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龙虎风云会:书胆徐良错失武圣传承?说说《天地人神》秘籍的归属

评书《龙虎风云会》作为《白眉大侠》的姊妹篇,其故事框架可以说是与《白眉大侠》一脉相承,这两部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龙虎》的

评书《龙虎风云会》作为《白眉大侠》的姊妹篇,其故事框架可以说是与《白眉大侠》一脉相承,这两部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龙虎》的内容和人物都更加丰富,而白眉大侠徐良作为原故事的书胆,却似乎一直游离在故事主线之外,好处是奇遇不断。

每到关键时刻或事不可解时,老西徐良再惊艳登场力挽狂澜,这让整个故事更加跌宕起伏。从一开书时徐良巧救“赴任的包世荣”,再到“火烧莲花观”、“龙虎风云擂”,以及“助太子平西”,徐良更像是在穿针引线,每次都在重要节点大放异彩,而真正在表面上推动故事前进的,却是玉面小达摩白云瑞。

出现这样的变化也并不意外,即使是《白眉大侠》里,白云瑞登场后便很快成了开封府决策团的骨干,无论是写信请高人助阵,还是与房书安赶赴三教评理大会摸底,白云瑞几乎都冲在了第一线,而徐良也乐得一个人做任务的轻松自在,这也是徐良三五更的功夫从未落下的原因,他时常还能遇到精进武艺的大机缘。

倘若不是开封府有了白云瑞帮自己撑着,徐良哪有时间在小孤峰向天聋地哑、春秋四老学艺?即便是老西徐良回山西为父守灵期间,也有巧遇龙云凤月下传艺这等好事,这还得要感谢开封府有了白云瑞挑着大梁,徐良这才有了充足的时间再次学艺。

要说徐良遇到的大机缘,大概就是先后遇到了两位天榜级的高人传授武功,第一位自然就是与徐良亦师亦友的海外野叟王猿,第二个就是别有所图的飞天魔女龙云凤。徐良跟随王猿不仅学会了太极阴阳刀,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墙上挂画这样的高阶轻功绝艺。龙云凤对徐良的帮助也非常大,二十四路魔山剑法更是成为徐良的杀手锏,再加上八步赶蝉这门奇招绝艺傍身,这让徐良有了对战一流剑客的资格,他再也不是那个对付一个飞剑仙朱亮就非常吃力的白眼眉了。

其实,结合《白眉大侠》和《龙虎风云会》这两部书来看,徐良真正最大的机缘并非是王猿和龙云凤的传艺,因为这个莫大的机缘被人早一步破坏了,这让徐良错失了武圣传承的机会。在《白眉大侠》第五回中,徐良误走黑山头巧遇蓝氏弟兄,这里引出一段“石塔下白眉探地穴”的故事。

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徐良冒着极大的风险下地穴探险,结果却只寻到了一把尘封在破旧石盒的宝剑,后来有位自称大唐武圣李靖后人的道长登门讨要这把剑,对方言之凿凿地称这把剑乃是青龙宝剑,缘是当年先祖李靖随身佩戴之物。

这位仙风道骨的道长名为李士贤,乃是三元观的观主,这次前来正是为了当年祖上留下来的宝物。由于双方话不投机,徐良与这位道士当场比斗了一番,双方战了四十多个回合未分输赢,此时的徐良因仰慕当年李药师这位大唐武圣而决定就此罢手,他有意将这把剑归还。

这一幕却让李士贤有所触动,其实这老道已经累得够呛,想要以武力夺回宝物并不容易,故此他这才很大方地将青龙剑“赠给”了白眉大侠徐良,这一幕看似皆大欢喜,实则暗含着一番试探,果然徐良备受感动,对这位先前强势讨剑的老道好感度大幅上升。

这时一个看似小插曲的事情出现了,李士贤一伸手从怀里取出一本剑谱来,他将这本《五花剑》的秘籍也双手奉送,书中交代“徐良对宝剑没研究,一见人家不但赠剑,又给了一本剑谱,真是感恩不尽”。这里有两个信息点,一是徐良对于宝剑没有研究,自然对于剑谱也就所知有限,二是徐良此时心情大好,对于李士贤的好感度爆棚。

倘若徐良在地穴中发现人家老李家的其它宝物的话,那么以徐良此时的心情,大概率会将东西奉还,毕竟人家已经把宝剑给了他了,倘若徐良再有所保留的话,这就有点太不懂人情了,可惜徐良在地穴里只寻到了这把青龙宝剑。

那么,李士贤来此地寻找的宝物到底是什么呢?根据《龙虎风云会》的补充版来看,自然是除了这把青龙宝剑之外的武圣遗物了,这就是后来出现在塞外边关的《天地人神》秘籍。相比于《天地人神》这本宝书的重要性,这把青龙宝剑的分量也就无足轻重了。

