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大多定都邺城而非洛阳?

宝影谈历史 2023-04-06 14:04:05

刘焕解读三国系列

1、

2、

3、

4、

5、

6、

7、

谁才是中国的历史第一古都?大家众说纷纭,北京、西安、洛阳、南京等会经常出现,入选者中有时还会出现邺城的名字。

看到这个名字,大家都懵住了。北京、西安、洛阳、南京,今天依然存在,可是这个邺城究竟是哪里?从未听说过啊。邺城因何成为六朝古都?为什么两晋南北朝的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大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一、邺城是哪里?

说到洛阳,不懂历史的人也有所耳闻。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但是说到邺城,可能很多人未必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今天中国也没有一座叫做“邺城”的地级市。

那么,邺城究竟是哪里呢?

邺城其实是一座千年古都了,早在春秋时代,邺城就存在了,当时叫做“邺县,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在“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后,为了巩固霸业,在漳河边修筑了邺城。

战国初年,邺城(即邺县,下文还是以邺城之名)被魏国夺取,大家小时候看过《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科普书都读过“西门豹治邺”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战国初期,魏王派一个叫做西门豹的人去治理邺城。

到了邺城,西门豹看到这里十分荒芜,居民大量逃亡,就找来当地居民问问什么回事。

当地居民说: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

西门豹疑惑,就问河伯是谁?

居民说: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居民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他们每闹一次都要收几百万钱,只花二三十万办喜事,剩下的就跟巫婆分了。

原来,这里巫术盛行,旁边是一条黄河的支流漳河,每年都河水泛滥,当地的巫婆就说,河里的河神发怒了,要安抚河神,必须给他娶妻,于是,这里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己的女儿送给河神做老婆。等到女儿长到15岁,当地就会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一番,让她坐到苇席上,顺水漂去。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所以有女孩子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

漳河

西门豹一听,真是愚不可及,但是他并没有立即逮捕巫婆,他知道,用武力只能得到一时,赢取人心最为重要。

于是,西门豹大力支持河伯娶妻,要把这个盛典办得风风光光的。

等到河伯娶亲的时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看到巫婆出来了,甚至不少人都下跪。

西门豹知道,自己不能来硬的,只能智取。

等到新娘出来的时候,女孩子知道自己要死了,吓得浑身哆嗦,满脸泪水。西门豹说,这个女孩子太丑了,河伯会很生气,不如请巫师亲自去问问河伯,说着把巫婆投到了水里,巫婆扑腾几下就沉下去了。

过了一会,西门豹又问,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把巫婆的几个女弟子也投到了河里,过了很久,还是不见上来。

西门豹说,看来河伯生气了,可是女人都不管用,要么把你们男人也扔下去吧,说着要把官绅也扔下去,官绅吓得直磕头,不敢下去。

就此, 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再提给河伯娶媳妇了,漳河也没有发过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

漳河

这就是著名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西门豹面对着愚昧的百姓,没有一味地使用蛮力,而是用的智慧,破除了这一陋习。

这之后,邺城就成为了魏国的东北重镇,虽然邺城附近几十公里就是赵国国都邯郸,但邺城一直属于魏国,就因为西门豹治理的功劳,牢牢得到了人心。

秦统一后,邺县属于邯郸郡,但是或许当地人很怀念魏国,在汉代,这一地区被命名为“魏郡”,虽然魏国国都在大梁,今天的开封,但是邺县从此成了魏国的代名词,这对于历史最大的影响就是曹操被封在这儿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后来三国中的“魏国”因此得名,所以曹操的魏国其实与战国时代魏国在邺城的治绩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关。

东汉末年分三国,安阳和邺城成为了绝对的主角,这一切都是因为曹操。

曹操发迹于董卓作乱时期,他去平叛,有了自己的资本,后来担任兖州刺史的时候,收编了三十万黄巾军,又征讨了袁术,北方只剩下了袁绍一个强劲对手,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他放火烧了袁绍屯积在乌巢的粮草,取得了胜利。

