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方突然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总理叫苦,一觉醒来游戏规则变了

国际铁矿石交易市场风云突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用果断的行动表明,决定资源价格的不仅仅是地下储量,更是市场统一采购的战略

国际铁矿石交易市场风云突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用果断的行动表明,决定资源价格的不仅仅是地下储量,更是市场统一采购的战略与决心。

一纸采购禁令,让全球铁矿石市场骤然紧张。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有个叫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家平时简称它中矿资源。这个公司已经让国内的买家先别买那些用美元来算价格的必和必拓公司海运过来的铁矿石货物了。这么一来,新合同的签订就全都停下了,就算是已经从澳大利亚运出来的铁矿石,也没法签新合同了。

澳大利亚的总理阿尔巴尼斯,以前老是把中澳之间的经贸关系比作“压舱石”,这次他公开说对这事儿“很失望”,还希望这个问题能赶紧解决好。然而,在这场围绕定价权的博弈中,中方似乎已做好长期准备。那么,中国的这个措施意味着什么呢?为此,我谈五点。

一、采购统一:中国打破铁矿石定价权的垄断

三年前,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争夺铁矿石定价权的战略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举措旨在代表国内钢铁企业统一采购铁矿石,以作为单一大买家获得更多的议价权。

中矿资源成立以后,迅速整合国内需求,将原本分散的钢铁企业采购力量汇集一处,彻底改变了以往国际矿商“分而治之”的谈判策略。

“北铁指数”的推出,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定价领域的话语权。这个指数是用人民币来计价的,它主要关注的是青岛港和曹妃甸港这两个港口,品位为61%的铁矿石现货实际成交价格。它想打造一个能真实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实际供应和需求情况的“价格基准”。

这个指数呢,是依托北铁中心这个平台进行编制的。每年,这两个港口差不多有7000万吨铁矿石现货的真实交易数据会被用进来。而且,有600多家会员企业都包含在这个指数的统计范围内。另外,这个指数的数据是连续不断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还能通过各种方式来验证其准确性。

二、战略转身:从被动接收到主动出击

中国对必和必拓的采购禁令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系列组合拳的一部分。早在2025年9月初,中方已经要求钢厂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金布巴粉,这次针对铁矿石出台的禁令,说明咱们的行动已经全方位提升到一个新阶段了。

做出这个决策,是因为中国钢铁行业打算改变之前一直处于被动的状况。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钢铁行业一直被全球四大矿山企业“拿捏”,在国际铁矿石定价权方面也吃了不少亏,这种苦日子过得太久了。

面对国际铁矿石的定价受制于人的困境,中国这回可是使出了有力的招数。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世界铁矿石最大的买家,全球海运进口的铁矿石里,差不多有75%都是被中国买走的。就凭中国在铁矿石市场上的这个地位,给咱们争取铁矿石定价权打下了特别牢靠的基础。还有啊,铁矿石在澳大利亚出口的产品里,那可是最能卖上价、最值钱的。不过呢,澳大利亚政府在今年6月出了一份报告,报告里预测说,到明年6月的时候,铁矿石出口赚的钱可能会变少,从上一个财年的1160亿澳元,降到1050亿澳元啦。

三、人民币结算:金融体系助力资源战略

在挑战美元定价体系的同时,中国正积极构建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基础设施。

2025年4月11日,海南国际清算所正式上线“人民币海漂铁矿石掉期”产品。产品上线首日,首单交易的清算规模就达到了2万吨,清算的合约价值达1347.12万元人民币。

这一产品填补了该领域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空白,是构建大宗商品“人民币定价生态圈”的关键一步。

北铁指数采用人民币计价,聚焦中国主要港口,是构建中国价格基准的关键一步。从财经视角看,此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指数发布,更是中国在铁矿石金融定价层面,争取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四、产业链重塑: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布局

中国在铁矿石方面的战略改动,可不光是在采购那一个环节上,而是把整个产业链都考虑进去了。

最近这几年,中国一直在优化粗钢出口的政策。之前有些高价进口铁矿石,然后再把粗钢出口出去的情况,现在要制止了。中国还在考虑给粗钢出口加上关税,这么做是想引导钢铁产业往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转变。进口多元化方面,中国正逐步将粗钢产能向友好国家转移,以减少对单一铁矿石进口来源的依赖。

这一战略不仅降低了供应链风险,还加强了与合作伙伴的经济联系。有实力的中国钢铁企业可考虑在东南亚或其他地区投资建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绕开贸易壁垒。

五、全球博弈:资源民族主义与市场规律的对决

中国争夺铁矿石定价权的努力,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澳大利亚已经感受到压力。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今年7月在上海表示,澳中两国应加强在绿色钢铁领域的合作,并呼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需处理其产能过剩问题。

同时,绿色转型已成为澳大利亚铁矿石行业的重要挑战。根据智库去年的报告,若澳洲无法建立绿色钢铁产业,可能损失多达一半的铁矿石出口收入。

由于澳洲铁矿石因品位偏低,无法直接用于生产绿色钢铁,需要先经过额外加工程序,将其转化为“绿色铁”作为低碳原料。相比之下,几内亚与巴西等国出产的高品位铁矿,更具竞争优势。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还在呼吁问题“迅速解决”时,中国市场已悄然转向多元化的供应渠道和更加自主的定价机制。

从“市场大国”到“价格强国”的转型道路上,北铁指数和中矿资源这两块“关键拼图”,成了中国在铁矿石定价权争夺战里的两大重要支撑。现在全球铁矿石贸易市场啊,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以后会出现“中国出的价格”和“用美元定的价格”一起存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