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飞去来器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你越是想要对他说什么,他就越无法接受你的观点,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就像是你越是用力抛出飞去来器,它就越会加快飞回来一样。
鉴于这种现象,我们都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应该避免一味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应该懂得换位思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多说为对方着想的话。事实上,不过是说话方式的一点点变化,就可以让对方消除逆反心理,更容易接受你。
一位推销员挨家挨户地推销公司的洗衣机,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之后,看到女主人正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看到这样的情形,他觉得这正是自己推销的好时机,于是,连忙说:“哎呀,大姐,你这台洗衣机太旧了,用了很多年了吧!我建议你换一台新的吧!”
女主人听推销员说话这么不客气,便毫不客气地反驳说:“怎么就太旧了,就不好用了!我这台洗衣机好用得很,用了好多年都没有任何问题,我为什么要花那冤枉钱买新的呢!”
这位推销员显然不死心,他立即拿出自己的宣传单页,说道:“大姐!你那洗衣机肯定不好用了,你看它的响声多大啊,功能还不全!我们现在的新产品有很多功能……”他开场,迫不及待地介绍自己的产品,绘声绘色、妙语连珠。他从旧机的缺点说到了新产品的优势,从产品质量说到了性价比,直把自己的产品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可这位推销员还没有说完,女主人便把他赶了出去。
或许,你觉得这位女主人肯定是不好沟通的人,就连这么有口才的推销员都失败了,那么就没人能够把东西卖给她。可你想错了,就在不久之后,另一位推销员就把一台全新的洗衣机卖给了她。
这位推销员同样是那家公司的,推销的产品也是相同的,只不过他比第一位推销员懂得说话的技巧,懂得多说为对方着想的话。
看到女主人正在使用老式洗衣机洗衣服,他笑着说:“大姐!您真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手,我就崇拜像您这样的人!”"
女主人不解地看着他,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推销员见自己的话引起了女主人的注意,便接着说:“您看,这台洗衣机是几年前的款式了,可是您还在使用着,并且保养得这么好,一看就知道您是生活勤俭又细致的人。”
“那是当然了!这台洗衣机我都用了好久了,啥毛病都没有!而且我家里的东西保养得都非常好!”说完,女主人脸上还显露出自豪的神色,为自己的勤俭和细致而自豪。
推销员又说道:“不过,大姐,我可以给您一个建议吗?”
女主人点了点头,说:“什么建议?”
推销员说:“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您的洗衣机是不是越来越耗电了?一般来说,洗衣机用了几年之后,耗电量就会逐渐增大。而且这款洗衣机是老款了,设计上存在着些许小问题,导致耗水量比较大。我看您是一个勤俭的人,这样又费电又耗水的事显然也不符合您的风格啊!”
显然,推销员把话题引到了销售洗衣机上了,可是这次没有遭到女主人的反感。女主人笑着说:“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一直想要换一台新的洗衣机,可是又不知道哪一个款式好,我看您挺内行的,不如给我推荐一个吧!"
接下来,事情就变得水到渠成了,这位推销员非常顺利地把自己的产品卖给了她,并且还收到了女主人的感谢。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环境,可是结果却是相反的。这究竟是为什么?
没错,第一位推销员口才确实很好,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但很遗憾,他还没有说完,就被女主人毫不客气地赶出来了,原因很简单:女主人知道推销员是为了卖东西给她,想要赚取更多的钱,所以她并不信任推销员,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心理防备。此时,第一位推销员却只关心自己的目的,并没有关心女主人的想法;他只说了自己想说的,并没有考虑女主人想要听什么,女主人自然不会轻易接受。
而第二个推销员就不同了,他不是盲目地以卖出东西为目的,而是敏锐地察觉到女主人是勤俭的人,所以他告诉女主人使用新产品可以节省电和水。可以说,他的话是从女主人的角度出发的,考虑到了女主人的真实需求,所以很轻松地赢得了女主人的信任,并且顺利地完成了推销产品的目的。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沟通顺畅地进行,并且实现自己的目的,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说你想要说的,而是说对方想要听的。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多说替对方着想的话,那么对方怎么会不心甘心地接受我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