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考古报告:颛顼帝之子“有虞幕国”
一、图解有虞幕国图腾标志
作者:翁卫和
引言
根据观感,良渚遗址中的图纹为组合图纹,似乎由“神人”与“兽面”组合而成,被称为“神人兽面神徽”。本文旨在解析该图纹背后的意义。
问题提出
1. 神人是谁?
• 其所属是一个部族、部落联盟、方国,还是王国?
2. 兽是什么?
• 兽面代表什么动物?
3. “神人兽面神徽”组合的意义是什么?
• 这两个元素的组合象征什么?
“神人兽面”纹饰解析
1. 神人——穷蝉(颛顼之子)
穷蝉,又称虞幕,是有虞部落的始祖。古书记载“有虞秉钺”,意指拥有征杀权力的人。虞幕便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姑幕国人。舜为虞幕的后裔,其祖先为有虞氏部落首领,舜受尧帝禅位,成为联盟首领,即天下之王。虞舜的都城即为今之“巴蜀地遗址”。
2. 兽面——虞(虎)
兽面代表的是“虞”,即虎,山林之王。古时虞人的职责是山林管理,因而以虎形为冠,象征其职责。良渚遗址中出现大量带有这种图腾的物品,是对虎的尊崇。有虞氏方国以善于驯虎、控虎著称。
3. 神人兽面神徽——有虞国的国徽
所谓的“神人兽面神徽”,其实就是有虞国的国徽,有虞国的图腾代表。这个图徽具有以下两个重要作用:
1. 有征杀之权:有虞秉钺,意即拥有征杀权力;
2. 理老断理:有虞之人身穿斗篷,头戴礼帽,身插礼片,骑虎断理,威风凛凛。
理老与古代社会
理老在古代社会中极受尊敬,是氏族社会中的首脑人物。他们熟悉古理古规,主持公道,办事认真,善于调解纠纷,如同现代社会的法官。理老常骑虎办案,斗篷和帽上插满竹片或艾杆,每说完一段古理古规,就抽出一条礼片拍在桌上,直到双方争执被理清为止。
古史系统中的相关人物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
• 颛顼生十子一女:穷蝉、穷奇、穷申、鲧、古蜀王、伯称、仲容、伯堪、魍魉、梼杌,女儿修。
• 穷蝉的后代: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象、商均。
穷蝉密谋杀害魍魉,后者逃至雷泽。穷蝉是舜的五代祖先。
虞幕即“虞渊眛谷”,为颛顼后族的聚居地。古代文献记载了颛顼一族聚居于此的事实。
良渚文化的意义
良渚遗址中出现的神人兽面图纹,象征了有虞国的强大与辉煌。这个图徽展示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信仰和权力结构,突显了良渚人在古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一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良渚遗址考古报告:颛顼帝之子“有虞幕国”
二、有虞秉钺
作者:翁卫和
当前考古
良渚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一个辉煌的古代文明。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具说服力的古代文明之一。
遗址规模与结构
良渚遗址规模宏大,其遗迹和遗物表明这里社会等级制度分明,社会生产力、农业、畜养业、水利工程和城市规划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古老的文明遗址。
良渚城址分为外城、内城和宫殿区,城外建有护城墙以及保护城市免受水灾和利于农田灌溉的大型水利工程。该遗址的建设耗费了数千万人数代的努力。
虽然没有发现文字和青铜器,但良渚遗址中的所有其他构成人类文明的元素都极其丰富。
王国与王权
目前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良渚是一个“王国”,具有“王城”、“王权”和“王墓”,其中尤以“王墓”为主要依据。
考古发现与结论
1. 反山墓址:反山墓址是一个人工堆筑的土墩,海拔约1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6米。这一规模彰显了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反山墓址被认为是良渚最重要的政权人物的埋葬地。
2. 反山12号墓:这是良渚文化中随葬品最多的墓葬,出土了647件玉器(不包括细小的玉片和玉粒)。
3. 玉琮和神徽:12号墓出土了最大体量的玉琮和唯一一件刻有“神徽”图案的玉钺,墓主人被认为集神权、王权和军权于一身。
良渚新释
尽管12号墓的主人身份显赫,但墓中的遗物并未明确表明其“王”的身份。
玉璧、玉琮与王权
1. 玉璧:在古代,玉璧是阴器、女器、母器的象形器,主要用于生殖崇拜和祭祀。虽然良渚的玉璧被认为是“王”器,但其主要象征意义是生殖崇拜,而非王权。
