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如何做生活的艺术家?

郑胜辉 2024-09-22 22:52:33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470天

我们如何过上不焦虑、不乏味,而且还有趣味,更有境界的人生呢?我的回答是:让你、我、他,都成为我们自己的生活艺术家吧!

我们人人都想要追求美好生活,但究竟什么是“美好”生活呢?我认为,美好生活说的其实是两种生活:一种是好生活,另一种是美生活。好生活是有质量的生活,美生活则是有品质的生活:质量只是基础,品质才是提升。手机锤子都砸不坏那只是质量好,但智能软件给你的全方位体验则关乎品质佳。好生活呢,无非就是有车有房,有点小爱好,有闲钱消遣,那过的就是好日子了。但“小日子”过起来了,烦恼也并没有少,“好日子”过腻了,人们都变得更焦虑了。生活简直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那有什么方法可以破解我们人生的困局吗?

我想为你提供一个思路,那就是中国人用了数千年的慰藉生活的方式——生活美学。我们中国人,其实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一旦生活好起来了就会美起来。华夏历史上的秦汉风骨、魏晋风流、大唐气象、宋元气韵、明清韵味,哪一次美学高潮,不让我们今天的人都为之心动不已呢?审美就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高级尺度”。作为礼乐之邦的中华文明,如今正在复兴生活美学的伟大传统,这也就是20年前我们在美学界率先提出生活美学的理由——要为中国人立心,立什么样的心呢?这颗心,可不是一般的心,而是一颗“美之心”!

照见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之心,那又有什么用呢?生活美学,恰恰回答了这样的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美地活?我们如何能美地生?生活美学的目标,就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请你注意,不是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家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小分子,而是成为我们“自己的”“生活的”艺术家。当我说,你、我、他都是生活艺术家的时候,就是在把艺术向下拉的同时,在把我们各自的生活向上拉!

审美不仅是一种标志社会进步的“文明素养”,也是一种人人皆可为之、皆该行之的“文化人权”。试问:这世上谁不审美呢?而没有生活的理想,就没有理想的生活。生活美学恰恰是美好生活的理想所在。

总之一句话,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是要用“美生活”去提升“好生活”。生活美学不只是关乎“审美生活”的学问,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

1.什么是“生活美学”?

我提倡“生活美学”和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研究室的老同仁李泽厚先生有关。李泽厚先生在20世纪提出“实践美学”的观点,强调美是来自人类的实践活动。我们这代人开始讲“生活美学”,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拓展美学。从实践美学到生活美学讲的都是一种美学——有人的美学。只不过实践美学更加强调人类生命实践的根源,生活美学更加强调生活世界的本源:从劳动创造了美,到生活塑造了美,这也是一种时代的转换。

有意思的是“生活美学”并不是中国美学的本土热潮,从2005年开始,国际上最新的美学思潮也叫作Aethtics of Everyday Life。2014年我也邀请国际美学会主席克里斯·卡特共同在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编辑了《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一书,希望用国际化语言告诉西方人,生活美学并不只是21世纪以来全球的美学新潮与主潮,它更是东方特别是中国美学的原生生态。

我说过,生活美学的根本目标是人人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当你、我、他都成为生活的艺术家的时候,就是把艺术向下拉的同时,把我们的生活向上拉。“生活艺术家”就是把各自的生活过成艺术,并不仅仅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这样人们才能用艺术家的手法去应对生活,完善生活。这和当代艺术中“艺术终结”的观念有关,在艺术终结之后,艺术只能逐渐回归到生活之中。生活美学的根基是生活的艺术化,反过来是艺术的生活化。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逐渐同一。

