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分红产品本来就该分红不高

有一个我以前从来都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近来却发现在困扰着大批量的保险客户和保险业务人员。那就是分红险的分红为什么只有那么

有一个我以前从来都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近来却发现在困扰着大批量的保险客户和保险业务人员。那就是分红险的分红为什么只有那么一点。

大家是不是常看到评论区有人说分红险分到的太少了,或者自己手里有以前的分红险保单的,每年都能收到分红信息,一看怎么才这么点。

这难道不对吗?

可能是因为我忽略了行业的信息差吧,我真的从来没把这个事情当成问题,直到现在看到越来越多人困惑于此。

实际上你觉得分红少就对了。我想问一下有这种困惑的朋友,你是不是只看到分红了?

保单的生存利益,如果是增额寿,那就是现金价值和分红组成的。选择了交清增额的话,就不体现分红了,全都是现金价值。如果是年金,那么生存利益由现价,生存金,和分红组成。这里面占大头的是现价和生存金啊,分红的占比比较低,所以你才感觉分红好少啊。但总利益并不低的。当下分红产品的总利益是可以超越以前3.0预定利率时期的固收产品的。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吧,你只是把分红所得跟你的所交保费做了比较,所以才觉得低。

目前大陆的保险跟港险差不多是反过来的,港险的话,在生存总利益的占比中,分红就比较高了,因为港险预定利率太低了。

说到港险我也在这吐槽一下。之前那些个鼓吹小公司破产国家兜底,鼓吹违法假地址投保也没事,鼓吹万能金和专属不好不能要的保险骗子们,现在发现不好骗了,就基本上都改成了卖港险了。因为港险目前在大陆仍然是处于认知空白的阶段。

头两天有人咨询我港险,我说除非你有外出的打算,就比如经常去国外,而且一待就是比较长的时间,或者送孩子出国学习之类的,那么买港险就挺好。言外之意就是仅在大陆做储蓄理财的话没必要买港险。结果他说15年就翻倍这也太高了吧!那意思就是为什么我不建议。

一看这就是被骗的晕头转向的而且还信了。就这种认知,你就不怕被骗到香港回不来了吗?

诺贝尔基金被称为常青树,近二十年的年化投资收益在4点几。各大头部保司资管那么强,投资收益率也就在4左右晃荡。也就是差不多15年翻倍的水平。那你凭什么认为买张保单你就能拥有跟那些机构同等的投资能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国内的资管公司们还非那劲去想办法投资干什么?直接大规模的去买港险不就行了?

我们头几期的视频里有讲过,你把港险的演示乘八成来看就可以了。基本上相当于大陆3.5预定利率时期的固定收益产品。而现在大陆的分红产品基本相当于之前3.0的固收。加上汇兑成本,入港返回,汇率波动风险等因素,二者之间的差别已经很小了。所以说如果你只有本地的理财需求,就没有投保港险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