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2月,在袁世凯北洋军和革命党人的双重武力压迫下,清朝廷被迫颁布退位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覆灭。随后,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以袁为首的北洋军政集团实力迅速膨胀,从直隶、山东、河南等省迅速向全国辐射;“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控制的南方各省也陆续被吞并,军队也被解散或收编。

3支部队拒绝接受北洋新式陆军整编
当时,除了蔡锷等人控制的西南一隅,全国正规编制的军队几乎都被纳入北洋军系统或沦为其旁支。但也有3支部队例外,分别是驻扎京畿、热河的毅军姜桂题部,盘踞徐州一带的“辫子军”张勋,还有控制安徽省的安武军倪嗣冲部,它们均未按照袁世凯亲信、陆军部长段祺瑞的安排接受新式陆军编制。

姜桂题曾献计擒杀捻军首领张乐行
这3支部队之所以敢搞特殊,主要是他们的首领资历实在太老。姜桂题虽然出身捻军,但早早就投靠了清军统帅、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担任其卫队官,后来还献计擒杀了捻军首领张乐行,立下大功。1896年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式陆军,请姜前往任右翼翼长兼步兵第一营统带,次年升任全军各营翼长。后来,姜又获擢升,先后担任毅军统帅、直隶提督等职。

张勋曾是慈禧太后扈从
张勋曾在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任工程营管带(营长),行营中军(督练处总务长)。后袁世凯调任山东巡抚,他又随袁到山东镇压义和团。1899年升至总兵;1901年调北京宿卫端门御前护卫,并多次担任慈禧太后、光绪帝的扈从。1909年(宣统元年)溥仪即位后,他又升任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守南京。

倪嗣冲系袁世凯多年密友
倪嗣冲的父亲倪淑曾是袁世凯嗣父袁保庆幕府,因此他读书时就与袁世凯相识,1899年12月,袁世凯奉旨署理山东巡抚,倪嗣冲投帖拜见,不久即被保荐升任知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倪嗣冲旋即被委任武卫军右翼统领、河南布政使帮办军务;次年,清帝被迫退位,袁世凯僭窃民国大总统,倪嗣冲又升任豫皖筹边使,拥兵盘踞安徽阜阳一带,不久就率兵攻占省会安庆,当上了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长,掌握全省军政大权。

强势如段祺瑞也指挥不动3人
从3人资历看,早在袁世凯羽翼未丰之时,他们就已经是他的旧识亲朋、得力干将,资历、关系都远非北洋军炮队下级军官出身的段祺瑞可比,即便倚老卖老,别人也无可奈何。即便段祺瑞心比天高,想要武力解决,但3人中实力最弱的毅军也有上万人枪,必须调动北洋军主力才行。但这又必定需要袁世凯批准,但袁又舍不得向这3人动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四分五裂,直系、皖系、奉系连番混战,谁也不愿得罪这些实力派,也就让他们继续半独立的保存了下来。直到北伐战争爆发,毅军原本投靠吴佩孚,吴佩孚败走后又投靠奉系张作霖,结果被张包围吞并。辫子军在北伐军重兵压境时选择投诚,后来被解散;倪嗣冲部则以安徽地方部队的身份分批投靠了北伐军,后来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7军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