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参加一位老读者的婚礼,没随份子钱,而是拎了一摞书就去了。整整九本,用绳子结结实实地捆着,往礼台上一放,跟别的红包比起来,格外显眼。
我问他:“你怎么想到送书的?是不是有点太‘文人’了?”

他直摆手:“嗨,没想那么多。新郎是我店里的老顾客,常来买书,我们算是书友。他结婚特意请我,我就觉得,送钱不如送点我们之间才懂的东西。”

这九本书,是他花了心思挑的。最上面是本大红封皮的《答案之书·爱情篇》,图个喜庆和应景。下面的,有讲陪伴的,有聊生活的,甚至还有一本厚厚的《贵阳百年百事》垫底。
“顺序不是随便放的,”他有点神秘地告诉我,“这里头有点小彩蛋,就看他们能不能发现。不过他俩一看就懂了。”
为了这份心意,他那天还特意没打车,抱着这摞沉甸甸的书挤了趟地铁。“是挺重的,但这么送过去,感觉不一样。”他说。
婚礼结束后,新郎特地发消息跟他说,这份礼物非常特别,他们都很喜欢。
一件小事,挺温暖的。有时候,一份礼物的价值,可能真的不在于价格,而在于送礼物的人,到底用了多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