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债券市场
沪市债券新语丨春秋航空时隔九年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25春秋K1”发行“紧盯”科技研发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成功发行,不仅是春秋航空时隔九年后重返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春秋航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的重要举措。另据记者了解,本期债券将被纳入科创债ETF指数,这有...
报道:中国首次超越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观点网讯:11月6日,据媒体报道,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的分析计算,2025年中国经国际组织“气候债券倡议”认证或符合其标准的债券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703亿美元,首次超越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中国今年占据全球...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质量评价白皮书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重点逐渐由“量”向“质”转变。实现绿色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科学标尺丈量绿色成色,通过构建绿色债券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数,提升绿色金融支持质效,推动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经济...
云南:推动优质民营企业用好股权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
其中,方案指出,推动优质民营企业用好股权市场。建立省、州(市)、县(市、区)三级...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注册发行公司债券、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等进行融资,通过担保增信等方式推动全省民营企业债券扩容增量。...
上交所:“十四五”期间沪市股票首发融资同比增长16%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31万亿元
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31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42%,其中产业债、ABS产品发行规模超10万亿元。大力推进建设REITS市场,首发上市及扩募分别达51单和4单,募集资金1405亿元,市场占比近7成,在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方面...
俄罗斯卖原油和天然气给中国,中国支付人民币给俄罗斯。然后,俄罗斯再用人民
俄罗斯卖原油和天然气给中国,中国支付人民币给俄罗斯。然后,俄罗斯再用人民币在中国债券市场购买中国债券,这将有利于人民币。这个看似简单的循环,背后却牵动着全球能源格局和金融秩序的深刻变革。一切的开端,或许可以追溯到2022年9月那个看似不起眼的合同修改,当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石油悄然将结算货币从美元欧元,变更为卢布与人民币各占一半。这不仅仅是一次支付方式的调整,更像是在全球金融的棋盘上,落下了一枚意味深长的棋子。这股能源洪流并非一次性交易,而是一个日益扩大的战略动脉。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廖夫明确表示,计划借助“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和“萨哈林2号”这样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是用“史无前例”来形容这些长期合同,并直言不讳地指出,欧洲市场已不再是溢价中心,东方市场正在取而代之。当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将其未来的出口潜力与一个新兴市场深度绑定,并选择对方的货币作为结算工具时,这本身就传递出强烈的信号。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一次主动突围。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的话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任何第三国都无法禁止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当贸易的根基足够牢固,货币的选择权自然就掌握在了交易双方手中。那么,俄罗斯收到的人民币去了哪里?仅仅躺在账户里显然不是最优解。这些庞大的资金需要一个既能保值增值,又能深度融入中国经济的出口。中国债券市场,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完美的蓄水池。这个市场体量惊人,2024年全年发行各类债券近80万亿元,年末托管总量高达177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更重要的是,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全球资本。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0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市,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为了让这些“远方的客人”更安心,监管层不断优化规则,比如支持境外机构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方便他们进行流动性管理。这意味着俄罗斯手持的人民币,不仅可以购买稳定的国债,还能通过回购等金融工具灵活运作,实现资金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这就像一个精密的金融循环系统,能源贸易是入口,债券市场是核心枢纽,而人民币则是贯穿其中的血液。这个闭环的形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是实实在在的。它不再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发生在真实贸易和投资中的生动实践。当人民币因为购买大宗商品而流出,又因为投资金融资产而回流,一个完整的国际货币职能链条就形成了。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高达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3%。甚至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比如,现在用信用卡在境外消费,很多银行已经支持直接以人民币入账,省去了过去需要先换成美元的繁琐步骤。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缩影。从国家层面的能源结算,到企业层面的贸易投资,再到个人层面的跨境消费,人民币的使用场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当然,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俄罗斯选择人民币,既有现实压力,也有战略考量;中国敞开债券市场,既是自信的体现,也是深谋远虑的布局。这个能源-人民币-债券的循环,像一块投入湖中的石头,激起的涟漪正在扩散。它会不会启发其他资源型国家?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效仿这种模式,全球货币体系的版图又将如何重绘?这或许才是这个故事最值得玩味的地方。这个由能源贸易驱动的金融闭环,究竟只是一个应对时局的巧妙策略,还是一个新货币秩序萌芽的序章?你认为未来还会有哪些大宗商品会加入人民币结算的行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贵州省实现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市州全覆盖
新华财经贵阳10月11日电(记者肖艳)记者从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获悉,贵州省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已实现市州全覆盖。据介绍,自2024年5月《关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24〕45号)实施以来,人民...
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一站式开户平台上线试运行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陈佳怡)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0月9日消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建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一站式开户平台,平台...
央行:8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4281.4亿元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8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4281.4亿元。国债发行13277.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76.4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1550.3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2391.4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12.2亿元,同业存单...
科创债ETF扩容提速 债券市场迎来“科技时刻”
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导向支持科技创新,科创债和科创债ETF的崛起,意味着债券市场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科技时刻”。与此同时,科创债ETF的火热,还与票息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优势有关。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认为,与2024年“资产...
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 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
债市高水平开放里程碑!债券回购业务扩围 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
公告发布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业内专家表示,境外机构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对于通过债券回购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顺应境外机构需求,进一步开放债券回购业务,是中国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