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戴笠的私生活,曾经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啥呢?
说的是在1938年的一天,忙碌了一天的戴笠说要继续加班,就没让自己的英文女秘书下班。
忙活到夜半时分,戴笠把这位女秘书叫到了卧室,并递给她一杯咖啡。女秘书以为是领导让自己提提神,便不带犹豫地咂了几口。
可她万万没想到,刚喝完,自己就晕倒在地,然后便成了戴笠这个“色中饿鬼”的新猎物。
这个“传说”记载于美国汉学家魏斐德所写的一本关于戴笠的学术著作里。
那么,这“传说”中的女主角到底是谁?
她和戴笠之间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传说”本文的女主角名叫余淑衡,但在国民党方面的官方历史档案中,她叫余叔衡。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她日后自己改的名字。但在国民党有关人员的回忆史料里,又把她叫作余素衡,此误传的始作俑者就是大特务沈醉。
当初,她和戴笠的事儿在军统内部是尽人皆知的公开秘密,确是事实。但戴笠是否是靠着一杯咖啡就把余小姐搞定,却没有确凿的书面史料记载。这种说法多来自于军统内部人士的小道消息,而尴尬的是,魏斐德所写的关于戴笠的专著里,引用的便是这些“八卦新闻”。
仔细想想,咖啡一事即便是真有其事,但卧室之内只有戴笠和余小姐两人,那么,诸多细节是从何而来的呢?
难道戴笠也和历代帝王一样,有事没事,身边都要带个记载“起居录”的史官?
而且,以戴笠谨慎小心的行事作风,这种丑事也算是一个“短儿”,以国民党内部“窝里斗”的传统,他怎么会随便把这个把柄透露给别人?
难道他是嫌自己死得太慢?
所以,关于历史人物的诸多“艳史”,只当是茶余饭后“垫牙”用的娱乐素材即可,千万不要当真。否则,谁当真了,那自己也就同样成为了一个笑话。
不过,根据国民党方面已经公开的相关正式档案来看,戴笠确实对余小姐一往情深。这恐怕和很多人眼中的戴笠那种“色中饿鬼”的形象是完全不符的。
在认识余小姐之前,戴笠是有家室的。也可以说,他也算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之一。
18岁那年,还叫“春风”的戴笠娶了邻村一个地主家的千金,也就是比自己大2岁的毛秀丛。这闺女是典型的封建小家碧玉,从小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虽然大字不认识一箩筐,但绝对是贤内助的传统类型。
结婚的时候,戴笠已经在浙江师范念书,接触到的都是新思想,对这种终身大事被父母摆布的处境十分厌恶,但是,他也无力对抗家族,能做的也只有捏着鼻子接受了。
这里要插一句的是,小两口曾经生过一个儿子,取名为戴善武。
1939年,不受丈夫待见而郁郁寡欢的毛秀丛在上海病逝,戴善武则在1940年跟着戴笠加入了军统,并杀害过很多我党党员。1944年,他当了江山县的议员,在他爹摔死后,又当上了京沪杭铁路的警备处处长,可谓是沾了戴笠不少的光。
可好景不长,新中国成立后,双手沾满革命者鲜血的戴善武于1951年被人民政府枪毙。
好了,再说回戴笠。从师范毕业之后,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到了老同学毛人凤的点拨,南下广州蹭上了黄埔六期,并凭借在特务工作中的天赋,受到了老蒋的青睐,从而平步青云,当上了军统的老大。
如本文开头时所述,他请余淑衡“喝咖啡”是发生在1938年,这时间还是比较可信的。为什么呢?
因为在1940年5月,戴笠曾批复过下属的一个请示。在这个批复中,他明确提出要这个下属找余淑衡协助,来核实一个人的身份。由此可见,余淑衡在此时已经在军统工作了一段时间。
但是,在1938年,国民党政府是刚刚迁到重庆,且正值日寇最猖狂的时期,各种抗战工作千头万绪,军统的压力很大。
身为军统老大,戴笠应该是没什么心思请女下属喝咖啡。他和余淑衡关系的开始,很可能是因为在招募秘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位让自己心动的小姑娘。
那么,何以证明戴笠对余淑衡是一往情深呢?
老少恋这位余淑衡小姐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18年,比出生于1897年的戴笠小了足足21岁。1938年,余小姐芳龄20,而戴笠则是41岁,正值壮年。
从留存下来的照片看,身着旗袍的余淑衡是端庄大方,风姿绰约。她毕业于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的英语系,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学时就已经是闻名全校的校花。
大学毕业后,成绩出色的余淑衡被军统招入外事训练班,在顺利结训之后,便加入军统工作。彼时,戴笠也正需要一个外语出色的秘书。于是,百里挑一、能力出众的余淑衡自然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从很多军统内部人士的回忆可以了解到戴笠对余淑衡是非常倾心的,而且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戴笠甚至把余淑衡的父母都接到了重庆生活。
据唐生明、黄永康、王方南和沈醉的回忆,戴笠当时使用的化名~“余龙”的含义就是他要成为余家的乘龙快婿。
侦查学中有个名词叫“交叉验证”,既然这四人都众口一词地证明了戴笠的想法。那这事儿基本就能认定为是事实了。
这里要插一句的是,是沈醉最先把余淑衡写成了“余素衡”,所以,后来的那帮人也都跟着写错了。
1940年底到1941年初的一段时间,余淑衡曾经在缅甸的首都仰光工作过一段时间。
1941年3月1日,军统缅甸方面的负责人曾经向戴笠打报告,说余淑衡将离开仰光,到香港,所以请戴笠再派一个英语好的特工来接任。
而事实上,余淑衡从仰光调离这事儿是戴笠一手安排得。当时,戴笠要把她送往美国留学。
魏斐德在研究专著里给出的原因是戴笠又看上了影后胡蝶,所以想用留学这方法甩了余淑衡。
有很多野史也都有鼻子有眼地说戴笠非常好色,今天看上了这个,明天又看上了那个,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查查史料就会得知,余淑衡被调离仰光时,胡蝶正和丈夫在香港呢,戴笠和她根本没机会见面。具体原因,从下面的这个事例就能佐证。
1941年5年,在戴笠的运作之下,身在香港的余淑衡终于拿到了去往美国的船票,启程日期为6月19日。
在她动身之前,戴笠亲自飞到香港为她送行。可他一下飞机,就出事了。
出的啥事儿呢?
