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列的语言研究都很正经严肃,但却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甚至2007年还专门颁发了专门的搞笑诺贝尔语言学奖——这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因为它们确实也很搞笑😃。正如搞笑诺贝尔奖的宗旨所言:“表彰首先让人们发笑,然后让他们思考的成果”。
2023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文学奖 (LITERATURE PRIZE) [法国, 英国, 马来西亚, 芬兰]这项研究由Chris Moulin、Nicole Bell、Merita Turunen、Arina Baharin和Akira O’Connor共同完成,探讨了当人们重复一个单词很多次时的感受。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反复书写或阅读一个单词时,会产生一种称为“未曾见过”(jamais vu)的现象,即对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这种现象与“似曾相识”(déjàvu)相反,后者是对陌生事物产生熟悉感。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让参与者不断重复单词,直到他们感到“奇怪”或完成任务。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报告了这种奇特的主观体验,通常在重复约三十次或一分钟后出现。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jamais vu现象的存在,还表明这种现象与现实生活中的陌生感体验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记忆和认知过程的理解,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参考文献: Moulin, C. J. A., Bell, N., Turunen, M., Baharin, A., & O’Connor, A. R. (2021). "The The The The Induction of Jamais Vu in the Laboratory: Word Alienation and Semantic Satiation." Memory, 29(7), 933-942. doi.org/10.1080/09658211.2020.1727519传播学奖 (COMMUNICATION PRIZE) [阿根廷, 西班牙, 哥伦比亚, 智利, 中国, 美国]这项研究由María José Torres-Prioris、Diana López-Barroso、Estela Càmara、Sol Fittipaldi、Lucas Sedeño、Agustín Ibáñez、Marcelo Berthier和Adolfo García共同完成,探讨了擅长倒读语言者的心理活动。研究发现,倒读语言者能够快速逆序排列单词、伪词甚至句子中的音素,同时保持其音素的身份。这种能力不仅需要重新排序音素,还需要在大脑中进行复杂的认知处理。研究团队通过行为评估和神经成像技术,分析了两名倒读语言专家的表现。结果显示,这些专家在逆序排列单词和句子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并且这种能力与他们的工作记忆技能无关。神经成像结果表明,倒读语言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增加,平均扩散率更高,功能连接性增强,尤其是在处理语音和其他语言操作的脑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倒读语言的神经认知特征,还为理解音素排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倒读语言者的大脑在处理语言信息时表现出独特的神经可塑性,这为未来的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参考文献: Torres-Prioris, M. J., López-Barroso, D., Càmara, E., Fittipaldi, S., Sedeño, L., Ibáñez, A., Berthier, M. L., & García, A. M. (2020). "Neurocognitive Signatures of Phonemic Sequencing in Expert Backward Speakers." Scientific Reports, 10, 10621. doi.org/10.1038/s41598-020-67551-z2022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文学奖 (LITERATURE PRIZE) [加拿大, 美国, 英国, 澳大利亚]2022 年搞笑诺贝尔奖文学奖颁给了 Eric Martínez, Francis Mollica 和 Edward Gibson,他们的研究分析了导致法律文件不必要难以理解的原因。他们发现,糟糕的写作而非专业术语是导致法律语言难以处理的主要原因。参考文献: Martínez, E., Mollica, F., & Gibson, E. (2022). "Poor Writing, Not Specialized Concepts, Drives Processing Difficulty in Legal Language." Cognition, 224, 105070.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22.1050702021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生物学奖 (BIOLOGY PRIZE) [瑞典]2021年搞笑诺贝尔奖生物学奖获得者是瑞典的Susanne Schötz、Robert Eklund和Joost van de Weijer,他们的研究聚焦于猫与人类之间通过声音进行沟通的方式,包括呼噜声和喵喵声等。该研究通过对四只家猫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它们在发声时的声压水平、持续时间、周期数量及基本频率等特征。研究发现,不同猫之间在这些声学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每只猫在发声方式上都是独特的。在研究中,Schötz和Eklund等人运用了声学分析方法,记录并分析了猫咪在不同情境下的发声,揭示了猫咪不仅在愉悦时会发出呼噜声,还可能在饥饿、压力或疼痛时发出相似的声音。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观念,即认为呼噜声仅仅是猫咪快乐的表现。此外,他们还讨论了猫咪发声机制的生理基础,提出了关于发声产生过程的多种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理解猫与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项工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家猫行为和生理特征的认识,也为宠物主人与猫咪之间更好的互动提供了科学依据。