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角大楼
近日全球军力排名正式出炉,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排第几,但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新
近日全球军力排名正式出炉,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排第几,但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新排名话音刚落,美军就发现一个重大问题,怎么回事儿呢?全球火力指数2025年版的军力排名前几天刚公布,美国还是稳坐第一,俄罗斯排第二,中国位列第三。印度和韩国分别拿下第四和第五。这个榜单主要看各国陆海空军的常规力量,不算核武器因素。美国的实力指数是0.074,俄罗斯和中国都是0.079,印度0.118,韩国0.166。数值越小代表实力越强,所以美国领先,俄罗斯和中国差不多并列第二梯队。很多人一看这个排名,就觉得俄罗斯怎么还能压中国一头,毕竟俄罗斯现在正忙着乌克兰那边的事儿,经济压力大,常规部队更新换代慢。除了能源输出和核储备,其他方面跟中国比起来,差距挺明显的。中国这些年军费投入稳定,装备迭代快,从航母到战机,都在稳步推进。印度刚在今年5月跟巴基斯坦边境闹了点冲突,吃亏不小,部队撤退时丢下不少装备。韩国军队在战时指挥上还有限制,得靠外部协调。所以第四和第五的位子,让不少人觉得水分大。大家平时看这种排名,当个参考就行,别太当真,因为它用60多个指标计算,但实际战场表现还得看综合运用。这份榜单一出,美国那边也没闲着。陆军部长克里斯汀·沃穆斯在11月7日的发布会上,直接宣布陆军要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采购至少100万架无人机。这是个大动作,现在陆军每年只买5万架左右,这次直接翻20倍。目的是适应现代战场需求,像乌克兰冲突里,无人机就成了关键工具,能侦察、打击,还便宜。沃穆斯说,要从商业来源买这些无人机,避免传统防务承包商的高价和长交货期。传统军工企业报价高,交付慢,导致军队采购效率低。她直指这些承包商让五角大楼以为军用方案无可替代,其实商用产品在性能上能匹敌甚至更好。这话一出,等于是公开承认美国军工体系有大毛病。质量上,军品本该更可靠,但现在商用东西反而更优,成本因素在这里起作用。军工企业因为垄断地位,定价随意,五角大楼没多少议价空间,只能被动接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问题早就不是秘密。少数几家大公司控制了大部分武器供应链,比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北罗普·格鲁曼这些巨头。它们通过并购,减少竞争,形成事实垄断。国防部报告显示,国防工业基地竞争不足,导致价格上涨,创新停滞。2022年的一份评估就指出,国防采购系统分配数据权的方式独特,限制了新进入者。结果是,五角大楼砸钱进去,换来的却是延误和超支。拿F-35战斗机来说,这个项目从启动到现在,成本已经超过4850亿美元,远超原计划。2025年9月的政府问责办公室报告显示,现代化升级部分超支60多亿美元,交付延误不断。承包商没法按时交货,发动机和飞机生产跟不上需求。国防部甚至一度停收新F-35一年,到2024年7月才恢复。报告还估算,整个F-35机队77年生命周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至少1万亿美元以上。承包商在合同里用“成本加成”模式,费用超支他们还能拿奖金,这让问题更严重。再看六代机项目,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主导计划,本来寄希望于它取代F-22和F-35。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2024年7月宣布暂停合同招标,因为设计和成本问题。公司方案没达到要求,预算严重超支。2025年1月的国会报告显示,空军正在重新评估需求,第一架原型机飞行推迟到2028年,服役至少2029年。中国J-36和J-50原型机据说已经在飞,美国落后三到四年。这让五角大楼着急,肯德尔强调要调整策略,避免重蹈F-35的覆辙。海军的F/A-XX六代机项目还在继续,但洛克希德·马丁已经出局,只剩波音和北罗普竞争。整个军工体系的贪婪,导致资金浪费。美国年度军费8000多亿美元,好大一部分进了这些企业的口袋,而不是真正提升战斗力。沃穆斯推动的SkyFoundry试点,就是想打破这个局面。通过跟私营企业合作,建政府创新站点,快速生产无人机。国会9月有议员提出法案,要国防部在得州建设施,年产100万架无人机。陆军希望借此简化采购流程,引入更多竞争。国防部承认,如果不改,工业基地会继续衰退,无法支撑大规模冲突。像乌克兰那样,消耗战里需要海量廉价装备,美国现在供应链脆弱,库存不足。
比苏中更庞大的隐形敌人美国真正敌人竟在五角大楼?
