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这个小巧玲珑的水果,以其皮薄汁多、甜而不腻的口感,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
很多人可能会闻甜变色,担心它会升高血糖,导致长胖。好消息是,虽然葡萄的含糖量虽然不算低,但是它的升糖指数(GI)和血糖负荷(GL)都很低,肿瘤患者适量吃的话,并不会导致血糖严重波动。
01葡萄还有这些好处!葡萄中的这种成分,可以护肝保肾——白藜芦醇,是一种在葡萄和浆果中发现的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保肝、神经保护和抗癌特性。
除此之外,通过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这两个加速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元凶,白藜芦醇能够为肾脏细胞提供强有力的保护,确保它们免受损害,从而维护肾脏健康。
图片来源:摄图网
葡萄中还包含了维生素C、钾等有益的营养素。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帮助减少自由基的损害,而钾则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和肌肉功能的正常。
同时,葡萄中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等,这些氨基酸是合成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重要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活力和抗疲劳能力。
02吃葡萄也要注意量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食用200克左右的葡萄是比较合适的。
有以下这些情况应适当少吃:
1.腹泻患者:葡萄具有助消化的效果,如果腹泻患者食用葡萄,可能会加剧腹泻的症状。因此,腹泻期间应减少葡萄的摄入量。
2.口腔疾病患者:患有口腔疾病的人,特别是牙龈和牙齿比较敏感,或者有龋齿、牙龈炎症的情况下,食用大量葡萄可能会刺激牙龈和牙齿,导致疼痛症状的出现。因此,这类人群在食用葡萄时应注意适量,并避免用牙齿直接咬食葡萄皮。
3.胃酸分泌过多者:葡萄中含有较多的果酸,可能会刺激胃液分泌,增加体内的胃酸量,导致胃部出现不适。因此,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应尽量避免空腹食用葡萄,以免加重症状。
图片来源:摄图网
03葡萄虽好,也要学会挑以下是挑选葡萄的7个要点:
1. 色泽:观察葡萄的颜色是否均匀、有光泽。好的葡萄通常颜色鲜亮,没有斑点或裂痕。
2. 果柄状态:检查葡萄的果柄是否绿色且看起来新鲜。干枯或变色的果柄可能意味着葡萄存放时间较长。
3. 葡萄串状态:选择那些葡萄串饱满,葡萄之间有一定间隙的。避免选择那些葡萄过于拥挤、压迫在一起的串,因为这可能意味着里面的葡萄已经开始腐烂。
4. 葡萄大小:一般来说,葡萄应该是均匀大小的。避免选择那些大小不一的葡萄,因为它们可能成熟度不一致。
5. 葡萄梗与葡萄的连接处:如果葡萄梗与葡萄的连接处干枯或者有霉变,那么这串葡萄可能已经不新鲜了。
6. 触感:轻轻摸一下葡萄,它们应该感觉到有一定的弹性。如果葡萄感觉软或者有水分泄漏,那么它们可能已经开始腐烂。
7. 气味:新鲜的葡萄应该有一种甜而清新的气味。如果你闻到发酵、酸败或其他不正常的气味,那么这些葡萄可能已经不新鲜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样洗葡萄,更加干净!面粉洗葡萄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因为面粉水的黏性比较大,将葡萄在面粉水里涮一涮,葡萄上的脏东西就被黏黏的面粉水粘下来带走了,所以葡萄会洗得特别干净。
以下是面粉洗葡萄的详细的步骤:
1. 准备面粉水:在盆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加入一勺面粉。面粉的种类不限,常用的任何种类都可以。
2. 搅拌:用双手轻轻搅拌水面,使面粉完全溶解并均匀分布在水中。
3. 浸泡葡萄:将葡萄连同它的枝梗一起放入含有面粉水的盆中。
4. 轻轻摆动:静置2分钟后,用手拎着葡萄的柄,在水中轻轻摆动。这样可以帮助面粉水清洁葡萄表面。
5. 观察水的变化:面粉水会因为吸附了葡萄表面的污垢而变得浑浊。当水明显变浑时,说明葡萄已经被清洗过一遍。
6. 取出冲洗:将葡萄从面粉水中取出,再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干净,以去除面粉和松动的污垢。
喜欢的觅友可以点个“赞”和“转发”!记得点个关注,我们一起抗癌!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稿定设计
参考来源:
[1]王竹,杨月欣,王国栋,等.淀粉的消化特性与血糖生成指数[J].卫生研究, 2003, 032(006):622-624.
[2]Den Hartogh DJ, Tsiani E. Health Benefits of Resveratrol in Kidney Disease: Evidence from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Nutrients. 2019;11(7):1624. Published 2019 Jul 17. doi:10.3390/nu11071624
[3]普燕,敬思群,马泽鑫.4种葡萄抗氧化活性比较[J].食品科学, 2013, 34(3):6.DOI:CNKI:SUN:SPKX.0.2013-03-026.
[4]仓木决,马梦婷,黄婉雨,等.葡萄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药与临床, 2017, 8(4):3.DOI:CNKI:SUN:LCZY.0.2017-04-010.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