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36峪》之灞水之源——蓝田道沟峪

终影文化 2024-10-25 04:38:07

道沟峪,又名倒回峪、倒沟峪,位于西安市蓝田县东南部,距西安市区65公里,《蓝田县志》载:“倒沟峪即倒回峪,又名石门峪。”。峪口位于蓝田县九间房镇穆家堰村南,西南与流峪相邻,东南与峒峪为伴。河水发源于秦岭北麓九道沟,峪口以上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1.9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796万立方米,河水出峪后流经九间房镇与流峪河交汇,为“八水绕长安”之一霸河主要支流。

道沟峪(图片来自家卡汽车网)

道沟峪名来源一个传奇故事。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至峪前,见前有大山阻隔,后有重兵追杀,急中生智,命大家将鞋倒穿着藏入峪中。王莽追至峪口见脚印朝外,又见巨岩壁立,难以藏身,便调师转回,便有了“倒回峪”,“万军回”之名。峪内有“王爬岭”、“上马石”、“龙头松”等地点和景观,传说是刘秀逃入道沟峪避难经过之地。

道沟峪(来自不占茅坑网页)

从道沟峪地理特征来看,道沟峪道狭窄险要,蜿蜒曲折,水流迂回,河流的流路转折很像一个钓钩。秦岭北坡的一些河流往往发源于北仰南俯的次一级断块南侧的老剥蚀面上,先由北向南流,当遇到南面断块阻挡时,便转折顺着断层谷向东或向西流,最后切穿断块翘起的山梁,向北蜿蜒出山流出,道沟峪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这可能是倒沟峪名称主要来源。

道沟峪为灞河主要支流。发源于道沟峪上游灞源镇东南约10公里董家崖的麻川水,西流汇老虎沟、松树沟、柳泉沟等水至灞龙庙西部,再汇北川水至道沟峪,并与湘子岔水汇于灞龙庙后,西流至九间房镇下寨西段,从九间房镇穆家堰村南出峪后,在玉山镇接峒峪水,与灞水另一支流清峪河相汇,继续西流接流峪、蓝桥峪、辋峪等水在蓝田县城南转弯流向西北方向,在蓝田华胥镇进入灞桥区,在灞桥区浐灞开发区一带汇浐河向北,在浐灞湿地公园入渭河。

灞河,古名滋水,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81平方公里,河水发源于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流经蓝田县、灞桥区、未央区,在西安市未央、灞桥区之间汇入渭河,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人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水经注:蓝田县有滋水。隋书地理志:灞水东南自商州上洛界流入,又西北合浐水入渭。咸宁县志:商州牧护关水,发源秦岭西出蓝田即灞水之源。

蓝田猿人遗址

一条灞水河,一部蓝田史。发源于蓝田县秦岭北麓的所有峪水几乎全部汇至灞水,灞河自东南向西北穿越蓝田全境,见证了蓝田历史风云变幻。距今115万年的蓝田猿人遗址就位于道沟峪口、灞河左岸,这里是人类演化历史上一个熠熠发光,璀璨夺目的原点,这里是人类早期凝固了的岁月之歌。灞河中游、浐河右岸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文化遗址,再现了人类新石器时母系氏族时代的发展,两千年前秦穆公在灞河两岸成就了伟业功名。一座灞河古桥成全了一个地名,一道灞柳风雪造就了一处关中八景。灞河水不但滋养了两岸蓝田人民,也养育了流经区域的古城西安人民。灞水是蓝田的母亲河,也是古城西安东部的母亲河。

半坡文化遗址

道沟峪卫星电子地图

位于峪口上游24公里的灞源镇是蓝田县最东边的一个乡镇,有灞水之源之称。灞源镇地处秦岭深山,周边分别与商州市、渭南市及华县、洛南县接壤。地域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境内随处可见瀑布、山泉、奇山、异石,并有天然溶洞等。 当年李先念、汪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革命和战斗,并创建了属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蓝洛县政府人民革命红色政权。 近年来,灞源镇立足当地实际,依托灞源山水、红色印记、民俗文化、乡村旅游、非遗文化等资源,发展旅游业,并成功入选“2022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

灞源镇航拍(图片来自蓝田旅游)

灞源青坪村(图片来自蓝田旅游)

灞源青坪村(图片来自蓝田旅游)

道沟峪上游瀑布(图片来自蓝田旅游)

道沟峪峪谷狭隘,两岸多悬崖峭壁,山路险要,是旅游探险之地。上游有三峰山居南高大雄伟,又有米家山、高尖山处北挺拔峻险。深谷中悬石腾空,嶙峋陡峭,云绕山冈,松岩一色,峪河湍急,水曲潭深,目前沿峪道修通了一条宽敞的九灞(九间房至灞源)公路,并与S101省道及洛灞(商州洛源镇至蓝田灞源镇)路相连。陕沪高速及西安-南京铁路也大致沿倒沟峪走向,现在的道沟峪己成为一条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2024年10月24日搜集整理,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道沟峪鹰嘴峰(图片来自蓝田旅游)

道沟峪(来自不占茅坑网页)

道沟峪山峰(图片来自蓝田旅游)

0 阅读:20

终影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