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

征途所见所感 2023-07-15 17:25:31

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日前发生一起火灾。经核实,苗寨木屋过火2栋,事故造成6人受伤,当地2名村民在火灾中不幸遇难。起火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正在开展。

看到这一消息,震惊之下,勾起了我曾游览西江千户苗寨的回忆。有一种熟悉感,还有一丝心酸。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距雷山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州州府33公里,整个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势直插云天,涓涓白水河穿寨而过。这就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西江千户苗寨。

我曾两次游览西江千户苗寨,第一次是十多年前,江西财大经济学院暑期组织贵州之行。第二次是六七年前的四月,在“多彩贵州”文旅宣传下,我们南昌的几位影友自驾去贵州采风。我们在游览贵州凯里之后,驱车约一个小时,即到千户苗寨。

四月的阳光,柔柔的,暖暖的。温暖的春风吹来,到处都是生机。群山起伏,树木苍翠,鲜花绽放。我们把车停在苗寨的外围,便兴致勃勃地走进苗寨,放眼四周,苗家寨子满山遍野,远看木屋成群结队,一排排,一层层,鳞次栉比,屋檐连着屋檐,青色瓦片覆盖着的屋顶,在蓝天下闪光,金黄板壁在阳光里耀眼,或逶迤上下,或迤逦延伸,错落有序,布局巧妙,拥挤却不失和谐,真可谓匠心独具,鬼斧神工。好似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一幅幅风情画,称之为画中极品一点也不为过。

苗寨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清一色的吊脚楼,二三层高矮,飞阁凌空,错落有致,古老的寨门、雕花的柱子、精细的栏杆、窗格都显示出苗家人的聪明智慧。门口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挂,一盆盆鲜花夹道,苗寨村民,笑脸相迎,热言暖语,如沐春风,宛如走进一首首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洋溢出质朴典雅的风韵。

走在一条条、一级级的寨里的石路上,石路宽约三四尺,石阶上镶嵌大小石子,防滑度很强,曲曲折折,曲径通幽,上下相连,左右相通,盘旋而上,如登云梯,好比羊肠似的弯弯曲曲。

登上苗寨的至高点,驻足眺望,山外有山,头上有屋,脚下有屋,云中现屋,绿树掩屋。啊,好大一个苗寨!足足有上千户之多,谁数得清哩。倘若说重庆是中国最典型的一大山城;那么西江千户苗寨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苗寨。长江三峡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它稀奇于白云深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而西江苗寨人家贵在,逾千余户聚集于山坡上,和谐相处。两种意境,两种美丽!

倘佯西江千户苗寨,随处可见苗家女子头上戴着一朵大红花,汇成一条条花的河流。在湘西,我见过苗家女,逢年过节或赶场,有的头戴华丽的银头饰,身上服装也挂满银饰,迎风走过,叮当作响,悦耳动听,虽很漂亮,但很沉重,据说,这套行装重达好几斤、上十斤。而西江苗家女,除节日穿戴银饰之外,平常日子时兴头戴一朵大红花。我询问她们:你们为什么头上戴一朵大红花?是什么特殊民俗?年轻的妹子说,女人爱美,人之常情,我们头上戴花,是为自己而美,自然也有崇尚自然的意义。花的颜色为红色,分为大红、枣红、粉红等,色彩鲜艳、非常耀眼。为何不戴鲜花呢?若戴上大自然生长的鲜花,容易褪色、掉瓣,只有用丝线绣制的花朵,才经久耐用。真让人感受到这是一块多情的土地,一个多情的民族。而今,西江苗族人民的好日子正像花儿一样绽放。

在山下的白水河边,我们遇见一位洗衣的中年妇女,头上也戴着一朵大红花,红花映在水中轻轻荡漾,鲜活水灵,越看越美……我斗胆打问:你好!苗寨的中老年妇女头上也兴戴红花?她微笑地回答:是的。我们苗家女,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已婚未婚,一律都戴大红花,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俗。自古以来,妇女头上戴红花有崇拜太阳的意义。发髻正面的大红花即是天上的太阳;后脑上插的梳子即是月亮。于是,头上发髻便成了苗家人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从前头戴大红花,是一件极庄重的事。

我望着她头上的大红花,给人以一种特殊的气质。我们惬意地漫步在山路上,凡遇见头戴红花的苗家年轻女子或中老年妇女,心里便涌出一缕肃然起敬之情。无论是一种爱美的潜意识,还是崇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美好的记忆。

太阳西坠,山风习习,我们来到悠悠白水河上的“风雨桥”,桥的名字难记,当地百姓便以一、二、三、四、五号风雨桥代替。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风雨桥,由桥、塔、亭组成,桥面铺木板,宽约四五米,桥顶盖黑瓦片,两边栏杆安装长长的木凳,舒适如坐靠椅,形成长廊式的过道,廊梁上雕龙画风,诗词书画琳琅满目,堪称一座花桥。桥的塔、亭建在石墩上,多层次,飞檐翘角。风雨桥名副其实,既是行人遮风避雨之所,又是百姓自娱自乐之处。难怪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在三号风雨桥上,有一对上海口音的老年游客,坐在桥上休憩,两口子互相捶背,揉揉腿脚,且亲昵地窃窃私语,那情、那人、那景真是让人羡慕。

穿过四号风雨桥,走在河边特色食品一条街上,人头攒动,旅行帽,遮阳伞五颜六色,南北口音混杂,比赶苗集、乡场还要热闹。店子里腊肉飘香,火熏肉肠风味独特,竹筒糯米饭热气蒸腾,米豆腐酸辣味扑鼻,游客们边走边看,边走边吃。头戴大朵红花的大姐大嫂,待客殷勤,笑脸相迎,自卖自夸,生意兴隆,钱包鼓鼓。我心里想,千户苗寨的苗民正抓住“走遍神州大地,最美多彩贵州”这一机遇,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用智慧与巧手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奋力实现中国梦。滚滚流淌的白水间哟,正把这春的信息带向远方……

“打糍粑喽!”伴着一声吆喝。几家打糯米糍粑的摊子,吸引着游客团团围观,里三层外三层,她们把蒸熟的糯米饭装入木制的盆中,用丁字形木槌,两人轮换举槌打,一唱一和,几分钟后,糯米饭被捣成稀烂,拉出一块块齐整的方形块状,然后用手做成圆圆的年糍粑,现打现卖。我看了许久,流连忘返,似浓浓的年味儿,萦回在胸中。转瞬之间,仿佛白白的糯米流出来,白花花的银子(人民币)流进去。

我曾自信走南闯北,阅过不少人间风景,但那次西江千户苗寨之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为什么呢?思忖良久,偶然间,我发现河边行道边,一块孤独的石碑,上面写道余秋雨题词,答案兴许就是这句话,“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

0 阅读:34

征途所见所感

简介:爱好旅游,摄影,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