2. 玉琮: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器物,象征天地的贯通。其在良渚文化中的大量出现,表明其与宗教和祭祀礼仪的密切关系,但并不直接代表王权。
3. 玉钺:钺是古代的权力象征,通常由君王使用以示征伐权力。反山12号墓中的玉钺可能是“王”赐给东夷伯的伯钺,象征征杀之权,而非“王”钺。
结论
尽管反山12号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玉器,但这些玉器并不能明确证明墓主人是“王”。目前的考古证据显示,良渚遗址的社会等级和葬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良渚遗址考古报告:颛顼帝之子“有虞幕国”
三、幕国山(莫角山)的12号墓主是幕国国君虞幕
作者:翁卫和
虞幕的背景
虞幕,即“虞”氏,名“幕”。(虞为国号,幕为名字)
虞幕的相关记录
• 《容成氏》记载,有虞(尧的前任)是位贤明的部落首领,其德不在尧舜之下,他的治国方略是“不赏不罚,不刑不杀”。
• 《慎子》载,孔子说:“有虞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赏且罚。”战国时的人们对有虞氏的治国才能给予很高评价。
• 《国语·鲁语上》:有展禽之语:“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 史传,有虞秉钺,执掌兵权,主生杀予夺。
《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虞)秉钺。”虞,本义为虎行之貌。
《左传》昭公八年,晋国史赵说:自幕至于瞽叟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道,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祀虞帝。
从古史可知,良渚有虞氏出于颛顼帝系统中的一支,而在这一支中最显赫的名号是“幕”。
有虞氏的代传关系如下:
昌意 → 颛顼(帝) → 穷蝉 → 『虞幕』 → 敬康 → 句望 → 桥牛 → 瞽叟 → 舜(帝) → 商均 → 虞思……
黄帝的曾孙穷蝉,不穷于声乐,并擅长于制作乐器,常引百鸟和鸣、凤凰翔集。继穷蝉之后,“虞幕能帅颛顼者也”。虞幕居地多虎,其族善驯猛虎,骑虎巡行施教于外方,故世称“有虞”。
有虞氏被封为诸侯,国号虞国。虞国国君,又为“天子二老”之一,称“东伯”,是主管东方的理法和征伐的重臣。
虞幕的后裔舜以孝悌闻名,后来成为有虞国的部落首领,接受尧帝禅位后成为中华部落联盟首领,史称虞舜帝。
实证虞幕曾存于世
反山12号墓出土遗物解析
1. 锥形器:墓主佩戴的一组9件锥形器,为契刻泥板书之象形器。虞幕为“天子二老”之一,掌理法又手握生杀大权。
2. 四璜冠:冠上的四件半圆形器分别为四璜,代表颛顼帝的礼器,表明墓主的祖源来历。
3. 大玉琮:指明墓主其“宗”(琮即宗)为:“成鸠氏”、“有虞”、“理老”。
4. 石钺:四件石钺,刃部朝南,表明墓主为青帝(天皇氏)的传人,从南而来。
5. 大玉钺:墓中的玉钺是“王”赐之钺,代表墓主有生杀大权,其上纹饰为“有虞”国图腾和“成鸠氏”图腾。
6. 杖形器:为法杖、理杖,是墓主施行理法的法器,象征政权。
7. 大孔玉璧:两件大孔玉璧是死者敬天之璧,即墓主死后升天与上帝见面的礼物。
8. 鼓杖:嵌玉杖形器为“鼓” 杖,用于击鼓教民,利物生。
9. 三叉形器:头部的三叉形器为山的象形,表明其“虞”的身份。
结论
反山12号墓的遗物表明墓主为虞幕,即幕国的国君。通过这些遗物,墓主的身份、地位、权力、特长和成就等得以逐一落实:
• 四璜冠、大玉琮:认祖归宗。
• 法杖、伯钺:位高权重、能罚能杀。
• 锥形器、鼓杖:掌握理法,普教民众,善“字”长“书”;能以鼓教民,利物生。
• 石钺、大孔玉璧:从哪里来(青帝传人,南来);到哪里去(升天去见上帝)。
• 三叉形器:能人所不能(居山林之地,伏百兽之王)。
反山12号墓的遗物与传世“幕”史互证相符,不仅让12号墓有“史”可依,也让“幕”史得以落到“实”处。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良渚遗址考古报告:颛顼帝之子“有虞幕国”
四、良渚莫角山即古代的幕国山
作者:翁卫和
莫角山的历史背景
莫角山,这一名称由来已久,是人类文明社会留下的历史烙印之一。作为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重要文化地理坐标之一,莫角山也被称为华夏民族的“祖宗山”之一。其古名称很好地诠释了它在上古时期的辉煌。
地理与气候
莫角山位于亚热带温润性气候区,处于人类文明荟萃期和历史胜迹聚集地。它平地而起,是古人类改变自然环境、创造宜居之地的实证。
古称与命名
莫角山古称幕国山、幕府山、幕浮山、幕阜山,帝舜赐名为“天岳幕阜山”。“莫”的古音为“幕”,是“眛”的通假。古代有“虎渊眛谷”之说,意指太阳从海平面升起。
“角”是“国”的通假(详见《我解甲骨文(25)》篇章)。反山是墓地遗址,古时称之为“反山”,寓意希望死者能“反回”、“反归”,即死而复生。
