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突发!!!当债务海啸席卷而来,炒股、网贷如何毁掉一个家庭?

午间办公室的空调还像往常一样吹着凉气,电话里传来妻子的责怪声:“你的电话永远在需要你的时候打不通。老师打电话来说儿子在学

午间办公室的空调还像往常一样吹着凉气,电话里传来妻子的责怪声:“你的电话永远在需要你的时候打不通。老师打电话来说儿子在学校发高烧……”挂完电话,我转身冲到经理办公室门口:“先请半天假,老师打电话说孩子感冒发烧。”不等经理点头,已经手忙脚乱抓过椅背上的电脑包,往地铁站跑。

看到正在缓缓闭合的地铁车门,我两步并作一步,跻身跃入车厢——像被命运狠狠抽了一鞭的陀螺。直到抓住扶手,我才找回几分现实感。

突然想起什么,指尖在裤兜里慌乱摸索,掏出手机时,屏幕还沾着掌心的汗。划过那些晃眼的明星八卦、促销广告,我直接点开银行App。每一次指纹验证都像在等一场审判,点开招商银行时,我屏住了呼吸:“余额30.11元”,指尖猛地一颤;浦发银行余额129.30元跳出来,喉咙瞬间发紧;农行余额1.80元、中行余额2.05元……加起来不足两百元,屏幕的光映在我脸上,连地铁玻璃里的倒影都透着惨白。

工资能在我到医院前到账吗?

到医院,挂号、拿药至少要两百,这点钱够吗?

我仿佛已经看到在诊室里:穿白大褂的医生手指轻轻敲了敲收款机说道“扫码吧”。我颤巍巍调出付款码,“滴”的一声后,尖锐的电子音传来:“付款失败”。医生抬头,慈祥的眼神里慢慢浮出诧异,那目光像细针,扎得我不敢抬头。“付款失败,请重新出示。”提示音再次响起,刺耳的声音似乎顺着走廊飘遍整个就诊楼,在医院上空回荡。

身边的儿子茫然地低着头,不知所措。我似乎能感觉到额角的汗往下淌,后背的衬衫早被冷汗浸得发紧,贴在皮肤上黏糊糊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翻来翻去,银行App开了又关,可那些数字像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我连给儿子看病的钱都没有。

地铁在黑暗的隧道里穿梭,报站声忽远忽近。我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发疼,五年的日子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炸开。

每天早上到公司,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开工作文档,而是点开电脑里的账单表格。昨晚下班前反复算过的数字还在眼前,我却像信徒对着《圣经》祷告般,又一次逐行核对:每月15号要还房贷加A银行消费贷;每月17号是B平台的分期;每月18号C银行信用卡要还……工资卡的短信提示总在每月15号下午下班前才姗姗来迟,到账的数字还没焐热,手指点了“转账”——先还房贷,再还催得紧的贷款,剩下的零头连顿饭都不够。

缺口怎么办?我熟练地点开手机里的网贷APP,一个接一个翻:D平台剩下的额度,先贷出来补上E平台的消费贷和F银行的最低还款额,剩下的勉强够B平台的分期;至于每月18号的信用卡……只能到时候再找哪个平台还能挤点钱。

九点十五分,我慌忙打开同花顺,指尖在屏幕上反复刷新,集合竞价的数字跳得比心跳还快。九点半开盘,持仓股突然跳涨,我攥紧手机,指节泛白,两个声音在脑子里打架:

“卖!落袋为安!”

“再等等!万一涨停呢?”

不过半分钟,红色慢慢淡下去,涨幅跌到1%,像被戳破的气球。我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卖出”键上——手心的汗浸湿了手机壳,滑得握不住。刚想按下去,股价突然跌破止损线,绿得扎眼。

“割了就真亏了!”

“不割?万一跌得更狠呢?”

纠结到最后,点了“卖出”。

可刷新页面时,股价又慢悠悠爬回来,绿转红,一点点往上走。我狠狠捏了把大腿,疼得龇牙,可那点疼抵不过心里的闷痛——刚才再等几分钟,浮亏就变浮盈了。

有时候股价会突然急跌,我盯着屏幕上的K线,脑子一片空白;

有时候冲高又回落,我握着手机,真想狠狠摔在地上。就这么盯到收盘,每天都是这样:在高点买入,又忍不住在低点割肉;该赚的没赚到,该止损的没止住,只留下满脑子的混乱,和突突跳的太阳穴。

收盘后关了行情软件,我总忍不住再点开——明明知道短线波动正常,可眼睛就是离不开那些变动的数字,心跟着K线起伏,忽上忽下。我满仓梭哈,连几百块应急钱都不留,总觉得“富贵险中求”;开盘看到直线冲高,不管整体行情走势,也不管股票基本面,手指一点就买入。满仓/重仓梭哈,不留安全垫;激进追高(开盘直线冲高就买入),不等回调;持有1-2天,凭感觉操作(赚就跑、亏就扛);无风险预案,全靠运气赌涨跌。股票账户里的钱一天天减少,只能不断从信贷中补充“弹药”——账户里亏一万,我就从网贷平台贷一万,像给漏桶加水,越加漏得越多。

日复一日的“以贷养贷”,日复一日的“赌博式炒股”。我像一个在悬崖边踩钢丝的人,全身每一个细胞都绷着,盯着脚下的钢丝,计算着每一步的偏差——风一吹就晃,不敢看下面的深渊。可那深渊里,藏着150万的巨债,像烧红的烙铁,白天烫得我坐立难安,夜里睡着也总梦见它压在胸口,喘不过气。

曾几何时,我也是别人眼里的“能人”:在老家亲戚面前倍有面子;朋友聚餐时,有人会拍着我的肩说:“你两口子年薪几十万,日子过得滋润。”我有个幸福的家:妻子跟着我从出租屋搬到老破小,又换到现在的小区,每次收拾家里时她都会笑着说:“咱们日子越来越好了。”儿子学习不算顶尖,可还算进取。

那时候我从没想过算收支,总觉得“钱花了还能赚”,信用卡刷了能还,网贷贷了能还。直到今年5月,劳动节后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点开网贷App,以前总显示“可借额度XX万”的页面,突然跳出“综合评分不足”的提示。我换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屏幕上的提示却都一样——那些曾经慷慨的银行和平台,一夜之间收紧了口袋。

可分期贷款不会停,催款短信一条接一条。那些分期金额丝毫未减,依然雷打不动地、每月准时地“飞”来——一张张催款单,压得人喘不过气。窟窿就这样越来越大。我开始拆东墙补西墙,从最初的游刃有余,到后来的捉襟见肘,再到如今的疲于奔命、苟延残喘。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用漏勺舀一艘正在沉没的船上的水,绝望而徒劳。

终于在2025年8月15日那天,我再也无法隐瞒五年来背负的秘密:网贷、炒股、巨额负债。在妻子面前和盘托出时,我能感受到电话那头她的心情:愤怒、悲哀、失望、被背叛的痛楚——那个跟她一起吃苦、一起憧憬未来、一起生活了近20年的男人,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变得让她感到陌生。

我知道,我们的家,可能要碎了。当债务崩塌,吞噬了原本温馨的小家;亲情、爱情、友情,都被碾碎在这狂涛骇浪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