讲完生活,再讲讲美学,美学是Aesthetics希腊文的拉丁语写法,最早在德文中出现,美学这个学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学的本意是什么呢?美学原本的含义应当是“感性学”。非常有趣的是当我们做生活美学的时候,逐渐意识到美学不仅仅是西方的感性学,与理性相对的感性学,更是本土的“觉学”觉悟之学,这就需要将美学和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特别是幸福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一百年前把美育观念带到中国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观念。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种宗教占据主流传统,但是美育在中国可以替代宗教的地位,这就是中国人生活的智慧,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事业的这种审美的智慧。

二十多年来我不断讲“生活美学”这种新的美学形态,生活美学就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学,既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化的学问,同时也是追问美好生活的幸福之道。所以它是知行合一、体用不二的美学。我们讲生活美学为什么“要以美生活提升好生活”?为什么要把它和中国人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勾连起来,就是这个深刻的道理。

2.中国人生活审美化的三个基本层面是什么?

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智慧息息相关。中国人讲“日用即道”,讲求的是审美和生活之间不即不离的观念。大画家徐渭在《坐卧房记》中说:“一室之内可以照天下、观万有,通昼夜。”这就是中国人“俯观仰察的智慧”。中国人的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间形成和谐共振的智慧,在栖居之中能够“究天人之际”,发现其中的美感,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美感到现在一直被传承下来,这就是中国人一种未断裂的传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审美化生活的传统。这种传统怎么区分?我们可以从“性”“情”“文”三个层面,来区分中国人传统的生活价值,这关涉到生活美学的三个层面:即自然化、情感化、文化化三个生活美学的层面。

第一是自然化的层面,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生理性的价值,因此最基础的生活美学是“生理”的生活美学,比如饮食、饮茶等,所以茶道在东方文化中成为不折不扣的“生活的艺术”,像中国美学中“味外之味”等很多关于品味、体味的美学语汇,都是和味觉相关的。

第二是情感化的价值,中国人讲情礼合一,“礼”是生发于人类的情感。一方面是“化情为礼”,另一方面有“礼的情化”。这个情感的生活美学关乎中国人讲的广义的“情”。中国人重交往,也讲独居、闲居、交游、雅集,对他人审美的感受,这些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被赋予了审美化的性质。

第三是文化的价值,中国人的生活具有“文化的价值”,所谓“人文化成”就是这个含义。中国的艺术无论是琴棋书画,都是和文化、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这就是中国“礼乐相济”之途,生活美学关乎广义的“文”。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曲就是如此,这是中国文化升华、精粹化的结果。居于园林,玩于苗圃,博弈游艺等广义上的艺,都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价值。

3.中国生活美学的“十美”是什么?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整体图景,我区分为十个层次。我把天、地、人三才放到中国生活美学最核心的地位。中国文化和西方不同,西方到了中世纪之后人是拜倒在上帝脚下的,中国很早就肯定人的价值,比如“顶天立地”,是谁顶天立地呢?其实是中间这个人,上顶天,下立地,把中国生活美学放到天、地、人结构当中。

最开始从天开始,天之美到人之美到地之美,地上产生了食物,有了食物之美、宴饮之美、物之美、居住和游览的美。转下来又到了“文之美”。过去中国是科举社会、文人社会,而后又有了道德之美,上升到情性之美,性要回到天。天、人、地、食、物、居、游、情、性回到“天”,这是中国人的“十美”。顺序是倒八字结构,大家可以看一下文稿,也符合阴阳互动的架构。今天我会以天地人为主体结构,为你讲述这些方面,中国人讲的生活美学的十个方面到底是什么?