赫格赛斯用"计划经济堡垒"的隐喻开场,让在场政要误以为他要重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却在最后180度反转—将矛头直指五角大楼的官僚体系。据《防务新闻》最新披露,美军采购流程平均需要经过18层审批,部分手持无人机采购耗时...
五角大楼和国会参议院分歧加大,罕见体现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
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11月5日报道,五角大楼5日否认共和党资深议员的指控,即五角大楼政策高官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没有就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向国会充分汇报。这表明国防部与两党参议员之间的分歧正在扩大。4日,共和党和民主党...
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哪些国家能够打败中国?美军给出答案出乎意料,大约有这两个国家
以解放军现在的实力,哪些国家能够打败中国?美军给出答案出乎意料,大约有这两个国家有战胜中国的可能…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说起解放军的实力,这些年确实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从七十年前的小米加步枪,到现在350多艘舰艇、3000多架战机、上万枚导弹的庞大体系,这个进步速度连五角大楼都直呼看不懂。更关键的是,这些装备可不是摆样子的花架子,055型驱逐舰一艘就能装128个垂直发射单元,歼-20隐身战机已经超过200架,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覆盖1.4万公里,福建号航母用上了电磁弹射,这些硬指标摆在那儿,任何国家想动手之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美军最新的威胁评估报告里倒是给出了个意外答案,按照他们的推演,真要说有可能战胜中国的,大概就两个国家有这个可能性。第一个其实就是美国自己,第二个居然是印度,这个结论乍一听挺离谱,但仔细琢磨还真有些道理。美军的底气主要来自他们那张遍布全球的基地网,750个军事基地散落在140多个国家,亚太地区的嘉手纳、关岛、菲律宾吕宋岛这些关键节点,构成了一个快速反应系统。配合AUKUS联盟和美日印澳四方机制,他们能实现全球范围的情报共享和兵力调动,每年550亿美元的基地维护费不是白花的,这套体系让美军在理论上具备了远程投送和持续作战的能力。加上F-35战机、核动力航母和先进的反导系统,美军在技术层面的确还保持着某些优势。但这种优势一旦拉到第一岛链内就会被大幅削弱,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能精准打击关岛,鹰击-21反舰导弹专门克制航母战斗群,南海那些岛礁机场和导弹阵地构成的反介入体系,让美军的海上补给线随时面临被切断的风险。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在台海或南海的冲突推演中,他们的胜算不到五成,就算勉强赢了也得付出几艘航母被毁的代价,需要好几年才能恢复战力,距离和地理位置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是无法忽视的因素。印度被列入名单就更让人意外了,按理说印度海军实力远不如中国,空军虽然买了阵风战机但飞行员训练水平一直被诟病,但美军看中的是印度在特定场景下的优势。印度陆军145万人,在喜马拉雅山地作战经验丰富,高原地形对后勤补给要求极高,中国的补给线相对较长,印度本土作战在这方面占便宜。去年拉达克对峙时,印度部署的布拉莫斯导弹射程500公里,对中方阵地构成一定威胁。更关键的是,印度控制着印度洋航道,联合美日澳搞马拉巴尔演习,理论上能卡住中国的能源运输线,持久战场景下,地理因素可能会放大这些优势。但这些推演都建立在太多假设基础上,现代大国之间的博弈早就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经济绑定、核威慑、外交斡旋构成了多重制约机制。中国2350亿美元军费只占GDP的1.6%,却能维持这么庞大的军事体系,工业产能转化效率让对手感到恐惧。一年的造舰排水量能顶美国十年,日产200枚导弹的生产能力意味着持久战中的消耗战很难打垮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全球覆盖,战时每小时能补星,透明战场和无人机集群作战这些新战法,已经把战争形态推向了新维度。说到底,美军这份评估更像是战略宣传而不是真实预判,中国发展军力从来不是为了称霸或者欺负谁,维和部队派出2万多人,亚丁湾护航、也门撤侨这些行动展现的是负责任大国形象。解放军的现代化是为了守住家门口,保护主权和核心利益不受侵犯,在核武器时代,大国全面冲突根本没有赢家可言,东风-41能打到美国本土,这种同归于尽的可能性让任何理性决策者都不敢轻举妄动。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军事竞争已经延伸到太空、网络、人工智能等新领域,中国的实践-21卫星能抓取对方卫星,蜂群无人机配合AI决策系统在城市战中实现零伤亡端掉指挥中心,这些技术变革正在改写战争规则。与其纠结谁能打赢谁,不如把精力放在和平发展上,历史反复证明,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倒退,对话协商才是解决分歧的正道。中国用实力赢得尊重,让潜在对手明白动武的代价承受不起,这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威慑。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快报,快报!一觉醒来,反了。11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向美国抛出三颗