袁绍的大本营就在邺城,所以曹操统一北方,夺取邺城具有不亚于官渡之战的意义。虽然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了,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在北方势力很强大,邺城正好在靠近河北的地方,所以成为曹操平定袁氏的大本营。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建魏国,都邺城,邺城成为魏国,这个封国的都城。这座邺城,经过曹操的大规模改建,逐渐走向辉煌。在曹丕称帝之后,邺城作为陪都,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曹操经营邺城,在那儿兴建了著名的铜雀台。铜雀台大概是邺城最著名的景点了,曹操兴建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在建安十五年,这个节骨点很重要,因为两年前,曹操刚刚在赤壁之战大败,有生之年失去了统一全中国的能力,所以曹操也有点懈怠,不想当统一天下的帝王,只想当一个国王了。

七年之后,曹操又和刘备爆发了汉中之战,这一次曹操的一句话很有深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这句话化用了东汉刘秀在征服陇西隗嚣的典故,刘秀征服陇右后,一鼓作气消灭了巴蜀,但是曹操在汉中败于刘备后,已经失去了进取雄心,不想统一天下了。

所以,铜雀台修得很豪华,曹操晚年也只想尽享天伦之乐,他的儿子,写过《洛神赋》的著名文学家曹植就非常喜欢铜雀台,经常在那儿和文人骚客游玩,他和哥哥曹丕一同都写下著名的《铜雀台赋》。

邺城遗址

此后,邺城成为了后赵、冉魏、前燕、东魏等王国都城,相关故事我在按名胜古迹留存程度排名,谁才是中国的历史第一古都?(中)中都有过讲述,不再赘述。

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东魏丞相高欢,自洛阳迁都邺城,并修造了邺南城,而曹操营造的便被称为“邺北城”。从此,便形成了南北两城并存的局面,双方隔着漳河对峙。当时的邺城,无论城市面积还是人口的规模,都超过了南北朝时期凋敝的长安,成为中国北方与洛阳相媲美的大都市。

后来,杨坚取代了北朝,建立了隋朝,他对于尉迟迥十分忌惮,尉迟迥索性占据邺城反杨坚,被杨坚平定后,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人民全部迁徙到了安阳,一代名都就此成为了废墟。

在唐朝五代时期,相州指的就是安阳,唐朝中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叛军和唐朝军队大战的“相州之战”就发生在安阳。

所以只能说,后来的安阳取得了邺城的名字,而临漳拿到了邺城的地皮,体现在了这种名与实脱节的情况。

邺城遗址

有人说,不对啊,之前说,邺城中间,漳河穿城而过,河北面是曹操修建的邺北城,河南面是高欢修建的邺南城。可是,今天的漳河明明是河南和河北的分界线,难不成邺南城在河南?

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漳河改道了。

前面写过一篇文章,刘焕解读有趣的党史——焦裕禄累死累活,还的是宋徽宗的风流债,如果不知道黄河改道的历史,研究华北历史就会异常吃力了。很多南方的山水,数千年不变,但是华北并不是如此,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太渺小了。

靖康之变之后,为了阻挠金军南下,北宋丞相杜充下令挖掘开黄河大堤,造成了黄河大泛滥和淮河千年水灾,其中黄河夺取了淮河的入海道,这就叫做黄河夺淮入海。黄河从山东入海变成了南移的江苏入海。

后来,缺少了黄河水的注入,漳河变得时不时干涸,漳河多次改道,或者消失。

最终,清朝时期,另外一条河流——海河,夺去了漳河的河道,漳河从黄河入海改为海河入海,从黄河水系变成了海河水系。就此,漳河成为海河水系的河流,从黄河的孩子转换了户口,变成了海河的孩子。