中国人的“十美”——《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刘悦笛 著

先来聊聊天之美,也就是“天气时移”之美。中国人能感受到气候、天气的美感。中国人讲春、夏、秋、冬四时循环,也都讲究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宇宙变换的节奏。中国古人并不能左右天气的变化,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观天,掌握了大自然生态的规律。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仰头俯首之间,观察天空的现象,细看大地的规律,将天地万物结合在农事的生生不息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四时之美和节气之美。这种美学流传到今天,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我们传承自古人的智慧。

庄子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人的天气美学是无时不在的,和每个人都相关的。有人说“天气美学”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学,因为气候不是由你决定的,不同的时令构成一个大的审美形态。庄子还说,“通天地,一气耳”,意思是贯通天地之间的,就是气。这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气化宇宙观”,如果你去看古汉字,就会发现,“气”的字形就像是云气蒸腾上升一样,非常优美,可见古人早早就察觉到了气的流动。在中国人的“气化宇宙观”里,“气”是来源于自然,并且与万物关联的。

四时的美感,也就是四季,大概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里最为丰盈。流传到现在的南朝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是比较早的四季组歌,传说是晋朝一位名叫“子夜”的江南女子所创,现在存世的还有75首。她咏唱春天,说“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到了夏天是“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秋天是“秋夜凉风起,天高星月明”,冬天则是“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她一定是一位敏感多情又才华横溢的姑娘,才能将四时之美吟唱得这么婉约清丽,又质朴清新。

讲完了天之美,我们再来讲地之美,“地缘万物”之美。讲到天就会讲到地,中国人的传统是敬天亲地,中国人和地之间有着非常亲和的关系。中国人能够深厚地感受到和地上万物之间很亲密的关联,这是中国人讲的天人合一的大智慧。地上会有花草,中国人讲“花草为伴慰平生”,中国人养花养草,后世就出现了“花道”。花道最早来源是供佛的,“借花献佛”是也,后来花道逐渐到了宫廷、到了民间,特别是到了中国明清之际,更加成为文人士大夫喜欢的闲适。那个时候插花的是谁呢?非常有趣的是明清之际插花的主体不是以女性为主,插花的主体是文人,所谓“大丈夫插花”,这也是文人趣味的一种表现。

除了花草之外,中国人对于动物的审美很早就有,魏晋时期有“观鸟”传统,后来有养鸟传统,出现了非常多的生活美学的面向。观赏鱼的传统来自中国的宋代,那是中国人最早从鱼中挑选出一些符合人的审美形态,符合人的审美偏好的物种不断培养。除了小鱼、小草、小花之外,中国也讲“大虫”,比如老虎被叫作“大虫”,张大千的哥哥是画老虎的能手,他们在苏州网师园曾经养过一只小老虎。现在在网师园还有小老虎的坟冢在,题字是张大千重新题的。因此无论是花草,还是鱼虫,都很容易被众人纳入中国人审美的世界中去。

讲完了天和地的美,现在我们要聊一聊人之美了,也就是“鉴人貌态”之美了。古人以天、地、人为三才,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被看作是“性灵所钟”“五行之秀”“天地之心”,他与天、地并称为三才。

中国人很早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相面”传统、相人之术。出现更早的是先秦时代的“相马术”,马是为人类服务的很重要的一种家用动物。后来到了魏晋时期,这种相人术慢慢获得了审美化的眼光。从《人物志》到《世说新语》,从最开始的以貌取人、按貌取材、按貌进行正式官员筛选的过程,慢慢地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的样貌。

为什么出现了魏晋风流、魏晋风度?我们看阮籍、嵇康、项秀这些名士都穿着很薄的衣服,有一种女性化的取向。这些人引领了魏晋时代非常激进的审美风尚,达到了一个美学高潮。这种高潮影响了朝鲜半岛,朝鲜三国的新罗有一种“花郎道”,其实是青年贵族集团,其背后就有中国魏晋风度的传统,唐宋之际开始讲名士、讲风流之美。明清之际更加讲食色男女风情,出现大量关于人之美的著作。

在天地人之美的基础上,中国人还特别讲求饮食的美学、饮茶的美学,追求“美之味”和“味之美”。除了色香味俱全之外,中国人还能够去求“味外之味”,这是中国文化当中生理价值的部分,包括中国人讲“醉乡日月千壶酒”,中国人对酒有一种审美化,同时茶道也是中国人生活美学中非常重要的面相。从宋代开始中国人特别强调各种烹饪技术乃至艺术,希望在饮食中发现生活的美感,这是中国生活美学中特别切实的一个层面,咱们每天都能感受到。