港英政府把戴笠给抓起来,扔进大牢了。
这是为何呢?
港英当局给出的原因是戴笠的行李箱里携带大笔美元和港元,甚是可疑。
其实,戴笠被抓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抗日。
英国政府当时不但在欧洲对德绥靖,在亚洲,同样对日本绥靖,就怕自己的在华利益受损。
1940年7月,丘吉尔在日本的压力下,还下令关闭了滇缅公路,使我国的抗战形势是雪上加霜。此事引起我国的强烈不满。但英国的想法是让我国向日本早日投降,并以此来讨好日本。
所以,港英政府这次抓戴笠,是想给国民党政府一个颜色看看。
当时,军统已经准备采用武力解救戴笠,余淑衡也决定先不动身,要亲自参加这次营救行动。好在经过斡旋,戴笠在被关了12个小时后,就被放了出来,没耽误他给小情人送行。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戴笠因为胡蝶,而把余淑衡送出国,纯属是瞎编。而且,从日后两人之间的密电可以看出,戴笠对余淑衡的感情堪称是“花痴”级别。
那么,既然如此,戴笠为何不把余淑衡继续留在身边呢?
梦一场众所周知,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成风,即使是在抗日最艰苦的时期,也不例外。军统当然也不能“免俗”,高层娶小老婆的不在少数。
老蒋对这些事儿很是恼火,为此特意把戴笠臭骂了一顿。于是,戴笠就在军统内部展开了“家属问题”的整顿,无论是结婚的、还是准备结婚的、还是胡搞的,都必须和另一半分居,要集中精力把心思都放在“党国的工作”上。
而作为军统的老大,戴笠自己就必须以身作则,所以,他只能把余淑衡给送出国了。
可这隔着太平洋,他该如何安抚自己的相思之苦呢?
在余淑衡临走前,戴笠单独给了她一个密码本。借此,余淑衡就可以通过国民党驻美大使馆和他联络。当时,被派往美国留学的军统特工不止一个人,但有密码本的,只有余淑衡一个人。
而且,戴笠还特意嘱咐自己的好兄弟~军统美国站站长兼驻美使馆的副武官萧勃好好照顾自己的小情人,同时,凡是余淑衡发给自己的密电,上面必须要注明“亲译”,也就是必须由戴笠本人翻译。
从后来留下来的史料看,余淑衡发给戴笠的密电基本没有,很大可能是戴笠在看完后全部销毁了。但戴笠通过驻美使馆发给余淑衡的密电却保留下来不少。
例如,在1941年底,宋子文的弟弟宋子安要在美国结婚,戴笠就发电报给萧勃,要他帮自己和胡宗南随礼,但具体怎么个随法,可以和余淑衡商量。
由此可见,余淑衡已经是军统的“无冕大嫂”,在私事上完全可以代表戴笠。
虽然两人可以通过密电说“悄悄话”,但电报的字数有限,相思之情无法尽情表达,于是,凡是手下或者同僚要去美国出差的,戴笠都会委托他们给余淑衡带去自己的亲笔信。
有一次,霍亚民去美国时,戴笠正好不在重庆,没能给余淑衡捎信。为此,戴笠还特意发电给萧勃,让他帮自己跟“小嫂子”解释一下。
在美国时,余淑衡是在宋美龄的母校~卫斯理女校上学。但这所学校在波士顿,离华盛顿不算近,所以,在很多时候,戴笠会很长时间收不到她的消息。每次发生这种情况时,戴笠总会焦急地致电萧勃,询问自己的“小情人”近况如何。
而戴笠因为经常不在重庆而无法发电时,他则会让萧勃转告余淑衡自己最近在哪,在忙啥。
如果乍一看戴笠发出的电报,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喜欢絮絮叨叨的“媳妇儿迷”,丝毫没有军统大魔头的“风范”。
不过,在这诸多鸡毛蒜皮的密电中,戴笠也提醒过余淑衡一件大事,那就是告诫她一定要远离政治。
在已经公开的密电中,戴笠给余淑衡发出的最后一封是在1945年10月15日。转年的3月17日,戴笠因坠机身亡。
余淑衡后来在美国拿到了政治学博士学位。她听从了戴笠的劝告,没有涉足政治,而是选择了在大学任教,后嫁给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陈鹤梅。
晚年时,余淑衡致力于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
1994年,余淑衡病逝,享年76。不过,她至死都从未透露过半点自己与戴笠之间的过往。所有的秘密,她都带入了坟墓。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