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印度军事
印度媒体彻底破防了!指着中国的鼻子骂我们太虚伪:明明有5艘航母,凭什么只承认3艘
印度媒体彻底破防了!指着中国的鼻子骂我们太虚伪:明明有5艘航母,凭什么只承认3艘?很多人以为这是印媒在造谣,错了!真相是,这是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在印度眼里,我们用来运兵的大船,吨位大到让他们不得不跪着喊航母。这简直是凡尔赛的最高境界。印媒把海南舰和四川舰强行算进航母编制,理由竟然让人笑出声:这俩货满载排水量都破了4万吨,跟印度举国之力造的维克兰特号一样大。按照新德里的标准,只要是平顶船,只要吨位够大,那就是航母。这哪里是分类学的问题,分明是工业实力的代差羞辱。算算账就知道这种误会有多残酷。对于印度来说,4.3万吨的航母是需要供在神坛上的国之重器,是海军的脸面;而对于中国来说,4万吨级的075型两栖攻击舰,仅仅是用来配合登陆作战的运兵巴士。我们的配菜,却是他们的主菜。这种认知错位,直接暴露了印度海军的天花板,仅仅是触到了中国的地板。更扎心的是技术含量。福建舰直接上了8万吨加电磁弹射,这在印度眼里已经是外星科技了。我们已经在规划核动力、10万吨级的004甚至005,起步就是对标美军福特级。而印度还在为怎么修好那艘漏水的国产航母发愁。中国海军是在搞下饺子式的暴兵,印度还在玩手工作坊式的拼凑。说白了,印度的这种愤怒,本质上是一种弱者的无能狂怒。他们无法接受中国连辅助舰艇都比他们主力舰艇强的事实,只能靠改定义来寻找心理平衡。但现实很冷酷,吨位代表国运,中国海军的星辰大海,注定是印度这种把两栖舰当航母拜的国家永远看不懂的风景。你怎么看印度把中国的配菜当主菜这种让人笑喷的认知错位?我的分析,只提供干货!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评论和收藏是对我创作最大的肯定,感谢大家的喜欢!更多精彩内容,点我头像立即查看!
近日全球军力排名正式出炉,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排第几,但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新
近日全球军力排名正式出炉,相信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中国排第几,但更有意思的是,这一新排名话音刚落,美军就发现一个重大问题,怎么回事儿呢?全球火力指数2025年版的军力排名前几天刚公布,美国还是稳坐第一,俄罗斯排第二,中国位列第三。印度和韩国分别拿下第四和第五。这个榜单主要看各国陆海空军的常规力量,不算核武器因素。美国的实力指数是0.074,俄罗斯和中国都是0.079,印度0.118,韩国0.166。数值越小代表实力越强,所以美国领先,俄罗斯和中国差不多并列第二梯队。很多人一看这个排名,就觉得俄罗斯怎么还能压中国一头,毕竟俄罗斯现在正忙着乌克兰那边的事儿,经济压力大,常规部队更新换代慢。除了能源输出和核储备,其他方面跟中国比起来,差距挺明显的。中国这些年军费投入稳定,装备迭代快,从航母到战机,都在稳步推进。印度刚在今年5月跟巴基斯坦边境闹了点冲突,吃亏不小,部队撤退时丢下不少装备。韩国军队在战时指挥上还有限制,得靠外部协调。所以第四和第五的位子,让不少人觉得水分大。大家平时看这种排名,当个参考就行,别太当真,因为它用60多个指标计算,但实际战场表现还得看综合运用。这份榜单一出,美国那边也没闲着。陆军部长克里斯汀·沃穆斯在11月7日的发布会上,直接宣布陆军要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采购至少100万架无人机。这是个大动作,现在陆军每年只买5万架左右,这次直接翻20倍。目的是适应现代战场需求,像乌克兰冲突里,无人机就成了关键工具,能侦察、打击,还便宜。沃穆斯说,要从商业来源买这些无人机,避免传统防务承包商的高价和长交货期。传统军工企业报价高,交付慢,导致军队采购效率低。她直指这些承包商让五角大楼以为军用方案无可替代,其实商用产品在性能上能匹敌甚至更好。这话一出,等于是公开承认美国军工体系有大毛病。质量上,军品本该更可靠,但现在商用东西反而更优,成本因素在这里起作用。军工企业因为垄断地位,定价随意,五角大楼没多少议价空间,只能被动接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问题早就不是秘密。少数几家大公司控制了大部分武器供应链,比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北罗普·格鲁曼这些巨头。它们通过并购,减少竞争,形成事实垄断。国防部报告显示,国防工业基地竞争不足,导致价格上涨,创新停滞。2022年的一份评估就指出,国防采购系统分配数据权的方式独特,限制了新进入者。结果是,五角大楼砸钱进去,换来的却是延误和超支。拿F-35战斗机来说,这个项目从启动到现在,成本已经超过4850亿美元,远超原计划。2025年9月的政府问责办公室报告显示,现代化升级部分超支60多亿美元,交付延误不断。承包商没法按时交货,发动机和飞机生产跟不上需求。国防部甚至一度停收新F-35一年,到2024年7月才恢复。报告还估算,整个F-35机队77年生命周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至少1万亿美元以上。承包商在合同里用“成本加成”模式,费用超支他们还能拿奖金,这让问题更严重。再看六代机项目,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主导计划,本来寄希望于它取代F-22和F-35。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2024年7月宣布暂停合同招标,因为设计和成本问题。公司方案没达到要求,预算严重超支。2025年1月的国会报告显示,空军正在重新评估需求,第一架原型机飞行推迟到2028年,服役至少2029年。中国J-36和J-50原型机据说已经在飞,美国落后三到四年。这让五角大楼着急,肯德尔强调要调整策略,避免重蹈F-35的覆辙。海军的F/A-XX六代机项目还在继续,但洛克希德·马丁已经出局,只剩波音和北罗普竞争。整个军工体系的贪婪,导致资金浪费。美国年度军费8000多亿美元,好大一部分进了这些企业的口袋,而不是真正提升战斗力。沃穆斯推动的SkyFoundry试点,就是想打破这个局面。通过跟私营企业合作,建政府创新站点,快速生产无人机。国会9月有议员提出法案,要国防部在得州建设施,年产100万架无人机。陆军希望借此简化采购流程,引入更多竞争。国防部承认,如果不改,工业基地会继续衰退,无法支撑大规模冲突。像乌克兰那样,消耗战里需要海量廉价装备,美国现在供应链脆弱,库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