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核能
100%国产化!11月13日,中国广核集团在2025,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
100%国产化!11月13日,中国广核集团在2025,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上,发布新一代数字化仪控系统,该系统100%国产化,从芯片到软件完全自主研发。为核电站装上,自主可控的超级智慧“大脑”。这个东西外号“核电大脑”,最狠的是从头到脚没一点外来成分,芯片、软件全是自己造的。可能有人不懂这“大脑”有多重要。核电站运行时,上万个设备的信号都得靠它处理,温度、压力、功率任何一个数据出问题,都可能引发大麻烦。以前这玩意儿基本被国外垄断,咱们得花大价钱买,还得看人家脸色。2010年代有次特别憋屈,某核电站的进口仪控系统出了故障,要换个核心模块。国外厂家不光漫天要价,还说技术保密不能上门维修,得把设备运过去修。一来一回折腾了两个多月,光停机损失就够惊人。那时候业内都调侃,咱们的核电站是“身体是自己的,脑子是借的”。这次中广核发布的新系统,算是彻底把“借的脑子”换成了“自己的”。中广核数科董事长孙永滨说得很明白,从硬件芯片到嵌入式软件、通信软件,全是自主研发的。更牛的是它的性能,站内响应最快只要50毫秒,相当于眨一下眼的功夫就能处理完上万组数据,事件记录的精度能到1毫秒,这水平在全球都是顶尖的。你想想,以前依赖进口时,系统升级得等国外厂商排期,维护费用按小时算,还得担心数据安全。现在自己的系统,想升级就升级,出问题随时能解决,这种踏实感可不是钱能买的。这事儿不是突然爆发的,背后藏着十几年的功夫。2025年4月的展会上,中广核就亮出了“和睦系统”,那会儿已经能在31台核电机组上用了,算是打下了基础。这次的新一代系统更进了一步,把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都融了进去。设备有没有隐患,它能提前预警;出了故障,直接给操作员指解决方案,简直是给核电站配了个“智能医生”。不光中广核在发力,整个行业都在往上冲。2023年9月,中核集团的“龙鳍®”系统已经用到了“华龙一号”上,这可是咱们核电出口的王牌装备。现在中广核的新系统出来,等于给“华龙一号”又配了个更靠谱的“大脑”,以后出口时再也不用担心核心技术被卡脖子了。中广核匠心独运,还推出“5T”融合技术。此技术宛如精巧纽带,将控制、信息、运行、仿真与人工智能紧密联结,形成强大合力。简单说就是让核电站不光能自己跑,还能自己思考、自己优化。比如通过仿真技术模拟各种极端情况,提前训练系统怎么应对,这安全性直接拉满了。以前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核电仪控系统的突破狠狠打了这种说法的脸。2018年大亚湾核电站搞数字化改造时,光解决国外系统留下的兼容问题就啃了5000多个技术难题,那时候就下定决心要搞自主研发。现在回头看,正是当年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100%国产化。国际上那些老牌核电国家现在估计挺羡慕。他们的系统要么还依赖第三方芯片,要么智能化程度跟不上,想彻底自主化又缺完整的产业链。咱们不一样,从芯片设计到软件编写,从生产制造到后期维护,每个环节都能自己搞定,这就是最硬的底气。有人可能觉得,核电离自己太远,这突破跟普通人没关系。其实不然,能源安全是所有发展的基础。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的“大脑”自主可控了,咱们的用电成本、能源供应稳定性才能更有保障。以后夏天开空调不跳闸,冬天取暖不担心停电,这里面就有这“智慧大脑”的功劳。这事儿给所有行业都提了个醒:核心技术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以前被卡脖子的领域不少,现在一个个都在突破。从航天的“北斗”到核电的“大脑”,道理都是一样的——只要肯下苦功,攥紧自主创新的钥匙,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核电仪控系统的全面自主,看着是一个设备的突破,其实是中国高端制造实力的缩影。那些曾经被认为“绕不开”的技术壁垒,在持续的投入和钻研面前,终究会被一个个攻破。这种自主可控的底气,会让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稳、更有力量。毕竟,自己的“大脑”,才最懂自己的需求。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11-13100%国产化!核电站“大脑”新一代数字化仪控系统发布
中国核能破局!“换道超车”欲摆脱铀资源束缚
随着全球核能复兴浪潮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爆的巨大能源需求,核能正迅速成为中美科技角力的又一关键领域。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到第四代核技术,乃至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双方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场高科技...
核耀鹏城,中国核能第一展倒计时十天
2025年11月12-14日,坐标深圳、辐射全球的核能盛典—第四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即"深圳核博会",将如约启幕,为我国核能事业再绘重彩。深圳核博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联合中核...
世界唯一!中国核能科技实现新突破,有望重塑我国能源结构
这一重大科技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研发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可能很多小伙伴对此并不太了解,其实这就是一种新的核电燃料方式。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就是以铀...
美国签署800亿美元协议,借发展核能推动人工智能进程
声明中称:“该计划将巩固美国作为全球核能强国的地位,并推动西屋电气的核能发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出口。可能重启的核电厂项目包括: 下一代能源公司(NextEraEnergyInc.)计划重启爱荷华州的一座核电厂,主要为谷歌的...
核能新贵Oklo(OKLO.US)与Newcleo达成协议 获20亿美元投资建设美国核燃料基础设施
周五盘前,核能初创公司Oklo(OKLO.US)宣布与欧洲先进核反应堆开发商Newcleo达成联合协议,计划投资高达20亿美元在美国开发先进的燃料制造和生产基础设施。奥洛公司表示,瑞典先进核技术开发商Blykalla也在考虑共同投资这些项目...
玲珑之心:中国小堆技术开启核能新时代
这项被称作核电站“第一次全面体检”的关键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领域已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为世界核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01 技术突破:小堆引领核能创新之路 “玲龙一号”作为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
发电成本优势渐消,核能面临战略转型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现任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首席专家王炳华曾发文指出,“双碳”目标下,中国核能综合利用发展具备较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相关政策体系及法规标准有待建立和完善、现有产业布局不能满足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