新的漳河南移了数十公里,从临漳中心变成了安阳和临漳的分界线,一下子分隔了河北、河南两个省。

今天的漳河

宋神宗时期,因为邺城荒废已久,邺城正式被废除,变成了一个集镇,就是今天的临漳市邺镇。用百度地图可以搜索到,今天的邺城是一个集镇。七大古都,有的只是普通地级市,但是真正变成了集镇的,邺城还是第一个。

至于邺城文化应该属于临漳还是安阳,网上很多争论,这不是本文的焦点,不再叙述。

河北省临漳市邺城镇

与此同时,邯郸的另外一个县大名县开始崛起,因为唐末藩镇的魏博镇建于此,也是因为此地一直是“魏郡”所在地,唐代名叫“魏州”。因为“魏”在古代有“大名”的意思,所以唐末魏博藩镇将此地改名为大名府。

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此称帝,所以大名府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宋仁宗时期,为了抵御契丹人,把大名府定位北宋的“北京”,成为北宋的陪都,因为政治地位而十分繁荣,人口达到百万,《水浒传》中多次提到它。同样的,因为黄河泛滥,最终被湮没,元朝时期又变成了县城。这一哥们比邺城还惨,只火了一个朝代,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是华北地区自然条件改变历史的典范。

大名府

二、邺城为什么当时能胜过洛阳?

五胡十六国时期历史是非常杂乱的,一般人很难理清。

就如同“五代十国”这个称谓来自于欧阳修,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比如不承认燕、赵、岐等政权。

“五胡十六国”这个称谓来自于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这是第一次描绘这个乱世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时间,北方出来了16个国家,堪称史上最乱。而崔鸿也没有承认“西燕”等政权,当时的政权并不只有16个,还更多。

当时这20个国家的主要都城如下:

前赵都平阳,后迁都长安。

后赵都襄国,后迁都邺城。

后燕都中山,后迁都龙城。

成汉都成都。冉魏都邺城。前凉都姑臧。前燕都龙城。前秦都长安。西燕都长子。南燕都广固。北燕都昌黎。后秦都长安。西秦都金城。夏都统万。后凉都姑臧。西凉都敦煌。南凉都乐都。北凉都姑臧。翟魏都滑县。仇池都仇池。

当时这20个国家的主要都城,我们可以看出,邺城、长安和姑臧多次成为都城,正好位于华北、关中和凉州三个主要割据地区。

南北朝后期,北魏分为东西两魏,演化为北齐和北周,也是分别以邺城和长安作为都城的。

然而,没有一个王国是以洛阳作为首都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回归本文正题,为什么两晋南北朝的乱世间,割据北方的政权大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

我觉得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北方分裂时,洛阳处于拉锯中心

看下地图就知道了,当北方是统一的时候,洛阳正好处在北方的中心。

然而当北方分裂为东西的时候,洛阳正好在东西两个政权对峙的边境地带。不仅不在中心,而且在拉锯的边境。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五胡十六国时期,洛阳没有成为这些割据王国的都城。

十六国时代,洛阳常为战场

然而,当北方重新统一后,洛阳又处在北方的中心,又变成了最适合的定都之地,这正是统一北方的北魏王朝面临的最新问题。

当时的北魏王朝定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这个地方靠近蒙古高原地带,处在农耕带的边缘,不利于统治广袤的北方地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决定彻底改变北魏,他决定迁都洛阳,在洛阳,孝文帝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进行了对鲜卑族全面的改革,命令鲜卑族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北魏的汉化改革就在洛阳城拉开了大幕。

而且北魏迁都洛阳,有一个先天的优势,那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虽然战乱很多,但是北方政权大多以邺城作为首都,就算被攻克,焚毁的也是邺城,而不是洛阳。

