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周易》为什么叫“周易”

有人曾将《周易》《山海经》《黄帝内经》并列为上古三大奇书。《周易》的奇妙之处,首先就体现在其书名“周易”二字蕴含着极为丰

有人曾将《周易》《山海经》《黄帝内经》并列为上古三大奇书。《周易》的奇妙之处,首先就体现在其书名“周易”二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解读空间。

那么,《周易》里的“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种观点认为,“周”代表周代,是一个朝代名称。依据《周礼·春官·太卜》的记载,古代存在三种用于占卜的典籍,分别是《连山》《归藏》与《周易》,其中《连山》对应夏代,《归藏》对应商代,《周易》对应周代。《史记·太史公自序》里也提到:“文王拘而演《周易》。”由此可知,《周易》是由周文王推演而来,所以得名《周易》。

若进一步探究,或许有人会好奇周王朝为何以“周”为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周王朝兴起于岐周之地,《诗经·大雅·绵》中有“周原膴膴”的描述,故而得名“周”。而周原这个地名,很可能与周人擅长的农业活动相关。周人的始祖是后稷,也就是后世社稷坛所祭祀的谷神(稷),在尧舜时期便担任农官,负责教导百姓耕种,《诗经·大雅·生民》对此有详细记载。

从“周”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其本义似乎指的是一种合理密植的耕种方法,所以《说文》解释“周,密也”。大概擅长运用这种种植方式的田地就被称作“周原”,采用这种方式耕种的人群便被称为周人,后来逐渐演变成周人所建立的邦国以及朝代的名称。

对于《周易》中“周”字的另一种解读,认为“周”有周普之意。郑玄曾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包也。”这意味着《周易》这部著作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包罗万象,因而得名《周易》。

讲完“周”字,接下来看看《周易》的“易”字。依据《说文》,“易”的本义是蜥蜴这类动物,由于它们善于变色,所以“易”被引申为表示变化的含义。在《周易》书名中,“易”字古人至少给出了三种解释:变易、简易、不易。变易是最为基础的含义,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主要研究的就是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简易,则是指变化的规律本身是简单易懂的。《周易》中提到“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越是简单明了的事物,越容易被人理解和遵循。就像当下抖音如此火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操作简便,人人都能轻松上手。不易,意味着变化的规律是恒定不变的,这便是其中蕴含的不易之道。

综上所述,《周易》是一部深入探究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