古歌与传说
从东到西的“有虞”先民留下传承千年的古歌:
幕阜高山大行龙
层层深处落田中
九窍石浆龙戏水
五老尖尖黄土中
古歌还传说太平尖上住神仙,地位比龙王、玉皇大帝、如来和观音还要高。
考古发现与古歌的印证
1. 莫角山即幕国山
莫角山即幕国山、幕府山、幕浮山、幕阜山,帝舜所赐名“天岳幕阜山”。反山是幕国统治者的墓葬区。幕国是在平原上堆积而成的高地,若山形,周围江河环绕。幕国如同水中行龙,“山上”是幕国的府城、官邸、宅第、民居和墓地,建山、建坝、建库区主要是为了防水患和利农耕。
2. 天岳幕国山与反山
天岳幕国山周围的石浆乡,都是砂石土壤。反山的“太平尖”全是黄土,黄土当是良渚人累积而来,考古学上可以看出反山墓地的形成机制。
3. 人工处理的反山
反山不是地表土,太平尖上不长树,土质坚硬,经过人工处理。
4. 反山M12号墓
反山M12号墓一排,为虞(幕)国统治者的墓葬,即古歌中的“五老”,皆为男性墓,面南。
5. 反山M20号墓
反山M20号墓一排,为幕国统治者的配偶墓,皆为女性墓,朝北。
6. “九窍”与九墓
“九窍”指反山的“九墓”,即以石、浆累积而成的石板冢。
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如果不依靠“传承”,古文明又该如何还原?没有历史传承,古文明将无处可寻。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四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良渚遗址考古报告:颛顼帝之子“有虞幕国”
五、有虞氏逆江西迁,后裔虞舜在巴蜀终王天下
作者:翁卫和
良渚文化的消失之谜
许多学者认为,良渚人将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时代。然而,经过1300多年,这一先进的古文化像一颗流星般消失,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良渚人真的消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良渚文明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其民族整体不可能彻底毁灭。人类的智慧能战胜自然灾害,良渚人及其文明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不断进步、发展,并通过一代代人的西迁,从最早的有虞国“占一角”到虞舜“占中”王天下。
西迁的原因
为什么有虞国要进行西迁?答案可以从史诗古歌中找到。以下是古歌的摘录:
有山有水、有稻谷、有棉树,吃米饭/糍粑团……的地方,才是“有虞”向往和追求、虞舜定居和王天下的地方!
综合古歌提及的特点以及对遗迹、遗物的考证,最终吻合的地方唯有四川的“巴蜀文化”,只有“巴蜀地”才能还原虞舜及禹/夏的历史。
还原历史
1. 生活在良渚遗址上的人是谁?
良渚遗址是“有虞”方国遗址,良渚古人是“有虞”氏族之人,其族居山林,善驯虎,故被称为“有虞”氏。反山墓地是“有虞”方国历任统治者及配偶之墓,M12号墓主为“虞幕”,其方国号“幕国”。
2. 他们的祖先是谁,生活在哪里?
良渚人之祖源在南方,是远古“五帝”中的颛顼帝。颛顼后裔有不同分支,其中一支逐渐从南迁往东,最后在浙江良渚遗址上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有虞”在良渚延续了数代。
3. 他们的后裔去了哪里?
良渚人的后裔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踏上了西迁之路,最终抵达“都广之野”,即今天的成都平原。
考古延伸
有传承,文明才不会终止,人类才得以延续,历史才有了联系。良渚之地水系发达,湿润多雨,地势平坦,易受水患之苦。良渚人叠土为城,建坝、建库区,以防水患、以利农耕。
“有虞”不断西迁,到舜时定居巴蜀,并在此王天下。舜是颛顼子孙,又是“有虞”后代,他的宗教信仰与“有虞”氏族紧密联系。在三星堆遗址,出现了诸多“虞”(虎)元素,反映出“炎黄子孙”的信仰传承——崇“祖”。
禹因治水有功,彻底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水患,得以王天下。大禹治水不仅是水患的延传,也是其终结。
总结
通过良渚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可以追溯良渚古人的历史和虞舜、禹/夏的文明。历史最终会证明,虞、夏文明的真实所在不是黄河以西、以北的“二里头”、“陶寺”,而是在西南的巴蜀。
这只是系列文章的第五部分,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颛顼十一个子女?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