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寨残存房屋石墙

中网深读 2024-06-22 13:22:28

秦始皇修筑的长城是不是我国最早的长城呢?

不是。根据文献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应是春秋时的楚国。楚国修筑楚长城最早始于公元前688年,比秦长城要早400多年。它的西头从今天湖北的竹山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县,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叶县,往南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800公里,整体轮廓呈“U”形。

那么,历经2600年的风雨,楚长城在平顶山到底还有没有遗存?遗存到底有多长?民间曾多次进行过考察,如今也已经得到确认和保护,笔者有幸参加过一次,是考察的叶县“楚长城”。

对叶县辛店乡的“土龙”考察中

●沉默山间人未识

当时,我随考察队首先来到了叶县辛店乡刘文祥行政村七棵树自然村。七棵树村位于一个平缓的低山上。在村子西南300米左右的山上,有一大片平坦的荒山,山上荒草凄凄,一条高1米左右,基宽2米左右的“土龙”自东向西延伸没于荒草之中,向东南西北延伸近20里。

当地人把“楚长城“叫作“土龙”,传说是一条龙落在地上变的。传说“土龙”很神奇,昼挖夜长,难以攻克。“后来,有术士出主意,用100辆纺车压在上面,才把‘土龙’给破坏了。”村民们根本没有楚国和楚长城的概念。

著名的长城专家成大林来考察过,他认定这里的土龙就是楚长城,因为它符合楚长城"有土之处,筑土为城;无土之处,垒石为固"的特点,并且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一道长城正好处在当时楚国都城郢都的西北和东北面,对于防御较为强大的诸侯邻国秦、晋、齐、韩、魏等的进攻是恰当的。

在叶县境内的保安镇老青山、闯王寨,大部分当地村民也不知道他们的身边的“土龙”和寨子就是比名闻天下的秦长城还要早,有着“中国长城之父”称号的“楚长城”。闯王寨附近的村民只听说明朝时李自成的军队在此驻扎过。闯王寨如今已经被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雄踞山巅留芳踪

楚长城是2000多年前的建筑,既不雄伟又不十分坚固,如何能够保存至今呢?我们考察的真的是楚长城吗?

中国古建筑学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认为,楚长城的特点:一属于峭壁的延伸,二属于以险制塞,垒石为固,三是密集的列城。大体是方形,连接起来成为一个防御体系。

闯王寨残存房屋石墙

研究楚长城的叶县学者董中峰介绍,根据他的研究,楚长城的建立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688年开始,为了抵御北方的诸侯国,楚国最初在北方的边界险要地段建“方城”,根据国家的扩张,随着一个个“方城”的建立,基本排在一条线上,称之为“列城”,最后,他们把 “列城”用城墙连接起来,叫做“长城”。

“方城”多建在高山之巅,可能是考虑到一则便于发现敌情,二则便于据险固守。

处于平原的楚长城,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已经基本荡然无存,建在高山上的楚长城得益于人迹罕至和后代人的重复利用和修葺,大部分还有残留。据董中峰考证,楚长城在叶县境内共长95公里,现在能够看出残存遗址的大约有50公里。处于叶县与方城县交界的歪头山上的石寨是他认为的“楚长城遗址”是一个“列城”,他在网络上宣称的“楚长城照片”也都取材于此。

位于叶县常村镇的歪头山,是叶县境内的第二高峰,海拔608米,山上也有寨子的残留遗存。在寨子中一处悬崖下,还发现了一眼直径50公分左右,深不足2米的古井山上另有一圆柱形高台,周围为石头垒成,中间为土质,石头上有烟熏的痕迹。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王龙正教授考察后认为这是“烽火台”。王教授还发现了兵营遗址13处,蓄水池3座,基本确定此处就是“楚长城遗址”。是否真是楚长城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残存“长城”

叶县第一高峰老青山上的青山寨,东西宽约30米,南北长近千米,山上地势较平坦。寨西就是方城县的地界,西墙依天险,个别处垒有石块,东墙城保存相对完好,高在2-3米之间,为干垒构筑,石城或平垒或斜垒或斜立垒,散乱的山石巧妙地盘结着,历经二千多年,仍雄踞于高山之巅。远远看去如苍龙一般随山势翻腾而去。山寨子南墙有一寨门,宽约1.3米,已经残缺不全。

●鹰城楚长城探源

楚国到底有没有修建长城?平顶山各地现在宣称的楚长城遗址有没有历史依据?