“物之美”也是一个重要美学传统,就是所谓的“长物闲赏”。请注意,“长物”这个长字读zàng,也就是指那些可以用以审美玩赏的多余之物。明清之际有三本很重要的生活美学的著作,李渔的《闲情偶寄》、文震亨的《长物志》、高濂的《遵生八笺》。这三本书是生活美学的手册,其中《长物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于中国人长物闲赏的荟萃之作。

明清之际出现了大量适应文人趣味的物品,这个时期对物的喜爱象征着人情感的解放,形成了以心赏物的传统。苏轼讲要“寓心于物”,而不要“留心于物”,不要被物留住,要把心寓到物里面,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像中国人磨墨一样,中国人有一句话叫“非人磨墨,墨磨人”,不是你在磨墨,是墨在磨你。玩物久了之后不是你在玩物,而是物在玩你,因此中国文人讲玩物一定是要把握一定的“尺度”。

再来说居住与游览的美学。中国人从孔子闲居时代讲“居住美学”。孔子闲居更多是通过人与天地相通来达到道德和审美化的境界。中国人很早有一个苗圃庭院的发展,中国人在苗圃中寄闲情。庭院并不是一个死的庭院,像今天去苏州园林,去广州具有粤派风格的私家园林,那些园林现在看很多匾额,很多文字记载都是死的。只有文人,只有人活在其中园林才是活的,中国人最开始的结社、雅集都是在庭院园林当中实现的。园林应该是活生生的美学,生活美学讲的不是纯形式的美学,而是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美感。

再说雅集,西方有没有雅集?19世纪开始西方也有雅集,他们叫沙龙。沙龙的主人往往是贵夫人。兰亭雅集被后代赋予更多审美化的想象。到后来雅集中往往是共同体,有人说西园雅集是官员的共同体、从政的共同体,但是从雅集表现的形态来看,这些人一定是审美的共同体。他们可以进行审美的沟通,可以在里面弹琴、作画,正像我们想象竹林七贤,其实竹林七贤根本不可能在一个朝代出现,他们年龄差距实在太大了。不仅有文人墨客,有官员,还有高僧大德,可能有道士,他们可以在一起谈玄论道、弹琴作画、作诗吟对,形成一次活生生的审美生活的过程,这就是居住美学。

有了居住就会有游览,中国人从魏晋时期发现山水之美之后,旅游就成为中国人的常态,中国人对山水之美的发现比西方要早起码五百年。这种山水的美感,到了明清之际出现很多配套的设备,出游的时候穿什么,戴什么,拿着什么,以什么为乐,叫作“游具”。

到了晚明的时候,根据《长物志》《遵生八笺》的记载,中国人的出游可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一个人出游要戴苏东坡的帽子,有雨的时候戴斗笠,拄什么样的拐杖、穿什么样的鞋,穿什么样道士的袍子,带什么样的蒲团,那个时候出现了出游用品——“游匣”,里面有很多小抽屉的游览用的匣子。哪个里面放茶盏、诗签、掏耳勺,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这是中国文人的生活美学。

当时文人出游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见过宋代的一个绢画,讲宋朝时期归游图,有人扛着可以折叠的椅子,挑着担子,显然是宋人出游的情景。这种游山玩水一定有真的情景,而且在儒道佛三家眼中看到不同的山,这就是儒家讲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讲的天地悠游之美,佛家看到自然佛性等等,这都是中国生活美学很重要的方面。

中国传统社会还讲求“文人雅趣”之美。文人美学包括中国人用诗去酬答、言情、写信。现在《诗经》也好《楚辞》也罢,《唐诗》也好《宋词》也罢,我们都把诗歌当作文学。其实朱熹、王阳明这些大的理学家、心学家,他们也写诗,他们文集当中一大部分是诗。诗歌就像现在中国人写博客,写打油诗一样,完全是文人生活的产物,这形成中国美学当中很精华的部分。

