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支那”是一个中性词汇,没有任何的贬义。这个词源于古印度的梵语,亦曾译作至那、脂那、摩诃支那,与震旦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有些学者认为,在古印度,支那一词,原本泛指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地区,后来随着中国统一王朝的建立,就专指中国了。
孔雀王朝的《政事论》中记载了支那盛产丝绸一事,所以至少在公元1世纪左右,这个词在印度就已经非常流行了。后来,在多部佛教经典中,亦出现了支那一词,包括《弥兰王问经》、《华严经》等等。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大量的佛教经典传入到中国,古印度人与中国人也有了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因此,作为梵语的支那,也传入到了中国。中国人也逐渐知道,支那是印度人称呼中国的词汇。
在唐、宋、明、清等朝代,中国的佛教徒以支那作为中国的别称。例如,唐朝著名的僧人玄奘,在自己的著作《大唐西域记》中,全程用支那指称中国。唐玄宗李隆基曾作诗一首,“支那弟子无言语, 穿耳胡僧笑点头”。
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后,支那一词也开始在日本流传,成为对中国的一种称呼。一方面,当时的一些日本学者认为,应该以日本为中心,日本才是中国。另一方面,日本有一个名为中国的地区。所以,为了区分,将中国称呼为支那。
清朝时期,文人龚自珍、彭希涑、蒋智由等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有使用支那作为中国的称呼。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日趋强盛,许多中国人,主要是一些革命者,去往日本学习。于是,他们又将支那的称呼带回国内。例如,黄兴等人创办的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章太炎、冯自由等人在东京举办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等等。
这个时候,支那还是一个没有贬义的词汇。革命者将中国称呼为支那,主要为了表达对满清政府的不满,希望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重点来了,当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输给日本后,一些日本人在使用支那一词的时候,开始夹杂着一些蔑视的意义。逐渐,随着清朝的衰落,内有军阀混战,外有列强环伺,中国进入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歧视,也愈发严重,支那一词的贬义也越来越重。
当时,清朝对外的正式国号是大清帝国。然而,日本人却称呼为支那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日本称呼为“支那共和国”,并在1913年7月的官方文件中确认。
此后,中国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要求日本废除“支那共和国”的称号,改为“中华民国”。但是,日本方面无视了中国的要求。
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方面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将山东、满洲南部、内蒙古东部的控制权交由日本,并在政治、财政和军事方面须聘用日本人作顾问。这份条约的日文版本,全文使用“支那”作为对中国的称呼。
从这个时候开始,围绕支那这个词,中国与日本的官方、民间、舆论的争议就没有中断过。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宣布投降以后,驻日盟军司令部(GHQ)政治顾问团对“支那”一词进行了调查,认定这是歧视中国的贬义词,指导日本政府立即予以改正。随后,日本政府接受中国政府的要求,发布《关于回避使用支那称呼之事宜》,要求各级政府不再使用支那,教科书也将“支那”全部改称为“中国”。
曹叔认为,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国家一定要强大。如果弱小,只能被更强大的国家欺负,连自己的国名都不被承认,成为他人鄙夷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