残存城墙

董中峰说,楚方城是楚长城的一种建筑形式,楚国早在公元前688年就开始了“方城”的修建,这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得到证实。《汉书·地理志》上说:"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上记载更为详细。《沅水》条上记载:叶县东面有故城一道,从鲁山县(今鲁山县东南五十里)开始,东至泌水(今泌阳县北),西达比阳(今唐河)界,南北连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也称作长城。郦县也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也即是这一道长城的西段,其间相去六百里。

历数典籍,言“方城”者多与叶县有涉,且《春秋》《左传》明确地把长城、叶县、叶公相提并论,说明中国最早的长城在方城县和叶县境内。

据史书称,春秋楚长城从叶县始筑,至战国时期才向两翼展筑。据平顶山市楚长城研究者李典芳考证,认为楚长城在平顶山境内存在于鲁山县、宝丰县、叶县和舞钢市,现存总长约100公里。

残存遗址

据查,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公元前722年—公元481年)至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期,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汝水以南地带,为楚国属地,处在楚国的北部边境。董中峰认为:“舞钢、叶县、鲁山县境内发现的“长城”,正处在典籍记载的楚长城途经线路上,其形制、特征与史书记载的楚长城完全吻合,应该是‘楚长城遗址’。”

研究楚长城20多年的鲁山县退休干部张九顺认为,修建平顶山境内的楚长城,“叶公”沈诸梁功不可没。自公元前505年起直到公元前475年归老,叶公作为方城之外的统帅,对楚长城的完善作出了极大贡献。《战国策》记载:楚威王以向往和自豪的心情回忆起祖上有个其貌不扬、但开国有术的叶公子高。他平定了白公之乱,使楚国得以安宁,恢复了先君的威德,国防势力扩大到方城之处,四方诸侯都不敢来犯。就是这位“好龙”的叶公,以实干家的精神,建造了“天下莫敢以兵南乡”的楚国长城。

●楚长城立下赫赫功勋

楚国修建楚长城的原因是为了巩固边防,抵御侵略,那么他的目的实现了吗?

《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齐国要进兵攻打楚国,军队已经到了陉这个地方,楚成王派了屈完去迎敌,到了召陵地方,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的话,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像这样别的诸侯国家去攻打楚国,到了方城就被阻挡而回的情况,在古代文献上还有不少记载。如《左传又如公元前557年(楚康王三年),晋国的荀偃栾率师伐楚,入侵到了方城之外,由于防御严实,没敢攻打,结果只好攻打了一下别的地方就回去了。这些情况不仅说明了楚方城在防御其他诸侯邻国侵扰上的功用,而且也说明了方城不是一般孤立城市的城垣,而是连绵不断的城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这便是长城的开始。

楚长城不但为当时保护楚国的安全立下了赫赫功勋,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也起到了巨大的左右,特别是作为军事据点的“方城”。

在叶县的闯王寨、老寨山、鹞沟寨等山寨,当地村民都有关于李闯王在山寨驻扎打仗的传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土匪横向的年代,寨子也都起到了保护村民的左右。

老青山山寨上,不但出土老程咬金的官印,有他在山上驻军的传说,清末农民起义将领白朗的起义军也在寨子里驻扎过,也保护了当地村民免受土匪之害。

所以,楚长城在历史上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如今,随着考察发现,已经引起了地方政府重视保护,叶县楚长城2019年也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楚长城的存在,见证了平顶山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楚汉文明争霸交流的历史,今后可以为文旅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0 阅读:40

中网深读

简介: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做有价值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