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意趣,交游唱和,浅谈唐代湖湘诗人与“三教调和”

侍儿评历史 2023-04-19 15:18:08
引言

唐代思想开放, 儒释道三教兼容并蓄, 成为时代精神生活的一大特点。唐代湖湘诗人出入于三教之间, 与三教人士交游唱和, 他们不仅兼怀儒家入世情怀与佛、道出世思想, 而且也加入到了唐代“三教调和”的大合唱中, 其诗作富于佛、道哲理意趣。在笔者看来,由于湖湘诗人身处山水风貌殊异的湖湘大地, 承传了独特的湖湘文化传统, 其诗歌创作在“三教调和”之外, 又别具一种风味。

一、湖湘三教,交游唱和

唐代文人士大夫与道士僧人的交游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佛家的“虚空”“超然”与道家的“清静自在”、“养身长寿”, 都对诗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曾在三家辩论中作为儒家代表的白居易有诗云:“早年以身代, 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 回向南宗禅。”

由于朝廷对名僧名道的特殊礼遇, 士人与僧、道之间还形成了一种政治利益链的关系:僧、道借士人而扬名, 士人借僧、道以重身价, 相互依附、援引, 这种现象对唐代三教思想的调和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唐时湖湘仍处蛮荒之地, 湖湘佛、道虽然兴盛, 但能达到政治中心的高僧大道毕竟为数极少, 湖湘本土诗人仕途也多不得志, 所以湖湘本土诗人与佛道中人的交往, 多是由于志趣相投, 是一种精神上的相契, 佛、道中人往往是他们在思想苦闷之时进行情感倾诉与宣泄的知己。

唐代澧州籍诗人李群玉曾被朝廷授弘文馆校书郎, 他与僧人、道士均有交往, 似乎并不特别偏重哪一家。李群玉诗集230首诗中, 大多是抒发个人情感和与人交往的诗作。其中与道士酬答及与道观相关的有20多首, 与僧人酬答或和寺庙有关的诗也有20多首 。李群玉与道士秦炼师、尹炼师等有很深的交往。

仅与秦炼师的酬赠诗就有三首, 其中的《送秦炼师》仙境般静谧美好的景色, 衬托出尘世的烦嚣和荣华利禄的不足恃, 末句“不因时卖药, 何路更相寻”出自韩康卖药典故。《后汉书·韩康传》载, 高士韩康为避名卖药, 后逃隐山中, 朝廷多次征召, 始终未应。诗人赞美秦炼师是韩康一样不求见知于世的志向高洁之士, 整首诗透射出道家文化的清静自在, 淡泊名利。

另一首《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中, 诗人用了一系列道教语汇如“仙翁”“芳草”“玉书”“闲云”“野鹤”“兰浦”等来描绘秦炼师的仙风道骨, 表达自己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从给秦炼师三首诗的内容看, 秦炼师似乎是一位弃官归隐的道士, 李群玉羡慕他不为尘世所扰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境界, 表现了诗人对道教教义的认同与向往。

唐代文人与道士、僧人的交往, 客观上加速了道士、僧人的身份认同, 也使僧、道二者之间往来增多, 这也正是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的反映。潭州诗僧齐己被后世推为唐代第一诗僧 , 他与道士不乏交往, 且多诗歌唱和。

二、儒家入世,佛道出世

早在初唐, 三教思想就开始了广泛的交融互通。到了中晚唐, 文人士大夫们更是各从三教中吸取精华, 形成了追求人格完善而又自然放达、积极入世而又进退随缘的人生旨趣。传统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在这里获得了新的解读, 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其表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多彩了。

湖湘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隐逸文化氛围。上古时代, 隐士善卷 遁隐枉人山 , 立善德以名山, 为后人景仰, 隋朗州刺史樊子盖为彰善卷之德, 改枉山为善德山。德山成了湖湘隐逸文化的渊薮, 也是湖湘隐逸文化的象征。

屈原流放沅湘之间, 写下的《渔父》、《远游》等作品, 则开启了湖湘隐逸文学的风气。隐逸成为湖湘人特有的一种情怀, 也是湖湘文学的灵魂与血脉。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有《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 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是柳宗元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 也是湖湘山水间自古就有的一种生活现象、生活状态。这首诗中道家的清静无为与禅宗的空灵寂静使隐逸主题更为灵动、深婉。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写到的诗句, 体现的精神境界皆源出于道家, 行文用语也与《老》、《庄》关系至为密切, 说明柳宗元在精神受到巨大打击与折磨之后, 自觉地选择了以庄子之道观照世相, 观省自身。柳宗元这些具有隐逸思想的山水文学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湖湘本土诗人。