因此,一两百年间,洛阳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

北魏孝文帝迁都,住进去的就是曹魏魏明帝修建的宫殿和洛阳城。同样是叫魏,两个魏在洛阳发生了时空的交叠。

洛阳伽蓝记

二、洛阳和邺城早在曹操时代就定下了名分

如果只是因为地理条件,似乎也不能解释清楚为何极少有国家定都洛阳。毕竟十六国时代,其实是有两个国家几乎统一过北方的,一个是消灭了前赵的后赵,一个是消灭了前燕的前秦。

前秦不必说了,起源于关中,自始至终都是以长安作为国都的,没有迁都的理由。

那么,为何消灭了前赵,统一了北方的后赵,也没有定都洛阳呢?前文说过,其实洛阳并没有受到兵祸太大的侵扰,甚至说很多宫室都是现成的,但是石虎迁都邺城,却不是洛阳,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一直到50年之后的孝文帝时期,北魏才迁都洛阳?

因为洛阳和邺城的身份不同,洛阳比邺城更加高贵,这一切的名分,在曹操时代已经定下。

其实,关于这个,我们可以从两条历史中的蛛丝马迹去寻找。

读史的乐趣就在于推理,我们看两条历史小故事,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

第一个是关于石勒的。

石勒出生卑贱,本来是一个奴隶,在八王之乱的乱局中起兵,最终成就帝业。

有一次跟大臣们说起自己能与历史上的哪位皇帝相提并论,大臣徐光说汉高祖刘邦,也是起于平民,陛下堪比刘邦。

石勒忙着说,不不,我比不上刘邦,要是在刘邦时代,我甘愿做刘邦的手下,像韩信、彭越那样而已。

大臣又说,陛下像光武中兴的刘秀。

石勒说,嗯嗯,这个倒是可以,我若是和汉光武帝刘秀同一时代,则会和刘秀逐鹿中原,最后鹿死谁手都不一定呢。

而后石勒说自己无比鄙视曹操、司马懿这两个只会欺负孤儿寡母的人,看不起他们。

这个故事不少人听说过,很多人觉得疑虑,虽然说刘邦近几十年被污名化不少,不少人觉得他没什么才能,当然了,毛泽东也是说过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而刘秀,个人才能也是非常出色的。

连苏轼也写过《汉二祖优劣论》,为何石勒这么鄙视刘秀,却十分佩服刘邦?

这其实有一个原因,司马迁写的刘邦,其实是好心做坏事的典范。刘邦本身极其有凝聚力和政治才能,不然不会团结一帮人。所有的人,比如韩信、陈平、彭越、英布,其实本来都在项羽那边,但是项羽都不能用他们,他们都在刘邦那边得到了重用,且各尽所能。张良复国多次失败,自己领兵也是失败,给刘邦做军师后,屡立奇功,就在于刘邦有政治才能。

可是,司马迁过于渲染刘邦的“天命”,什么母亲梦见龙趴在身上,什么斩杀白蛇起义,其实这是为了迎合西汉王朝的“天命”观点,这是汉武帝时期儒家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的观点,意思是,皇帝是有天命,你们不要多想了。可是,这些记载,现在人看来荒诞不经,也削弱了对于刘邦政治才能的理解,觉得他就是运气好而已,其实并不是。

所以,石勒一方面敬佩于刘邦的政治才能,一方面又觉得刘邦有天命,自己不敢造次。面对着八王之乱后破碎的天下,石勒敢称王称霸,如果是遇到汉高祖,他说,自己绝对不敢造次,只能甘愿做臣子,人岂能和真命天子比?

刘邦

所以说,和石勒同时代的刘渊,国号叫“汉”,是为了争取合法性,争取获得汉人的支持。可是,后来西晋灭亡了,北方的大量汉族大家南渡,刘渊觉得可以不再依靠汉人大家了,加上这个“汉”国号和刘邦祖先实在不伦不类,就此放弃。

等到刘渊的养子刘曜即位后,他觉得应该改变国号,于是国号改为了“赵”。

刘曜是南匈奴人,在汉末三国的时候南迁到了今天的山西北部,这里是他的家乡,这儿在战国时代是赵国的土地,刘曜觉得自己是赵人。如果不能以“匈奴”作为国号,也应该以“赵”作为国号。同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汉”象征着天汉银河,刘曜觉得这个国号太大了,自己不配用,不敢造次,只配给真命天子用。就像今天的西安不敢改名叫长安一样,只敢用作一个区的名字。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北魏的国号。

北魏这个王朝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和曹操八竿子打不着,为何国号叫“魏”呢?