在江湖上削铁如泥的宝剑虽然珍贵,却也远远无法与能让人登临武圣之境的武学宝典相提并论。李士贤提出先赠宝剑后赠家传《五花剑》,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讨回《天地人神》秘籍,当他得知徐良只寻到一把青龙剑时,这才大失所望连连叹气。

从天地道对《天地人神》秘籍的重视程度,就可以看出这本宝书的无量价值,因为这位世外高人这一身惊天动地的武功便是来自于此书。原本平平无奇的伍英杰修习此书武学仅仅十年的光景,他便一跃成为可以轻松拿捏卧佛昆仑僧的武林高手,这就看出这本书不愧是当年大唐武圣的传承武学。

《龙虎风云会》中虽然没有交代这本书流落塞外的原因,可从种种迹象和突发事件中也不难推测,曾被伍氏弟兄在雪地里所救的李姓老者,他自称也是李靖的后人,奈何他这一脉的上一辈早就断了习武传承,这本书在他身上简直是烫手的山芋,武学宝典放在不会武功的人手里也是暴殄天物。

可实际上来看,这位老者所言半真半假,既然他这一脉断了习武传承,可在他的故乡三原县还有三元观的李家人习武,再说发现青龙剑的那个破庙遗址,其实就是以前的李家祠堂,这位李姓老者带着《天地人神》秘籍竟然离开了中原跑到边塞,这就非常可疑,这更像是携带着宝物远走高飞。

这里就要说到天地道了,此人精通天地人神掌,早在数十年前就纵横武林没有对手,不然他也不敢号称是““打遍武林无对手,笑看天下第一人”了。这么一位大人物却也来到了边塞,这就显得非常蹊跷了,要说世外高人隐居的话,也会选择山清水秀的地方,大概率不会久居这苦寒之地,那么原因也就只有几种可能,他要么是为了寻人,要么就是寻物,还有就是避祸,可是以天地道的武功修为,说是纯粹避祸的话,可能性不太大。

从天地道精通《天地人神》宝典的武功来看,此人极有可能也是大唐李靖的后人,最次也是个武圣李靖武学的传r人,他来到塞外正是要寻回李家的至高武学秘籍,这本秘籍若是传到外人或外邦之手,这简直会危害无穷,甚至对大宋的安危造成深远的影响。回想一下《天龙八部》中少林方丈化身带头大哥截杀萧远山一家人的原因,也就能明白天地道活跃在塞外的原因了,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天地道明明孤身在塞外,他对中原武林的大事小情却了如指掌的原因了。

也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伍氏弟兄原本就是祖上避祸来到塞外,他们在机缘巧合下救了李姓老者。这老爷子便把《天地人神》宝书给了伍氏弟兄,因为这书里李武学知识太过于深奥,这伍氏弟兄便主动寻到了天地道来学艺,这也是天地道看见《天地人神》秘籍时神情异常激动的原因。倘若伍氏兄弟没有《天地人神》秘籍的话,他们想要拜天地道为师几乎是不太可能得事。

最终,天地道在塞外传授伍氏弟兄武功十年,这也算是答谢寻回李家秘籍的恩情,天地道并未将这本书还给伍氏弟兄,这个也是因为此书已经是物归原主了。这本《天地人神》的秘籍原本应该也在石塔下的深井地穴中,从地穴被人用汉白玉的石塔封住了入口,这就看出有人比徐良更早一步下地穴拿走了宝书。

至于没有拿走青龙剑的原因,这也很好解释,因为石盒里的青龙剑造诣破败不堪,不仅剑穗腐烂,连剑把手都毁坏了,俨然一副长满苔渍的旧铁片模样,也就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可以看出这把剑是好东西来,只需重新开刃打磨,重塑剑柄和剑鞘,此剑才能重现昔日的光辉,

由此可见,上一次下地穴之人,并非习武之人,这也是与李姓老者上几辈断了习武传承有关,这才导致只记得宝书而忽略了宝剑。当然,这也不是说李姓老者的先辈是偷盗之徒,毕竟他们能知晓深井里的秘密,自然也是李靖的后人分支。

再说《白眉大侠》里言道,地穴里的老者盘膝打坐,虽然服饰有所破损,却也看得出乃是一位老道,可这地穴上面却是一座僧人住过的破庙,李士贤又提到这里原本是李家祠堂,可见这百年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李家人早一步取走《天地人神》秘籍也就并不稀奇了。只不过这个变故,却提前阻断了徐良获得大唐武圣传承秘籍的机会,倘若徐良得到了《天地人神》秘籍的话,以他的武学天赋和勤学苦练的性格,未来的成绩将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