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道元|《红楼梦》第56回的一段奇奇怪怪之文

芹梦轩红楼人 2024-03-20 11:47:21

《红楼梦》第56回的一段奇奇怪怪之文

甄道元

一、一段奇奇怪怪的文字

《红楼梦》第56回,江南甄家四个女仆来贾府请安,有段与贾母对话的文字,奇奇怪怪。

〚贾母问道:“家眷都来了?”四人回说:“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贾母道:“有人家没有?”四人道:“尚没有。”贾母笑道:“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说,全亏府上照看。”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

这当中,单独分析〚老太太和哥儿、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句,语义明确,但结合后句〚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一同分析,便能感觉出此句的问题。

其一,“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句的语境,是指“进京”。因为前句“昨儿进的京”“这些年没进京”均是进京的语境。换言之,“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都没来”句,并不是指来贾府,而是指来京。

其二,“你们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句的语境,是大姑娘和二姑娘均在京城。因为,后句是这两家“都和我们家甚好”“每年姑娘们有信回去”“全亏府上照看”“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即大姑娘和二姑娘这两家都在京城,距离贾府很近,贾府多有关照,特别是二姑娘,还常有来往。

这便出了问题,“两位小姐”到底是都没来京城,还是就在京城,便出现了矛盾。

换一种角度来思维,“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9字有无可能是侧批混入?分析后认为,不可能是批语混入。因倘若为批语混入,白文为〚老太太和哥儿都没来,就只太太带了三姑娘来了〛,那么,混入部分的文字,应当“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也没来”或“两位小姐并别位太太呢”才对,但保存下来的本子,并非如此。因为“都没来”3字,还需要留在正文之中。

换言之,此处的文字是正文中原有,不存在批语混入之可能。

那么,正文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冲突呢?这一回在成书过程中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章回呢?

研究这一问题,文学性语句不适合作为科研的对象,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人解释为,此乃暗写曹家事。好似在胡适索曹家本事之前,读者便是在不知背景之下,便胡乱称赞叫好了。而研究书中问题,最好的突破口是选择空间、方位、结构、时间、时序、序齿、年龄、生日、奴籍、生死、婚姻等,那些不会产生理解上歧义的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本回涉及行走路线,不妨我们从空间角度做一初步的试探。

二、从空间角度审视这一回

1、依脂抄本的空间系统来思考

之前,笔者在《从空间系统看红楼梦第28回的隶属》《从空间系统看红楼梦的改写——从第69回谈起》《从“邻园墙”看第73回所属的空间系统》《由薛姨妈的春夏两个不同的生日引发的思考》等网文中,分析了书中存在着两种空间系统之实,并以“卜”字形图来示意。

在晋程本的空间系统中,梨香院在东南角,大观园在荣府之东、宁荣二府之间,是个荣府二门之外的外园;在其余抄本的空间系统中(简称脂抄本的空间系统),梨香院在东北角,大观园在荣府内宅后部,是个二门之内的后花园。这在第18回元妃的銮舆是否进入荣府仪门,便显示出了大观园位置上的差异:一种空间系统的大观园是在仪门之外,另一种空间系统是在仪门之内。

那么,本回第56回属于哪个空间系统呢?这是判断空间周边文字的重要因素。

我们看第56回为史湘云请大夫的行走路线,书中文字是:

婆子回道:〚吴大娘和单大娘他两个在西南角上聚锦门等着呢〛。其意甚明:大夫进大观园是要进“聚锦门”,吴新登家的和单大良家的这两个管家婆子是要在聚锦门引导大夫进园。

聚锦门又在何处?书中言“西南角”。依照书中上下文,该“西南角”是大观园的西南角。如此,依据抄本绘图的朋友,如图1徐建平图,其标出的位置是“▲③”处。

图1.徐建平所绘“大观园”“西南角门”“西角门”“蘅芜苑”的位置图

依照徐图,这位大夫行走的路线应如红色路线:进荣国府后门——沿红色路线至凤姐院附近,这是第12回贾瑞仓皇回家的那条路——进徐图中所标的“▲②”处,即荣府后身的西角门——再进徐图中的“▲③”处即聚锦门,吴大娘、单大娘便在这里等候——进园后再到蘅芜苑给史湘云看病。(注图1中红色及绿色部分,乃笔者注)

但是,这一路线并不具有合理性。

其一,荣府后身有东西两个角门,这是贾政院后身内宅的界门,也即东西角门内是贾政内宅,东西角门外便是二门之外。二门内是女眷活动的场所;二门外是男仆可以活动的场所,如旺儿等。若进了“▲②”门,至“▲③”门前,在这一带,便属于贾政院后身的内宅地带。而这位大夫必是位男性大夫,没有多此一举,深入贾府腹地的必要,也无法解释进入这一地带的目的是什么。

其二,史湘云病卧之处,是在蘅芜苑,即“▲④”处。第49回〚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第55回〚湘云亦因时气所感,亦卧病于蘅芜苑〛明文是病卧蘅芜苑,第56回仍是明文,宝玉〚后至蘅芜苑去看湘云病去〛。自第49回之后,史湘云再未离开贾府,至第75回宝钗将史湘云撵出之前,一直居住蘅芜苑。也即,大夫的终点是蘅芜苑。大夫由聚锦门到蘅芜苑,大方向如红色线头。但很明显,如若依照图1,则是绕了个这样大的弯路。

其三,这个大夫进入荣国府后门之后,为何不直接进大观园的后门,也即走“▲①”处所标的绿色的路线?