快报,快报!一觉醒来,反了。11月3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向美国抛出三颗“橄榄球”:要想与我们合作,必须满足以下三项条件。第一,彻底切断对以色列的支持。第二,撤回在中东的所有军事基地。第三,停止干涉伊朗的内政。否则,别想合作!白宫现在肯定头疼。三条要求像三记重拳。不打折扣,没有余地。彻底断交以色列?美国国会山马上炸锅。亲以议员们正在拍桌子。拜登手里选票还要不要?撤走中东基地?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驻扎上万美军。巴林的第五舰队司令部控制整个波斯湾。说撤就撤?五角大楼第一个跳脚。别管伊朗内政?去年还有CIA特工在德黑兰被抓。美国国务院年年拨款支持伊朗反政府组织。这笔钱停不停?德黑兰菜市场大妈都懂这个道理。“美国人?他们的钞票印着血。”卖藏红花的老板边称重边撇嘴。他侄子在革命卫队当兵,亲眼见过美国无人机残骸。以色列电视台上周曝光伊朗新型离心机。浓缩铀纯度接近武器级。俄罗斯工程师悄悄指导安装。中国提供耐高温合金材料。世界早就不是美国说了算。沙特王储昨天晒出与伊朗总统的合影。背景是北京天安门。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连夜飞往利雅得。吃了闭门羹。阿联酋取消与美国联合军演。转头向伊朗购买廉价石油。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笑得意味深长:“新时代需要新地图。”叙利亚沙漠里,美军坦夫基地遭火箭弹袭击。也门胡塞武装宣布负责。他们用的导弹印着波斯文。红海商船纷纷改道。保险费涨了三倍。伦敦交易所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欧洲加油站排起长队。德黑兰大学学生用手机拍下震撼一幕。革命卫队试射新型导弹。射程覆盖所有中东美军基地。视频配着传统音乐在社交媒体疯传。点赞量超过千万。华盛顿智库发布报告。承认对伊朗制裁效果有限。去年伊朗石油出口反增一倍。主要买家在亚洲。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晒出漫画。山姆大叔被橄榄球砸中脑门。配文“接球还是认输?”中国网友制作表情包。拜登抱着断成两截的橄榄球哭泣。转发量半天破百万。伊朗街头老太太说得实在:“美国人总说我们搞核武器。他们自己仓库里堆着几千颗。”她颤巍巍指着褪色海报。那是2020年被美军炸死的苏莱曼尼将军。海报边缘插着新鲜玫瑰。现在压力来到白宫。中期选举还剩一个月。汽油价格每涨一毛,民主党就要丢掉五个议席。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在安理会笑着拍照。手里举着三根手指。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五角大楼再画“战斧”大饼,是真援乌还是新套路?
11 月 1 日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媒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已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但最终决定将由总统特朗普作出。这事儿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在上个月,特朗普还当面跟泽连斯基表示“不愿提供这些导弹”,因为“我们不...
就在刚刚特朗普正式宣布2025年11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明
就在刚刚特朗普正式宣布2025年11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明确表示,目前并未认真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并指出双方“仍在激烈交战,没有所谓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决定给乌克兰渴望获得远程打击能力的期待泼了一盆冷水。其实这事儿早有端倪,早在10月17日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闭门会谈时,他就当面告诉对方现在不会提供“战斧”导弹。虽然五角大楼在10月31日刚刚给这项计划开了绿灯,把最终决定权交给了特朗普,但如今特朗普还是说了“不”。“战斧”巡航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它的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这意味着如果乌克兰拿到了它,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都将进入其打击范围。这么厉害的武器,特朗普不肯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补充说这个立场未来可能会改变,但现在就是不提供。俄罗斯方面对可能提供“战斧”导弹的消息早就发出过警告。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1月1日回应说,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无助于解决冲突。她强调,无论是当前还是过去几年的局势都已证明,通过军事化和武器输送无法解决问题。现在特朗普的决定一出来,乌克兰短期内是别想拿到“战斧”导弹了。不过话说回来,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前曾表示,即便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也不会改变俄乌战场局势。那么特朗普这次的决定到底是怕局势升级,还是另有什么算计呢?你觉得美国不提供这种远程导弹是对是错?