参考文献: Schötz, S., & Eklund, R. (2011-2016). “A Comparative Acoustic Analysis of Purring in Four Cats”; “A Study of Human Perception of Intonation in Domestic Cat Meows”; 等。2018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平奖 (PEACE PRIZE) [西班牙, 哥伦比亚]2018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包括西班牙和哥伦比亚的研究者Francisco Alonso、Cristina Esteban、Andrea Serge和Maria-Luisa Ballestar,他们的研究聚焦于驾驶时人们喊叫和咒骂的频率、动机及其影响。这项研究通过对驾驶者的调查,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下,驾驶者为何会产生愤怒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如何影响他们的驾驶行为。研究表明,许多人在驾驶过程中会因为交通拥堵、其他司机的不当行为或个人压力而感到愤怒,并通过喊叫或咒骂来释放这些负面情绪。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环境中的驾驶者更容易出现这种行为,因为在城市中,交通状况往往较为复杂,导致更多的挫折感。此外,研究还探讨了这种行为对驾驶安全的潜在影响,指出愤怒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和反应迟缓,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Alonso等人的研究为理解“路怒症”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强调了改善交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建议,通过提高公众对愤怒驾驶后果的认识以及推广更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可以帮助减少道路上的攻击性行为,从而提高行车安全。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人类在驾驶时的普遍心理状态,还为未来交通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 Alonso, F., Esteban, C., Serge, A., & Ballestar, M.-L. (2017). "Shouting and Cursing While Driving: Frequency, Reasons, Perceived Risk and Punishment."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1, 1-7.2016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奖 (PSYCHOLOGY PRIZE) [比利时, 荷兰, 德国, 加拿大, 美国]2016年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包括比利时、荷兰、德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研究者Evelyne Debey、Maarten De Schryver、Gordon Logan、Kristina Suchotzki和Bruno Verschuere。他们的研究探讨了撒谎者在不同情况下撒谎的频率,以及这些撒谎行为的动机和人们对其可信度的判断。研究团队对1000名自称为说谎者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撒谎的频率,并分析了他们对自己撒谎行为的看法。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承认他们在某些情况下会撒谎,尤其是在社交互动中。研究者发现,撒谎的动机多种多样,包括保护他人感情、避免冲突或个人利益等。此外,参与者对自己撒谎行为的自我评估往往存在偏差,他们倾向于低估自己撒谎的频率。这一发现引发了对人类自我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深入思考。Debey等人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撒谎行为的普遍性,还探讨了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信任和诚实的重要议题。他们建议,理解撒谎背后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沟通。这项研究为未来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强调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诚实与信任的重要性。参考文献: Debey, E., De Schryver, M., Logan, G. D., Suchotzki, K., & Verschuere, B. (2015). "From Junior to Senior Pinocchio: A Cross-Sectional Lifespan Investigation of Deception." Acta Psychologica, 160, 58-68.2015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文学奖 (LITERATURE PRIZE) [荷兰, 美国, 西班牙, 澳大利亚]2015年搞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来自荷兰、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Mark Dingemanse、Francisco Torreira和Nick J. Enfield。他们的研究聚焦于“啊?”这一表达及其在不同语言中的普遍性,探讨了这一词汇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情况及其潜在原因。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人类语言中都有类似“啊?”的词汇,用于表示对话中的困惑或未能理解。在这项跨语言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分析了31种语言,发现这些语言中的“啊?”不仅在发音上相似,而且在语用功能上也具有一致性。这一发现暗示了“啊?”作为一种沟通工具的重要性,能够帮助人们在交流中识别并修正误解。Dingemanse等人提出,这种表达可能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构建块,反映了语言的普遍特征。此外,该研究还探讨了人类如何利用这种表达来维持对话流畅性和理解。研究者们认为,尽管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具体表达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啊?”的存在揭示了人类在社交互动中所共享的认知结构。