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极限转场,广东奥体中心如何做到?
从开幕式场馆变身田径赛场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下称“广东奥体中心”)精彩上演。历经320天焕新升级的场馆,以灵动飘逸的设计、舒适大气的体验,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舒适顺滑感受。开幕式落幕之后,这座场馆还将面临一项艰巨挑战——需在72小时内完成极限转场,变身成为十五运会的田径赛场。那么,广东奥体中心将如何攻克快速转场难题?这座开幕式场馆究竟藏着哪些硬核亮点?新快报记者专访了广东奥体中心场馆负责人、全运场馆重点项目办负责人及项目承建方中建八局相关负责人,揭秘场馆的转场推进进度与设计亮点。■广东奥体中心场馆看台。场内拆除工作提前了7个小时当观众还回味着开幕式的精彩演出和“同心圆”水舞台的精妙设计时,广东奥体中心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华丽变身——15日,这里将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赛事的举办场地。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建设部副部长邓新勇告诉记者,在保障安全和运动员训练需求的前提下,实际有效转场时间仅为72小时。10日下午4时,新快报记者来到广东奥体中心时,这里已然完成开幕式舞台拆卸工作,实现了场地的连夜蝶变。转场时间紧、任务重。邓新勇介绍:“十五运会开幕式舞台设计复杂,采用‘场内造海’概念,包含大量钢结构。整个舞台由1700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约800斤,总重1600吨,需在72小时内拆除,同时还要拆除相关附属设施,完成塑胶跑道清洗、划线完善及足球场草坪铺设等工作。这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从9日24时到10日11时,我们已完成1600多个钢结构模块的拆卸与搬运,创下全运会转场速度的历史纪录。”邓新勇表示,团队秉持“精细谋划、强力组织、坚强执行”的理念编制转场方案,集结2200多名工人及300多名管理人员,通宵达旦推进转场工作,“场内拆除工作比原定计划提前了7个小时。”预计总转场时间仅需42小时中建八局奥体改造项目负责人王宜彬表示,拆除单位的一大难点是在短时间内拆除舞台钢结构,将其迁移至场外并恢复绿茵草坪与赛事跑道。“因包含水景设计,舞台采用上中下三层全钢结构的钢筋耦合结构,拆除难度高于往届全运会。”王宜彬告诉记者,为按时完成任务,团队提前与安全督导单位等多方沟通研讨,采用小分队责任制,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应变,在多方密切协作下顺利实现高效转场。“目前广东奥体中心已全面进入塑胶跑道清洗、局部整理阶段,足球场正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