综上,大夫走红色所标的路线,深入腹地进入荣府内宅,与规例不合;而且不走绿色所标路线,而舍近求远,与情理不合。这样的路线,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无法解释作者的用意。倘若是用意不明的一段文字,何以还可称得上名著?这便要问:作者为什么要安排大夫走这样一条绕远,而且甚不合情理的路线?笔者认为,本名《石头记》者,是经过多人改写的,并形成了诸多分支。若非某一分支的改写者改文不合情理,便是绘图者理解或对版本的采信上出现了问题。

2、依晋程本的空间系统

而在晋程本的空间系统中,大观园是荣府之东的外园,大观园之南便是宁荣街。大观园“东南角”上的聚锦门外,便是二门外,见图2苕溪渔隐所绘“▲③”处,大夫进入园子聚锦门之前,其行走的路线并不需要进入荣府内宅,便可到蘅芜苑“▲④”。换言之,

其一,在晋程本的空间系统中,聚锦门的性质,与脂抄本的空间系统不同。聚锦门在二门内的一道门,已属于三门的性质,进聚锦门,首先需要男性大夫进入内宅。而聚锦门在晋程本的空间系统中,其只是一道二门,男性大夫可以进此门之前,并无规例上的繁琐之事。

其二,大夫也不存在绕路之事,所走之路比脂抄本的空间系统省去了一半以上的路程。见图2中的红色路线。我们不论徐图、苕图对蘅芜苑的位置标记的对与不对,我们可以想象成二图中由聚锦门到蘅芜苑所标的这段斜线,在距离上是相等的。但就徐图中而言,那些横竖方向的线,是比苕图多出来的路途。(注图2中红色部分,乃笔者注)

图2.苕溪渔隐所绘所绘“大观园”“聚锦门”“蘅芜苑”的位置图

省去路程是次要的,脂抄本的问题之核心是,大夫没有进入西角门的内宅,而不走大观园后门的道理。

综上,第56回大夫看病的一段行走路线,字里行间反映出来的理性,是晋程本的空间系统的文字,将其置于晋程本空间系统中,便一顺百顺,合乎情理。

那么,晋本之外诸抄本中的文字,为什么是采用的是晋程本的空间系统,而不是脂抄本自身的空间系统?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

晋程本的空间系统这种合乎情理的理性空间系统,应是成书第一阶段最初的文字;而脂抄本的空间系统,应是成书第二阶段的改写过程中,改写者忽视了理性的改动,也即民族主义者所重新建立的空间系统,并不是完善的;至第三阶段,曹雪芹增删改写所依据的《风月宝鉴》,《风月宝鉴》应是更近成书第一阶段的空间系统。当这两个空间系统落实到版本之中,以文本中的文字来对照之时,或言落实到所绘出图形之时,便暴露出了改动过的空间系统,是首尾不能兼顾,漏洞频出的。或言,书中细节上的文字,并未随着空间系统的改动而改动。

三、现象分析

笔者提出过空间系统的“卜”字形图,将“卜”字分成三段:左侧竖笔的上端,视作空间形成的第一阶段;右侧斜笔视作第二阶段,是空间上对第一阶段改写的阶段;左侧竖笔的下端,视作第三阶段,是基本上继承了第一阶段空间系统的阶段。言“基本”,是欲言并非完全继承,是想表达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有着一段共同的改写时期。见图3。

图3.两种空间系统的“卜”字形示意图

笔者将成书第一阶段视作托言“石兄”时期所构建的空间系统。成书第二阶段也即“卜”字形的那个斜笔,笔者认为是民族主义者为了配合主题的变动,而在空间上做的改动,但空间上的这个改动是不彻底的,常常是改动了表文的方位,而字里行间如行走路线,并未随之一同改过来。成书的第三阶段,是曹雪芹的增删改写时期,其是否纯粹是在“卜”字的第二笔那条斜线的基础上增删改写过,仍需进一步研究,但基本可以判断,其是在“卜”字那一斜笔尚未着力改动之时,便传到了孔梅溪手中,曹雪芹便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实施了增删改写。换言之,成书第三阶段的空间系统,基本上是继承的第一阶段的空间系统。

换言之,“卜”字两笔的那个交汇处,有一段共同的文字。这段文字,在空间上基本仍是第一阶段的空间系统;而内文向着民族主义者意欲的方向改写,还不那么尖锐和成熟。

故而怀疑,第56回甄家四女仆这段文字,仍处于这个改写时期、仍是低级矛盾的状态时期。从一些本子中的四女仆仍自称〚故令女人们来请安〛而不是〚故令奴才们来请安〛来看,也是非成熟时期、而是转换不彻底的状态。此段文字存在着败笔是显而易见的;依据脂抄本的空间系统来绘制图形,反映的是曹雪芹之意还是民族主义的意图,是个值得斟酌问题。有关图3“卜”字图各阶段的寓意,另文再述。

0 阅读:5

芹梦轩红楼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