就在刚刚俄罗斯外交部正式宣布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
就在刚刚俄罗斯外交部正式宣布2025年11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发布的官方消息中回应了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一事,称这无助于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美国国防部在10月31日对是否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进行了评估后决定向乌克兰提供这种导弹。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17日曾表示不打算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导弹,称这种导弹“非常危险”。“战斧”导弹的射程超过1600公里,威胁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俄重要城市,对海军“标准-6”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平台要求较高。乌克兰拥有的唯一一种“堤丰”系统正处于测试阶段,预计要到2026年底才能部署量产。佩斯科夫警告说,如果“战斧”导弹打向俄本土将被视为挑衅,五角大楼承认乌军使用“战斧”导弹需要依赖美国提供的实时授权,实际上使用权仍在美国手中。此外,德国和法国对美国援助“战斧”导弹给乌克兰表示反对。特朗普批评拜登当局援助武器给乌克兰,并将此作为自己竞选总统的承诺之一,称一旦重新当选将确保美国不再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并把此作为与俄总统谈判的筹码之一,促使双方和平谈判。兰德公司专家表示,“战斧”导弹只会增加谈判时的筹码,而不会改变战场上的态势,并可能导致和平进程的延长。特朗普被指此举是利益算计,而不是真心实意关注人命。家人们,你对此怎么看啊?战斧导弹战斧式导弹俄罗斯导弹
快讯!俄罗斯强硬表态!2025年11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突然强
快讯!俄罗斯强硬表态!2025年11月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突然强硬表态,直指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是火上浇油,无助于解决冲突。这番表态,是针对10月31日美媒曝出的“美国防部已为对乌输送‘战斧’导弹开绿灯”这一危险动向的直接回击。五角大楼拍着胸脯说援乌不影响自身库存,美军现役“战斧”约有4150枚,但特朗普始终没松口。他一会儿说“导弹危险”,一会儿又不彻底排除,把俄乌冲突当成自家博弈的棋盘。这次要援乌的是BlockV型“战斧”,射程超1800公里,450公斤高爆弹头,圆概率误差不到10米。理论上能覆盖俄境内37%的重要军事目标,听起来确实威慑十足。可乌克兰手里压根没有适配发射平台,苏-24战机改装难度极大,欧洲盟友的发射装置要到2026年底才交付。就算拿到导弹,还得花约一年时间做技术和人力准备。美国年产“战斧”仅50至70枚,就算援乌,最多也就几十枚。每枚造价130万美元,乌克兰顶多用来打高价值目标,想靠这点数量改变战局纯属幻想。俄罗斯早有应对,S-400、“铠甲”防空系统对付亚音速导弹有经验。2025年1月就成功拦截过一枚,实战中拦截率能达到40%-60%,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俄军还部署了摩尔曼斯克-BN等电子战系统,能干扰“战斧”的制导信号,再配合假目标诱骗,进一步降低其命中率。发射平台也容易被卫星和无人机锁定追踪。泽连斯基带着“数千架无人机换战斧”的提议跑遍华盛顿,却没得到准信。没有美国的情报支持,就算拿到导弹,乌克兰也难以精准使用。美国这步棋打得精明,既给欧洲盟友画了饼,又没彻底把自己绑上战车。本质还是拱火,让战火延续,自己坐收渔利。冲突打了这么久,最遭殃的是两国平民。递上更致命的武器只会让仇恨加深,真正该做的是推动和谈,而不是让战争无底洞越陷越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刚刚发生,美国当着全世界的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决定!11月1日,据多家外
刚刚发生,美国当着全世界的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决定!11月1日,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已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计划亮起“绿灯”,评估认为这不影响美军自身库存,最终决定权交到了总统特朗普手中。但在我看来,这道绿灯背后至少有两重迷雾。一是特朗普本人的决策迷雾,他的态度反复得像天气,一会说美国有大量“战斧”可以考虑提供,几天后见泽连斯基时又改口说不愿送出保卫本国的东西。这种摇摆背后,绝非简单的库存评估,而是巨大的战略纠结:一边是盟友的急切请求和国内政治压力,另一边是普京的明确警告,提供“战斧”将损害俄美关系。二是,即便特朗普点头,这几千枚库存里能挤出来给乌克兰的,可能也就区区几十枚,对上千公里的战线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更现实的问题是,乌克兰海军现在根本没有能发射这种导弹的舰艇,得靠美国帮忙改装陆基发射装置,这又得等上好几个月。所以,关键或许不在于几十枚导弹本身,而在于美国是否愿意在战略上持续支持乌克兰,但眼前的现实是,乌克兰要有效使用这些武器,仍有若干操作层面的问题需解决。战斧导弹
“战斧导弹”最终还是要来了吗?美五角大楼已同意向乌提供
目前为止,美国五角大楼方面已经同意,最终的拍板权交给了特朗普,就等他下决定了。根据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10月31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最终决定将由总统特朗普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