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我们都知道,一个家庭的孩子,若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堪称“破天荒”的壮举,意味着“出头地”,代表着家族教育的新高度和新突破。
同样,在古代也是如此,古书《幼学琼林》就有这样的描述: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
这话怎么理解呢?感兴趣的朋友,一定坚持看我的文章哦。
“破天荒”
“其家初中,谓之破天荒”,中的“其家初中”,是指某个家族中首次有人通过科举考试或其他选拔方式,第一次有人考中进士,仿佛打破了某种长久的“荒芜”或“空白”,故称之为“破天荒”。
关于“破天荒”,还有一个典故,我跟大家说一说。
在唐朝,荆州那可是名门望族的聚集地,每年都选出一批才子进京赶考。可惜啊,多年来,荆州才子们屡试屡败,被人戏称为“天荒解”。
但就在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州南部的刘蜕一举考中进士,终于打破了“天荒”的魔咒,成了“破天荒”的传奇人物!
魏国公崔弦,当时镇守荆州南部,听说刘蜕中进士,激动得不行,立马写了封信祝贺,还附赠了70万“破天荒”钱。
可刘蜕却婉拒了这份厚礼,回信给崔弦说:“荆州这地方,多年来才子未出,不怪天荒,只怪我们自己不努力。如今我中了进士,说明只要努力,天荒也能变宝地!”这句话,不仅道出了荆州才子们的心声,也展现了刘蜕的胸怀和格局。
“出头地”
在古代中国,“士人超拔,谓之出头地”中的“士人”指的是读书人、学者或知识分子。
“超拔”意味着超越他人,脱颖而出。
“出头地”则是指获得了显著的地位或成就,不再默默无闻。
因此,这句话描述的是当一个士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科举考试或其他竞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而获得了高官厚禄或名声大噪时,他就被认为是“出头地”了。
“出头地”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北宋时期,当时欧阳修是文坛领袖,主持科举考试,发现了苏轼的才华。苏轼的才华出众,在文学上的造诣和见识让欧阳修十分欣赏。
有一次,欧阳修在与梅尧臣交谈时提到苏轼,他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思是说我应当让这个人高出一头,表明自己将会因为苏轼的才华而被超越。
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出头地”这个成语的来源。这个成语的含义也逐渐扩大,不仅指文学上的超越,也可以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或进步,超过了别人。
结语
朋友们,无论是家族中的‘破天荒’,还是士人中的‘出头地’,都是莘莘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回报,凝聚着学子们对于荣誉、成就和卓越的渴望与追求。
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更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