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要收拾英国了?英国干了一件比荷兰更坏的事:盯上了中国芯片工厂

说起最近的芯片圈子乱象,英国这回玩得可真够阴的。明明荷兰已经先下手为强,抢了安世半导体(也就是Nexperia)的控制权

说起最近的芯片圈子乱象,英国这回玩得可真够阴的。明明荷兰已经先下手为强,抢了安世半导体(也就是Nexperia)的控制权,英国还不满足,又把目光投向了曼彻斯特的工厂。

这不是明摆着学坏吗?表面上喊着国家安全,骨子里就是想低价接管中国企业的海外资产。咱们一步步捋清楚,这事儿从荷兰开始闹腾,到英国添乱,背后全是地缘政治的算盘。

安世作为全球分立器件大户,市场份额稳稳占5%,尤其在汽车芯片上,欧洲车企离了它可不行。可偏偏就因为中国控股,这些西方国家就开始各种小动作。

荷兰抢先一步,安世控制权瞬间易手

先从荷兰说起吧,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就在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直接祭出《货物可用性法案》,这是他们头一回用这招,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及其30家子公司的资产变动,一冻就是一年。

理由呢?说白了就是怕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把技术机密转移走,威胁欧洲芯片产能。结果呢,安世不得不暂停张学政的首席执行官职务,这位中国籍高管被临时替换成非中国籍董事。 紧接着,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追加裁决,彻底把他踢出局。

这法案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政府插手企业运营的工具,名义上保护供应链,实际上是变相没收股权。安世总部在荷兰奈梅亨,全球员工上万,产能分布在欧洲和亚洲,本来运转得挺顺溜。

可荷兰政府一口咬定,中方团队计划裁掉40%的员工,还想关掉慕尼黑的研发中心,甚至已经在10月1日前从英国曼彻斯特工厂转移了芯片设计和机器设置。

这些指控听着像间谍小说,但证据呢?荷兰官方没拿出来,就这么直接动手。结果,安世全球运营基本停摆,汽车芯片供应链子直接卡壳,欧洲车企开始囤货,全球供应链经理们愁坏了。

你想想,安世在分立器件领域的IDM模式,本来是掌控从晶圆到封测的全链条,成熟制程产能稳得一批。可现在呢,荷兰这一冻,等于把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命门捏住了。

闻泰科技赶紧发声谴责,说所有在华生产都合法合规,坚持品质不变。 但话虽这么说,实际影响已经出来了。10月14日,安世官网公告运营冻结,客户订单延误,车企生产线减速,这可不是小事儿。荷兰经济部还继续甩锅,说中方想“掏空”公司,转移资产到中国。

听着多荒唐,企业正常优化布局,怎么就成威胁了?更气人的是,6月份美国商务部就先通气,威胁如果不换掉张学政,安世产品就别想出口美国。 这分明是美西方联手,借国家安全的名义卡中国高科技脖子。

荷兰这步棋下得狠,但也暴露了他们的底气不足。10月下旬,国际压力上来,中美峰会后,荷兰面临归还控制权的呼声。 安世要求恢复张学政职务,作为出口重启的条件,可荷兰还在拖。全球车企芯片短缺风险放大,Nexperia甚至暂停了对中国的芯片供应。

这事儿闹大,欧洲自己也难受,供应链一断,汽车业首当其冲。说到底,荷兰这操作不光是针对安世,更是整个欧盟在中美博弈中夹缝求生的写照。企业并购本该是市场行为,现在倒好,政府一纸命令,全变味了。

英国学着点,曼彻斯特工厂成下一个目标

荷兰刚得手,英国就坐不住了。2025年10月,英国政客们开始公开叫嚣,要强制安世出售曼彻斯特的芯片工厂,理由还是老一套,国家安全担忧。 这工厂可不是小打小闹,2024年营收1.92亿英镑,是安世欧洲核心产能,年产功率半导体价值18亿人民币,占公司总收入12%。

英国刚修订的《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把半导体列为独立审查行业,中资交易审查率高达32%,比美国投资者还严。 听着多讽刺,表面上保护本土产业,实际上就是想低价收购。

英国这招比荷兰阴险多了。荷兰是直接罢免CEO,冻结资产,英国呢?玩起了“文明”收购,逼着母公司主动出售,再让本土买家接盘,价格远低于市场。 曼彻斯特工厂主要负责晶圆制造,后端封测80%在中国,尤其是东莞,英国眼红的不止厂房,还有整个中国芯片供应链。

更别提安世在全球汽车半导体硅分立器件市场的份额,欧洲车企离不开它。英国议员们在议会大厅里挥臂呼吁,投影仪上放着工厂照片,指责中国控股威胁供应链。

这不是头一回了。2021年,安世花1.2亿英镑买下纽波特半导体工厂,本来是老旧MOSFET代工线,英国还不看好。可一整合生产,英国政府就以安全为由介入,2022年11月强制转让给美国Vishay公司,支付1.77亿美元。 安世当时还上诉司法审查,但没用。

Vishay接手后,2024年3月敲定交易,继续运营。 现在轮到曼彻斯特,英国投资审查署官员上门,要求查看安全许可,采购订单被暂扣。 媒体报道,中国团队涉嫌从Stockport工厂(曼彻斯特附近)偷取贸易机密,转移到中国。 英国议员直言,这对本土产业是危险信号,得密切关注。

英国这操作接地气地说,就是典型的“明抢不行就暗抢”。他们清楚,直接像荷兰那样太难看,所以披着合法外衣,联络潜在买家,预估低价交易。安世欧洲资产面临逐步瓜分,从汉堡到曼彻斯特,全线告急。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回应,公布出口管制,禁止特定部件输出。 这下英国更急了,10月26日,部长们被敦促强制出售。 说白了,英国不想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芯片链中占核心位置,安世的存在正好踩了他们的痛点。

全球供应链卡壳,中国企业海外路更窄

这事儿一闹大,影响可不光是中荷英三国。安世全球网络从德国汉堡晶圆厂,到东莞封测,再到菲律宾卡布尧销售,本来闭环完美。

可现在,荷兰冻结后,10月14日芯片出口受阻,引发全球车企短缺。 欧洲分析人士直言,这表明欧盟在中美间无能为力。 英国跟进,曼彻斯特如果真卖了,钱进不了中国企业兜里,股权一转,以后想要回来更难。

这波操作,让人看清西方“自由市场”的真面目。企业并购成政治筹码,中国高科技海外布局处处是坑。安世事件不是孤例,纽波特前车之鉴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