这项研究不仅为语言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理解人类沟通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线索。Dingemanse等人的成果引发了对语言普遍性的深入思考,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工作强调了人类在面对沟通障碍时所展现出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为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参考文献: Dingemanse, M., Torreira, F., & Enfield, N. J. (2013). "Is ‘Huh?’ a Universal Word? Conversation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Linguistic Items." PLOS ONE.参:几乎每种语言中的每个人都会说 "Huh"?2012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声学奖 (ACOUSTICS PRIZE) [日本]2012年搞笑诺贝尔声学奖获得者是日本的Kazutaka Kurihara和Koji Tsukada,他们因发明了SpeechJammer——一种通过延迟反馈干扰讲话者发言的装置。该装置利用一种称为“延迟听觉反馈”的原理,能够有效地让讲话者在听到自己声音的延迟回放后,陷入困惑并最终停止说话。SpeechJammer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当用户按下触发器时,设备会通过一个方向性麦克风捕捉到目标讲话者的声音,然后在约200毫秒后通过一个方向性扬声器将声音回放给讲话者。这种延迟使得讲话者在试图同步自己说出的内容时,感到困惑,从而导致他们说话困难,甚至完全沉默。研究显示,该设备能够在30米以上的距离内有效工作,并且不会对目标造成任何身体上的不适。Kurihara和Tsukada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SpeechJammer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公共图书馆、火车上或者正式讨论中,以维持安静和秩序。他们认为,这种装置能够有效地抑制那些在讨论中打断他人的人,从而促进更顺畅的交流。然而,SpeechJammer并不能完全阻止人们发出无意义的声音,比如“啊”等长音,这意味着即使被沉默,听众仍然可以以其他方式表达不满。这一创新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其潜在应用可能引发一些伦理问题,例如在政治集会上是否可以用来让抗议者沉默。Kurihara和Tsukada的研究不仅展示了这一技术的趣味性,也引发了对人类交流方式及其潜在影响的深入思考。他们的工作为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同时也强调了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参考文献: Kurihara, K., & Tsukada, K. (2012). "SpeechJammer: A System Utilizing Artificial Speech Disturbance with Delayed Auditory Feedback." arxiv.org.2011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奖 (PSYCHOLOGY PRIZE) [挪威]2011年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是挪威的Karl Halvor Teigen,他的研究试图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叹气的原因。Teigen在其论文《叹气是“仅仅是叹气”吗?叹气作为情感信号和对困难任务的反应》中探讨了叹气这一行为的心理和情感意义。Teigen的研究表明,叹气不仅是一种生理反应,更是一种情感表达。通过问卷调查,他发现人们通常将叹气与负面情绪、低强度和消极状态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叹气在社交互动中常常被视为一种信号,传达出沮丧、疲惫或放弃的情绪。此外,Teigen还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解决难题时,参与者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叹气的频率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Teigen指出,叹气可以被视为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方式,帮助个体在经历挫折时进行情感调节。他认为,叹气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并重新集中注意力。这项研究不仅丰富了对人类情感表达的理解,还为心理学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研究,Teigen成功地引发了对日常生活中微小行为背后深层心理机制的思考。他的工作不仅有助于理解人类如何处理情感和压力,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参考文献: Teigen, K. H. (2008). "Is a Sigh 'Just a Sigh'? Sighs as Emotional Signals and Responses to a Difficult Task."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49(1), 49-57.2010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平奖 (PEACE PRIZE) [英国]2010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来自英国的Richard Stephens、John Atkins和Andrew Kingston,他们通过研究确认了“咒骂能缓解疼痛”这一广为流传的信念。研究成果发表于《神经报告》期刊,探讨了咒骂在疼痛管理中的潜在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要求参与者在感受到疼痛时使用咒骂词汇。实验的结果表明,咒骂确实能够显著提高参与者的耐痛阈值,减轻他们对疼痛的感知。这一发现与传统观念相符,即许多人在遭遇疼痛时会自然地使用咒骂来表达情绪和释放压力。Stephens等人的研究还探讨了咒骂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他们认为,咒骂可能通过激活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来帮助个体应对疼痛。这种反应可以导致内啡肽等自然镇痛剂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感。此外,咒骂也可能作为一种社交信号,帮助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研究不仅为理解人类如何应对疼痛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挑战了社会对咒骂的负面看法。