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学良
在四五十年前的农村大集体时代,生产队里的孩子们上学生活是什么样的状况?与如今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下,七十年代生产队时期,农村小学生们的一天上学生活。
天刚放亮,“㘗㘗”的声音,生产队队长出工的哨子声就在院子里响起,男女社员们一边起床,一边顺便叫醒或酣睡或朦胧中的孩子们,上学的学生们天亮就得起床,在这一点上,四五十年前与现在别无两样。
不过,不同的是,现在的孩子们起床后就赶紧洗漱,然后吃完家里早己备好的早餐,背起书包去上学。而那时代的孩子起床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家务劳动。
生产队时代,农村小学的作息时间要跟社员们劳动生产相适应。那时,社员们分三个时间劳动段,即早上、上午和下午,早上一起来不是立马吃早饭,而是出工劳动,大概两个小时后再收工回来吃早饭。自然,孩子们上学的作息时间也是如此。
所以,生产队时代的孩子们,天亮起床后,就按照父母早已分配的任务,留一人在家煮饭炒菜,准备一家人的早饭,其余孩子外出干活做事,那时,要做的活儿挺多:家里喂有一两头猪,一年四季要天天扯猪草;喂有几只鸭,春夏季要去挖(捡)蚯蚓、秋季去钓蛤蟆;家里是柴火灶,烧的柴火全靠小孩子们扒树叶捡秸秆等。
差不多与大人们出工劳动同步,生产队里上学的小学生们,一早挑着筐或挎着篮,来到田野、树林间打猪草、扒树叶等。一边忙碌劳动,一边还要计算着时间,别耽误正常上学。
那时,生产队里没有几户人家有钟表,在野外劳动的孩子们怎么估算时辰?很简单,靠听广播。当时,农村都有有线广播,村口挂着两只大喇叭,农村人们称它为“高音喇叭”,每天分早、中、晚放广播,当听到广播里“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第一次播音到此结束”时,大家赶紧停止劳动,快速赶回家。
回家后,洗手洗脸,也不一定等父母家人聚齐再吃,匆匆吃完早饭后,就背起书包去上学。那时,每个生产大队都有小学,到上学时点,乡村各条小道都是走路上学的学生,逐渐汇聚成一条热闹的人流。不过也有个别情况,如果在野外劳动或者回家吃饭耽搁时间太久,走出门一看,路上几乎看不到同伴们,心想大事不好,赶紧三步赶作二步,或者一路小跑去学校,因为迟到了就要在教室门口被罚站。
至于到学校后上课的情况,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中午。现在,正常情况下都要午餐和午休,关于这个,60后的我们特别羡慕,如今,连农村的小学生都有营养午餐吃,而在七十年代,在校小学生是吃不上午饭的,一天只在家吃早晚两餐,那时没零食买也买不起,甚至连喝口水也费劲,那时学校根本没有自来水,中午时,大家就到附近的社员家厨房找水喝。正因如此,午休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也就休息个三四十分钟,然后接着下午的课。
因中午休息时间短,放学的时间较早。那时,绝没有上学放学大人接让之举,一放学,就像一群从笼子里挣脱的小鸟一样,小伙伴们欢快行走在回家路上,互相追逐嬉戏打闹:夏天,遇有溪塘水渠,脱下衣服畅游一番,冬天,打雪仗水面上溜冰,或者三五成群,用石子、土块玩“打仗”游戏等。
当然了,放学路上不能玩太久,因为还有任务在身。现在的孩子,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做作业。那年代呢,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劳动,还是干活劳动。
到家后,首先得找一点吃的填下肚子,啃一个红薯或萝卜,然后,重复着早晨同样的事,出门拾柴火或者打猪草等。
放学后的劳动,由于没有了早上赶上课的时间紧迫,所以显得更闲散轻松。正是贪玩的年纪,生产队里的伙伴们在野外聚在一起,难免要搞点事,上树掏鸟窝、下河洗澡等,玩入迷了就耽误劳动干活的收获,天黑了要回家怎么办,就用瞒天过海之计,在筲箕和背篓下面掏空,只在上面装一层薄薄的猪草和柴火,看似满载而归,骗过父母和家中兄弟姐妹。
至今认为,生产队时代,穷是穷了点,但就玩乐来说,确实是孩子们的天堂。天擦黑吃完晚饭后,院子里就热闹起来,成了孩子们乐园,那个年代,一是人多,每家每户都有四五个孩子,人多就显热闹,二是没有作业压力,当时的老师较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更不会搞家校共建,无需家长监督参与学生作业,家长也基本不管,晚上任由孩子们放飞自我。
一入夜,生产队的孩子们都出门来了,一般聚集在晒谷坪,讲笑话听故事,更多的是玩游戏。跳绳子、踢毽子、抽陀螺、摔纸包、捉迷藏、滚铁环,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打水枪(射水筒)竹枪链子枪等,每一种游戏都让人乐趣无穷、开心不已,让童年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大概九点钟,玩累了的孩子们各自回家。回家后,点亮煤油灯,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时如有老师布置的作业,无非就是些字词造句和教学运算,量少且简单,也容易完成。那时条件差,农村家庭照明点的是煤油灯,但那时农村孩子很少近视,并不是煤油灯有多亮堂,而是作业少,用眼少。做完作业后,大概十点钟前,赶紧上床睡觉,这又比现在的孩子们睡觉的时间提早了不少吧。
这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里农村小学生们一天的学习劳动生活。作为60后、70后的你,是否有同样的经历?是否怀念那久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