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双11”,即时零售战场硝烟四起,淘天、美团、京东上演“分钟级”竞速比拼,近场电商在供给、消费和生态上正逐步重构。为了赢到最后,各方玩家正加速在供应链、履约效率与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11月4日,一场关于“饿了么改名淘宝闪购”的争议在市场上炸开锅。尽管饿了么方面对此并未回应,但该舆论现象从侧面也反映出,今年淘宝闪购在即时零售市场的声量和攻势的确更凶猛。饿了么是阿里外卖市场的排头兵,淘宝闪购是冉冉升起的增量新星。前者受益于闪购的非餐流量带动,后者也需要饿了么沉淀的供应链资源,双方共同构建起阿里的即时零售生态。无论饿了么App是否会更名,阿里都必须设法理顺并整合本地生活资源,集中火力从美团、京东手中抢出市场。打通业务资源据了解,有网友称饿了么App最新内测版本已更名为“淘宝闪购”,版本号更新至12.0.1。对于此次变动是否属实,截至发稿,饿了么相关负责人未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记者在应用商店看到,目前最新版饿了么App的外观融入淘宝闪购标志性的橙色,形成“蓝橙”呼应的界面形象,App名字仍为“饿了么”。饿了么的故事始于2009年上海交大的宿舍。彼时,创始人张旭豪与合伙人因订餐不便萌生创业想法,将周边餐馆信息印成手册分发,开启了外卖平台的雏形。凭借高校市场突破与包年收费模式,饿了么在资本加持下快速扩张,2013年已覆盖全国多座城市。此后,随着美团、阿里淘点点相继入局,外卖大战正式打响,补贴与运力竞争成为常态。2018年,阿里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标志着其从独立创业公司转型为巨头生态的核心板块。到了今年上半年,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开始联手拓展市场。淘宝闪购进入淘宝App首页一级入口,与饿了么推出大额补贴。借助外卖高频消费带来的大量流量,淘宝闪购又打通天猫旗舰店与小时达货盘,补位远场电商资源。能快速打通业务,离不开阿里在组织架构上的调整。今年6月,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阿里开始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进行战略升级。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从业务协同到视觉融合,再到组织合作,双方一系列变化或许是阿里即时零售战略的必然步骤。“电商+本地生活”业态整合后,淘宝闪购订单飙升。彼时,淘宝闪购日订单已超6000万单。今年天猫“双11”发布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将淘宝闪购比作“超级增量”。因此,当下无论在人力、物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