Stephens等人强调,尽管咒骂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不雅,但它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具有积极的心理效应。这项研究为未来关于疼痛管理和情感表达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突显了语言与生理反应之间复杂而有趣的关系。参考文献: Stephens, R., Atkins, J., & Kingston, A. (2009). "Swearing as a Response to Pain." Neuroreport, 20(12), 1056-1060.2007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语言学奖 (LINGUISTICS PRIZE) [西班牙]2007年搞笑诺贝尔语言学奖获得者是西班牙的Juan Manuel Toro、Josep B. Trobalon和Núria Sebastián-Gallés,他们的研究证明了老鼠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分辨倒放的日语和倒放的荷兰语。这项研究发表于《实验心理学:动物行为过程》期刊,探讨了动物在语言识别方面的能力。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训练了老鼠通过听觉辨别不同语言的声音。实验设置包括播放正常语速和倒放的日语与荷兰语,观察老鼠对这些声音的反应。结果显示,当语言被倒放时,老鼠无法有效区分这两种语言,这表明它们在处理语言音素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Toro等人的研究不仅提供了对动物语言处理能力的新见解,也为理解人类语言发展的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比较老鼠对不同语言的反应,研究者们能够探讨人类语言能力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观念,即认为某些语言特征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生物。此外,这项研究还引发了关于动物认知和交流能力的深入讨论,强调了非人类动物在语言学习和理解方面可能存在的复杂性。Toro及其团队的工作为未来在动物行为学和语言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奠定了基础,突显了科学探索中的趣味性与创新性。参考文献: Toro, J. M., Trobalon, J. B., & Sebastián-Gallés, N. (2005). "Effects of Backward Speech and Speaker Variability in Language Discrimination by Ra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31(1), 95-100.2002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平奖 (PEACE PRIZE) [日本]Keita Sato(高田工业株式会社社长)、Matsumi Suzuki(日本声学实验室社长)和Norio Kogure(小暮兽医医院执行董事),因发明了“Bow-Lingual”这一基于计算机的自动犬类与人类语言翻译设备,从而促进了物种之间的和平与和谐。2002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来自日本的Keita Sato(高田工业株式会社社长)、Matsumi Suzuki(日本声学实验室社长)和Norio Kogure(小暮兽医医院执行董事),他们因发明了“Bow-Lingual”这一基于计算机的自动犬类与人类语言翻译设备,旨在促进物种之间的和平与和谐。“Bow-Lingual”是一种手持设备,能够分析狗的吠叫声并将其翻译成六种基本情感类别,包括快乐、悲伤、挫折、警惕、主张和需求。该设备通过安装在狗项圈上的麦克风捕捉吠叫声,然后将声音传输到手持单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会在屏幕上显示出对应的情感以及相关的短语,这些短语虽然主要是为了娱乐目的,但也为狗主人提供了与宠物沟通的新方式。研究团队利用声学分析技术,建立了一个包含数千种狗吠声的数据库,以便进行准确的情感分类。虽然“Bow-Lingual”并不保证每次都能准确翻译,但它为宠物主人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方式来理解狗的情绪和需求。此外,该设备还包含训练提示、狗的身体语言理解指南以及健康检查清单等功能,使其不仅仅是一个翻译工具,更是一个全面的宠物护理助手。“Bow-Lingual”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02年最佳发明之一。尽管其科学性受到一些质疑,但这一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了人们对动物情感表达的理解,促进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与和谐。通过这一创新,Sato、Suzuki和Kogure展示了科技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架起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沟通桥梁,进而推动物种间的和平共处。2001年搞笑诺贝尔奖获得者文学奖 (LITERATURE PRIZE) [英国]2001年搞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英国的John Richards,他因创立“撇号保护协会”而获奖。该协会的宗旨是保护、促进和捍卫英语中复数与属格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撇号的使用上,强调其在书写中的重要性。Richards的工作源于对语言细节的关注,尤其是在现代英语中,撇号的使用常常被忽视或误用。他认为,撇号不仅是一种语法符号,更是表达意义和清晰度的重要工具。在他的倡导下,“撇号保护协会”致力于教育公众,提升对撇号正确使用的意识,以避免因误用而导致的歧义和混淆。在Richards的倡导下,该协会开展了多种活动,包括发布宣传材料、举办讲座和研讨会,旨在提高人们对撇号及其语法功能的认识。他们强调,正确使用撇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从而增强书面交流的有效性。Richards的努力不仅引发了对语言规范的讨论,也促使人们反思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他的工作展示了语言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细微的语言变化来影响人们的沟通方式。通过“撇号保护协会”,Richards成功地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话题提升到了公众讨论的层面,鼓励人们关注语言的美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