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能够让李白仰慕的人,竟然是一位无名山僧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李白仰慕谁吗?也许有人会说,“我也不是李白,我怎么知道呢?”别着急,可以在李白的诗中寻找答案。比如,李白说,“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他仰慕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朓。李白也说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仰慕敬重好友孟浩然。除此之外,他还仰慕谁呢?读了这首《别山僧》后,你会发现李白还仰慕一位无名山僧。

青年时期的李白受道家思想影响,后来因仕途失意转而笃信佛家思想。他从中年开始,喜欢访古寺寻高僧探讨人生理想。从内容上看就能判断,《别山僧》是李白后期作品,山僧是指山中遇到的佛门高僧。诗中提到了一个叫“水西”的地方,是指安徽泾县水西山。据考证,李白在天宝十三年曾经前往泾县一带。水西山中有一座水西寺,李白在这里遇到了无名山僧。

诗中写道,李白在水西寺遇到了一位高僧,他也不知道这位高僧来自何方,为何能在水西寺遇到。李白一路跟随,这位大师喜欢在月下泛舟。到了晚上,干脆就住在了距离水西寺不远的泾溪岸边。李白是一个洒脱随意的人,忽然发现有人比他还自由自在就产生了好奇之心。为什么山寺中会有如此超逸脱俗的世外高人?李白要主动结交这位大师,希望获得启发。

天亮的时候,这位佛门高僧与李白告别,独自一人前往山中。李白目送大师的背影,看他手拿禅杖攀登山岩。李白没有说为什么不能一同前行,也没有提到是否得到大师真传。似乎在暗示,他的心境不如大师沉稳。大师是世外高人,李白尘缘未了,他们二人注定无法同行。

诗中提到的“三天”是指修行境界,而不是时间单位。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产生误解。大师在山中前行,当他腾身跳起的时候仿佛可以感受到他的修为境界。当他抬脚回望的时候已经到了山巅,千山万壑在大师眼中显得低矮了许多。李白用登山状态形容大师的修为,用群山景色暗示尘世烦恼。当大师登上山巅的时候,他的修为已经到了巅峰境界。

支遁和远公是东晋时期的佛门高僧,支遁喜欢亲近山水,远公喜欢结交雅士。李白觉得自己遇到的大师,在修为上与支遁、远公不相上下。他能遇到这样的高人,真是太幸运了。想一下之后就会发现,李白很少这么夸人。别忘了他是李白啊,大唐最耀眼的诗人。人品才华远超李白的人该有多么了不起啊!

分别之后,李白觉得非常遗憾,也不知道是否还会重逢。因为惦念导致彻夜难眠,听到山中传来猿猴的啼叫声,让他心中滋生出痛苦失落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