文人墨客倾心的才华,
崇祯十二年七夕,一场关乎“年度一姐”的终极较量,于名士方以智的居水阁展开。
二、那场面,简直了,
家门外拥堵不堪,就连外面河道里的船也似墙般一排排的,和当下演唱会门口交通拥堵得动弹不得的情形相仿,
在场人员里有彼时还是富二代的余怀,随后他于《板桥杂记》中细致记载了这场盛会,姑娘们较量容貌、才艺和人气,经激烈竞争,王月一举夺冠,比其他姑娘更加出色,使得“南曲那些姬妾都失了光彩”,余怀当场为她写下诗句:“月中仙子花中王,第一姮娥第一香,”王月十分激动,亲自把这两句诗绣在手帕上,那是她人生很风光的时候。
三、夺冠之后,王月声名大噪,最终嫁给了安庐兵备道蔡如蘅,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归宿,她随丈夫去到庐州,原本以为从此能够过上安稳日子,可她不知,时代的车轮正向着每个人滚滚驶来,无人能够躲避。
彼时乃动荡之年代,李自成、张献忠之起义军遍布全国,崇祯十五年,张献忠将庐州城攻破,城陷之际,蔡如蘅或逃或被俘,而声名颇著之王月,落入凶残著称之S人魔王张献忠之手。
最初张献忠极宠爱这位倾国佳人,可是王月到底是秦淮河畔的顶尖人物,骨子里带些许傲气,最后因一桩小事,她触怒了反复无常的张献忠,张献忠盛怒之时,手起刀落就将王月斩杀,这还没完,他为宣泄授欲且威慑旁人,做出了丧心病狂的决定——把王月的头颅蒸熟,随后端上桌让手下将领们“同享”。
四、王月的命运由“月中仙子”沦为盘中餐,从众人追捧变为身首异处,恰似一朵被狂风骤雨瞬间碾碎的娇花,
她的悲剧不单单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众多女子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
跟她遭遇相同的,还有淮安名妓燕顺,她被士兵绑在马上,因不停哭骂便被“杀了”;秦淮名妓宋蕙湘被清兵抓走,在墙上写下“谁像曹操那样散千金,从镶黄旗下救才女”的绝望求救语,却无人回应。
那些曾追捧她们的男士们命运也很悲惨,整日泡在青楼里的富家公子张魁,因毁了容被撵出来,晚年穷困潦倒,只能在秦淮河畔的破木桥上吹笛,被一位老妇人认出后,最终忍不住哭了,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徐青君,从失去田产到靠给人受板子过日子,落差这般巨大,确实让人感叹。
五、历史有时难以言说,莫以为今日还风光,明日便定顺意,实则每个人的命运,皆与当下世事相关联,无论你是美女、富人还是官二代,变化起来,真不由自身。
亲历者余怀以沉重之笔书写王月之事,并非为求刺激,而是为警示后人。它告诉我们,在历史的大潮流下,个人生命何其脆弱,我们当下追逐的那些繁华与名气,于时代大变化之际,或许刹那间便消逝无踪。
当再次回望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时,或许不应仅目及风花雪月,还应听见繁华背后,如王月这般的众多灵魂于乱世中发出的无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