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曹魏已经叫“魏”了,为何北魏还要叫“魏”,两个魏靠的这么近,很多不懂历史的人来说很容易混淆,比如“魏晋南北朝”的“魏”,是曹魏还是北魏?书法字体“魏碑”的“魏”,是曹魏还是北魏?不少人搞不清楚。前一个是曹魏,后一个则是北魏。

魏碑

北魏为什么叫“魏”?北齐魏收的《魏书》详细解释了,我们翻开史书看看。

《魏书·太祖纪》记载:

六月丙子,诏有司议定国号。群臣曰:“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国有家,及王天下,即承为号。自汉以来,罢侯置守,时无世继,其应运而起者,皆不由尺土之资。今国家万世相承,启基云代。臣等以为若取长远,应以代为号。”诏曰:“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民俗虽殊,抚之在德,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

原来,当时的拓跋珪已经重建了“代国”,准备以“代”作为国号,但是这个字虽然用来指代大同这个代地,也有“代替”的不好意义。

名臣崔浩建议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因为战国时代的魏国位于河南一带,所以魏就是中原的代名词,拓跋人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黄河都和河南有关,而河南又是魏地,因此想入主中原的拓跋氏取名“魏国”。

同时,崔浩告诉拓跋珪,如果想入主中原,就应该效仿曹魏,意思是告诉拓跋珪:你当汉高祖是别想了,不可能几年之间平定天下。但可以学魏文帝曹丕,步步为营兼并天下。

崔浩

“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这句话就是说,鲜卑人要继承华夏文明,继承正统,一统天下。

所以,这个“魏”还真的跟曹魏有点关系。只不过是效仿曹魏,先为王,后为帝。

综合以上两个故事,大家悟出什么道理没有?

那就是古代的天命非常重要。

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和“天命”,将社会顶层与底层之间的距离感不断拉开,让底层失去念想,放弃抵抗,方便统治。

既然皇帝都是神仙了,天人感应了,那么自然君王的权利是神仙授予的。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在欧洲,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的势力占据了统治地位,中世纪的欧洲,君主的权利都是教皇给的,国王必须得到教皇的加冕才能成为皇帝,一直到拿破仑称帝都是如此。教皇喜欢你,就给你,不喜欢你,你就下台,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中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世宣布抵制天主教的改革,于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德国国内诸侯立马开始造反,说如果皇帝不能得到教皇的救赎,他们就不承认这个皇帝。

于是,1077年1月,风雪交加中,亨利四世亲自去卡诺莎城堡求情赔罪,但教皇却紧闭城堡大门,迟迟不让亨利进入。整整等了三天三夜才接见他,亨利四世跪下求情忏悔,教皇才原谅他,这就是中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耻。

这种情况在欧洲可以,在中国可能吗?没有神权能够超过皇权,什么张天师之类的教主,皇帝踩死他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所以在古代,王和“帝”的区分是非常大的。

谁都可以称王,只有天命者才能称帝。

东汉末年,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敢于称帝,比如不怕死的袁术,自以为得到传国玉玺就是正统,很快天下共击之。他连洛阳都没有,靠寿春就想称帝,喝大了吧,他以为自己是楚国呢,那也是被秦国灭的命运。

袁术

所以,有天命的人才能称帝,建立“王朝”。

没有天命的人只配称王,建立“王国”。

所以说,五胡十六国,虽然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实这些都只是“国”,它们不配称“朝”,也不敢称“朝”,真正的正统在东晋,东晋虽然只有半壁江山,却是名副其实的“朝”。