李群玉《沅江渔者》显然具有柳宗元《渔翁》的风貌:“倚棹汀洲沙日晚, 江鲜野菜桃花饭。长歌一曲烟霭深, 归去沧江绿波远。”

身在末世的李群玉虽然凭借满腹才气, 一片经纶天下之心, “投诗换得校书郎”, 但家境清贫的他终究和其他许多士子一样, 志抱高远而沉沦下僚。李群玉罢职去京之后多在漫游沅湘山水中度过, 老庄的“自然无为”思想使其烦忧的心灵得到一时的慰解。在这首诗中, 人与自然已浑然一体, 人像自然一样具有了素朴的本性, 表现了诗人脱离宦海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

他的另一首《山驿梅花》则写尽了幽僻的山驿, 无人留意的梅花在山雨中纷纷凋落, 这是诗人现实处境的真实写照。李群玉常用佛、道义理来观照人生, 以寻求解脱, “幽”“独”“空”“闲”“适”“静”这些字眼在李群玉诗歌中经常出现。

诗僧齐己深受湖湘道家隐逸文化熏陶, 其诗歌中表现出鲜明的僧、道结合特色。齐己留连忘返于湖湘的壮丽山水中, 他不由得庆幸自己对庄子思想的接触和领受。老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从自然中寻找灵魂的家园, 这些都对唐代文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也对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兴盛, 起了重要作用。

虽深受佛、道影响, 但齐己诗歌仍然流露出儒家经世致用思想。其《与崔校书静话言怀》中就说自己“事佛为儒趣尽高”, 儒家仁政爱民思想使他关注民生疾苦, 《夜次湘阴》、《岳阳道中作》等诗作就记叙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时难多战地, 野阔绝春耕。”

当时诗人北游南归探访骨肉行至岳阳、湘阴途中, 正值邓进思起兵攻岳阳不久, 沿路人烟稀少, 村郭萧条, 满目疮痍, 诗人有感而发, 为普通百姓的苦难愁白鬓须:“争教此时白, 不上鬓须根。”这几首诗已有杜甫咏安史之乱诗歌的沉郁顿挫之风。

其另一首《耕叟》更是直接揭露当时社会赋税过重、人民辛勤耕作却食不裹腹的社会现实:“田园高且瘦, 赋税重复急。官仓鼠雀群, 共待新租入。”齐己这种对现实生活的强烈关注, 与普通出家人的不问世事迥然有别。

三、湖湘诗人,禅道意趣

唐代“三教调和”的文化氛围中, 形成了士大夫谈道、参禅的风气, 开元名相张说的诗就阐发了禅机道心,其中主要强调了“息心”与“无名”,“息心”是禅宗要旨, “无名”是道家观念, 通过“息心”达到“无名”, 这是张说对禅、道的混融。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写道:“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唐人诗中的禅、道意趣, 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并非个例。这是唐人对魏晋玄言诗的承接, 也是在儒、释、道融合的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开拓, 当时的湖湘诗人也不例外。

湖湘诗人李群玉喜以禅趣、道趣入诗。唐代借助诗歌的形式来参禅悟道逐渐成为知识分子习禅的风尚。 他的《山中秋夕》中描写着自然山水中清幽静谧的景色, 蕴含着“寂”“灭”“净”“静”的佛理禅意, 也是诗人思想中的禅宗和道心的流露。

诗人由“空寂”的自然境界, 体验到了佛道清净澹远、闲淡自然的趣味。佛禅认为, 客观物象并非实有, 乃是心灵的幻象, 而“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只有少欲无为, 才能达到“超然”的境地。诗人借物象以咀嚼禅理, 自觉不自觉地在诗中道出参禅心得。

李群玉本来命运多舛, 再加上唯一爱女又遭夭折, 诗人面对烦苦的世界万念俱灰, 但他将这些人世的苦难上升到宗教的哲理高度时, 让自己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升华和净化。

结语

唐代“三教调和”使道教因此而提高了理论素质, 儒学因此而获得了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佛教因此找到了中国化的形式 。在诗人们的人生和创作中, 仁爱之情、自然之理、随缘之意总是交融汇集, 成为一种独有的情怀。笔者认为,湖湘诗人在地理位置、山水风貌特异的湖湘大地, 以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生存智慧, 展现了“三教调和”这一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全唐诗》

《文学遗产》

《李群玉诗集》

《四库全书总目》

0 阅读:0

侍儿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