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长征,我们脑海里都会闪过,当时的红军们,有多么的艰难险苦。
尤其是在他们经过若尔盖草原的时候,虽然只用了一星期,但是红军却损失了上万的战士。
那么,这片草原为何如此的危险呢?如今过去80多年,这片草原变成了什么样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西藏网、中国文明网、南阳政法】(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踏入“吃人”的草地1935年8月左右,红军经过艰难险阻走过了大雪山,所有的战士们,终于可以短暂的放松休息一下。
然而,他们却不能完全的放松,他们的长征还没有结束,还需要为后面的行程,准备很多的东西。

因为他们即将面临的草原,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平平无奇,但却处处藏着危险,而且草原里并没有很多的物资,他们需要准备在草原中的吃食。
休整了几天之后,红军准备了一些牛羊皮,还有捡来的菌子,踏进了这片草地。

战士们进入草地后,都小心翼翼的,尽量选择那些有着厚厚的草团的地方走,生怕一不小心就陷入泥潭。

尽管战士们前进的时候再小心翼翼,还是有很多的泥潭看不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有很多战士陷入泥潭,泥潭的吸附力很强,越移动吸附的越深。

所以救助的时候要十分的谨慎,稍不小心就会被泥潭吞没,甚至还有连带着救人的战士深陷其中。

战士们不想失去自己的伙伴们,但是却又很无力,只能看着一个个的战士,陷入泥潭消失不见。

在前方探路的战士们,都会在安全的地方留下毛线,方便后边的战士们跟随。所以后边的战士们也都非常小心,生怕会踩掉这根“生命之线”。
牺牲战士众多战士们进入草地时正值雨季,不光天气变幻莫测,昼夜温差非常的大,下雨过后的草地,有的地方会形成小水坑,长时间下来就会变成泥潭。

到了晚上的时候,战士们需要休息,可是温度非常的低,经常有战士们在休息的时候,就没有了呼吸。

除了泥潭的危险,战士们的温饱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在进入草地之前就已经准备了吃食,但是人数众多,那些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便会有自发的小队到处寻找能吃的野菜,但是他们也无法分辨哪些是可以吃的,只能以身试毒,这也导致几名战士失去了生命。

不过他们的牺牲是有意义的,战士们最终找到了几种能够食用的野菜。但是这种野菜非常的难吃,也几乎不能饱腹。

因此,有一些战士们在饿肚子的情况下,甚至都开始在排泄物中找寻未消化的东西,然后重新清洗煮熟后吃。

长时间的没有营养,让很多战士们体力不支,永远的留在了这片草地。在前进的过程中,战士们还遇上了一条横亘在眼前的河流。

这条河流大概二百尺宽,里面还有鱼可以供战士们食用。虽然如此,但这也意味着战士们需要游到对岸。

战士们始终没有吃饱,而且已经走了好几天,体力一定是不支的,更何况这条河流还非常的湍急。

战士们都非常的团结,互相鼓励互帮互助,终于通过了这条河流。让人心痛的是,还是有很多的战士,没能游过这条河。
这些伟大的战士们,全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才能走出这片危险的草地。
开始生态修复这片草地除了叫若尔盖草原外,还有一个名字是松潘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虽然这片草地非常凶险,但是当地政府和牧民并没有放任不管,而是列了很多的治理方案。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和牧民携手,开始了草原治理之路。

记得牧民扎西,他带头种植耗水草种,开挖排水渠,他说:“我们要让草原恢复往日的生机。”
经过多年的努力,松潘草原生态修复成果显著。20.5万亩的人工改良草场,0.6万亩的沙化土地治理,85%的草原利用率,这些都是扎西和他的同伴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草原的变迁,也带动了牧民生活的改变。扎西家的帐篷换成了宽敞的藏式新房,屋里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他的妻子卓玛笑着说:“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红色文化也得到了传承。碉堡、长征博物馆、割麦证等历史遗迹被精心保护,长征纪念碑更是成为了人们缅怀历史、传承精神的象征。

松潘草原的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扎西的儿子丹增,在政府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牧家乐,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生意红火。
在这片草原上,红色文化熠熠生辉。扎西的父亲曾是红军的一员,他经常向游客讲述那段烽火岁月。

在长征纪念碑前,老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我们要传承红色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牧民们勇于创新。扎西和邻居们成立了农村合作社,共同养殖牛羊,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他们还种植了优质牧草,加工畜产品,将草原特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丹增则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家的牛羊肉卖到了全国各地。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草原上,扎西一家和他们的同伴们,正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绿色奇迹。他们的故事,是松潘草原变迁的缩影,也是新时代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结语我们能够拥有如今的生活,全是因为先辈们的牺牲换来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相信先辈们看到我们如今的生活,也会非常的欣慰。
那些曾经经过这片草地,却没有走出的战士们,一定也能够看到,从前凶险的草地,已经变成了旅游胜地,还养育了很多的牧民们,他们一定会更加的欣慰!
参考资料:
中国西藏网——红军当年走过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样子?

中国文明网——长征地理:红军过草地时究竟有多难

南阳政法——80多年过去了,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那些沼泽现在还危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