后来,南朝取代了东晋,无论是南朝还是之前的东晋,都是“朝”,所谓的“朝”,即拥有皇帝的正统王朝,而北魏,与五胡十六国一样,充其量只是“国”,而不是“朝”。

不管是北方分裂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还是南方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都不能称为南北朝。

五胡十六国时期,南方是“朝”,北方只是小王国,比如说冉闵曾经称帝,败亡后,前燕的慕容儁对他说,你是什么东西,你也配称天子?冉闵说,天下大乱,你们夷狄都敢谋反。我乃一世英雄,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杀了他。这就说明,当时人有着严格的天命观点,冉闵这些人,就算称帝,也没有人服气。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是“朝”,南方只是小王国,当初南唐王国灭掉了楚国和闽国,不可一世,也开始称帝。后来后周世宗柴荣猛攻南唐淮南十四州,南唐战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消了帝号,重新称为王国,对于柴荣来说,只有北方正统才是“朝”,南方只配称“王国”。

柴荣

可是,即便是北魏已经拥有了中原,有了众多朝贡者,但是南朝依然不承认北朝的存在,不承认其正统,认为属于僭越。

北魏当时的情况,崔浩所说的第一点,效仿曹操称王称霸实现了。第二点,效仿刘邦成为真命天子,建立王朝,却迟迟不能出现。

只有等到孝文帝迁都洛阳,才真的实现了这一愿望。

所以大家知道了吧,为何不是开国皇帝的孝文帝元宏,庙号却是“高祖”,高祖的意思就是第一个皇帝。

因为孝文帝是迁都洛阳的第一个皇帝,他自然是高祖,在他之前的只是国王,在他之后的才是皇帝啊。

类似的还有清朝,虽然皇太极的时期改名清朝,可是清朝并非正统,只有顺治帝时期迁都北京,清朝才是正统。

现在大家知道,为何两晋南北朝时期,割据北方的政权大多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了吧。

邺城是曹操魏王封地魏国的都城,代表着王气,割据北方的小王国,定都邺城就已经满足。

洛阳却是东汉王朝的都城,代表着帝气,割据北方的小王国,没有一个有胆量定都洛阳,等到统一北方50年的北魏王朝才敢迁都洛阳。

因此,两晋南北朝时代,刘渊不敢定都洛阳。石勒不敢定都洛阳。拓跋焘不敢定都洛阳。因为洛阳象征着帝王之气和正统,他们不敢。石勒觉得天命不在自己,他绝不敢定都洛阳。

有人说,长安不也是帝都,为何割据小王国敢于定都长安,这是因为长安虽然是帝都,却并不在天地之中。洛阳却在天地之中,古代,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割据关中的小王国,也只能定都长安,得依靠潼关守住敌人,别无他选而已。不过长安确实刺激了苻坚的帝王之气,最终统一了北方,妄图消灭东晋,却在淝水之战败北,终于天命还是不在他。

甚至于说,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称帝,很多人也觉得他不是正统,没办法,半壁江山,又不是东晋、南宋那样的帝王传承。可是,朱元璋北伐,既取得了中原,又取得了元大都,谁不承认他是正统呢?这个时候,定都南京也无妨,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想迁都,总觉得南京不够正统。

也就是说,洛阳不但具有政治和军事意义,而且还具有宗教意义,被认为处于“天地之中”,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北魏终于迎来了正统地位,无数汉人承认了北魏的正统,有证据佐证这点:

南朝梁陈庆之出使北魏归来后,向友人感叹道:“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可见,洛阳代表着天地之中的正统。小王国不敢定都洛阳,只敢选择邺城。很多称王称霸之人预见到自己的天命不如汉高祖,只敢做魏文帝,这是当时很多政权定都邺城而不是洛阳的主要原因。

0 阅读:13

宝影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