谈完文人之美再来谈道德之美,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把德之美放到里面去呢?中国儒道两家很讲养气说,这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传统。现在我们讲“美人”,一般是形容女性,但美人在先秦时代一定是归属男性的。谁能称得上是美人呢?屈原可以称得为美人。并不是说屈原美很帅,其实讲的是屈原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先秦之际讲美人是男性的专利,而且是道德高尚的人才叫作“美人”。

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能够把道德审美化、审美道德化。孔子有一次观礼乐《韶乐》和《武乐》。《武乐》讲的是武王用武力征伐天下的故事,孔子看完之后说:“尽美矣,未尽善矣。”这段乐舞是尽了美,但是没有尽善。孔子又看了一段《韶乐》,是关于古代先王禅让的故事。看了之后孔子说:“尽美又尽善矣”,这就是如今讲“尽善尽美”一词的词源。传统的尽善尽美讲的是美善合一。这与儒家践履仁义礼乐有关,从而达到情深而文明的生活境界。

在十美当中的最后一种美,乃是情性之美。美既然和人生境界有关,那么就会讲到最后一个层面,天命修道的美感。什么是天命修道?中国人讲审美,为什么蔡元培讲用美育代宗教,李泽厚先生讲美学是中国的第一哲学。因为中国人所求的“曾点气象”“孔颜乐处”,这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孔子曾问志于各位学生,有的学生说要统领千军万马,要做大将军;有的说要做宰相,去做仁政;有人说做祭祀官从事古礼。只有曾点说我的志向是暮春三月带着几个童子到河边,在沂河里边起舞,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是我的志向。最后孔子说:“吾予点也”,我赞同曾点的志向,这就是中国人最高的审美追求。

讲到生活美学的十个方面,从天之美、人之美、地之美、食之美、物之美、居之美、游之美、文人美学、道德美学,到情性之美——最高的美学。最终“性”归到天,因为天统情性,这恰恰构成生活美学最完整的十个图景。通过十个图景,我想说中国真的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中国人对审美有特别高的追求,现在我们富起来,再强起来,还会有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美起来的境界。

结语:紫砂壶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美学“三境界”?

最后,我就以一枚小小的紫砂壶为例,它能带给我们多少种美感呢?其中又包含几重境界呢?一枚紫砂壶拿在手里,首先要养眼吧?看着要舒服、美观、好看!而且,好的紫砂壶,你悬空敲一下,“叮”的一声,它的声音是很“养耳”的。当你不断地用这个紫砂壶沏茶,慢慢地,你和这个“物”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审美交流,这时候就不仅养眼,还养你的“心”了。这一层“养心”的境界,讲求的是心物合一:随物而宛转,与心而徘徊。

在养眼和养心的基础上,紫砂壶上还会有篆刻的文字与绘画,当你用它在和文人墨客交往的时候,还会提升到更高的境地,这就叫“养神”!这种神境乃是中国生活美学的高级追求,在生活当中,养神的境界具有净化治疗的意义。哪怕就喝一次美茶,也会达到“尘心洗尽兴难尽”的效果:把我们尘世之心都“洗”干净了,而有真性情的人,才能如此的“尽兴”,人生也不过是一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旅程吧。

神奇吧,中国人居然能在一个小小的物件当中发现三重美学境界,既可以“养眼”,又可以“养心”,还可以“养神”。这就恰恰对应了中国美学所求的三个层级——那就是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到“悦志悦神”的层层提升之境。养眼养耳在眼睛和耳朵这里,这只是“悦耳悦目”!养心养意在我们的心脏这里,这就是“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则在超越我们的头之上的地方,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成为榜样,把时间变成孩子的资产。每周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帮助孩子拥有一个、每一本书都学习过的书房。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0 阅读:0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