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饰中的文化元素
唐代服饰在原有汉族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海外的图案风格,使唐代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以唐代妇女服饰为例,唐代妇女服饰以其众多的款式、艳丽的色彩、创新的手法、典雅华美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古代服装史中最为丰富、最为富丽雍容的一个篇章。唐代两京服饰文化中的海洋文化元素是两京海洋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服饰极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吸收了大量外来因素,促使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兼容出新。两京地区的服饰吸收了不少的波斯、印度服饰图案,是唐代人吸收外来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例证。
随着对海洋生物及海外世界了解的加深,衣服的图案素材更加丰富,增添了海洋及海外生物。武则天统治时期,为文武百官根据官级的不同在官服上绣上不同的禽类或兽类,为文官的官服上绣上各种禽类以彰显文官的儒雅,为武官的官服上绣上各种兽类以显示武官的威武。
随着对海洋生物及海外世界了解的加深,衣服的图案素材更加丰富,增添了海洋及海外生物。武则天统治时期,为文武百官根据官级的不同在官服上绣上不同的禽类或兽类,为文官的官服上绣上各种禽类以彰显文官的儒雅,为武官的官服上绣上各种兽类以显示武官的威武。
2.餐饮中的海洋文化元素
两京地区丰富的海洋文化元素反映在餐饮方面,是饮食烹调品类的增加,新的蔬菜种类和海产品进入。甜菜,古称“菾菜”,音译胡名为“莙荙”,或称“糖萝卜”。劳费尔从语言学的角度指出,“我们可以说糖萝卜是唐朝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胡椒,原产于东南亚等地区,唐代传入中国,中唐时期元载竟私藏百石胡椒。
中唐时的贪官殿中侍御史王旭、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皆狼戾不轨,鸠毒无仪,体形狂疏,精神残刻”,三人被人民痛恨,称之为“三豹”,后来长安西市有一个姓吕的厨师,剥乌鸡皮、海蛰皮、猪皮下锅,称此菜为“剥豹皮”,长安市内居民人人食之,以示对“三豹”的憎恨。李公羹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保健食品,用珍珠、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 3 万。
蛤蜊虽然产在沿海地区,但此时蛤蜊在两京地区也非常盛行,两京地区的人民对各个地区的出产的蛤蜊的特点也非常明了,浙东出产的蛤蜊最为鲜美。不仅浙东出产的蛤蜊非常有名,其他的海产品也闻名两京。政府甚至把浙东地区每年向京师贡送出产的海产品列为定制,朝廷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把遥远的东海海产运送到关中地区。各地的海产品大量进入两京地区,成为皇族与贵族们的餐桌上的美味,例如曾有记载唐文宗“好食蛤蜊,一日,左右以方盘进,中擘不破裂者,上疑其异。海产品在两京地区也非稀奇,人们已懂得了分辨海鲜的新鲜程度,例如加热后新鲜的蛤蜊的两壳会自动张开,而不新鲜的蛤蜊即使熟了之后也不会张开双壳。
海产品在当时的长安、洛阳地区并不稀奇。各种海产品和海外产品的流入,海外文化的影响,使唐两京地区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两京在餐饮方面不但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而且通过人民之间的交流把两京地区的文化餐饮文化传播出去。例如,日本僧人空海曾在长安城中的青龙寺研究佛法,他回国的时候把面条的制作方法,以及茶树种子和种植方法带回了他的家乡,日本才开始形成了饮茶了风气。
3.其他物质生活中的海洋文化元素
唐代两京除了在服饰、餐饮方面吸收了海洋及海外元素,在建筑方面也引进了海外的建筑材料,使得两京的亭台楼阁非常精美;在装饰方面,两京引进了海洋物品、海外产品;在医药方面,两京地区的人们增加了对海洋物品的了解,海洋物品为医治人们的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海洋产品及海外产品的输入,增加了两京地区装饰物的种类,从海路传入唐朝的花卉最有代表性的是那伽花,“状如三春,无叶,华色白,心黄,六瓣,出在舶上”。
海产品作为装饰也出现在两京地区,安乐公主的定昆池里,“间以璖贝珊瑚,不可涯计”。李德裕在洛阳平泉庄园林里,有来自大海,长二丈五尺的巨大鱼肋骨一条,支遁,奇石数事,石刻莲房玉蕊、狮子称之。 在医药方面,唐代两京地区增加了对海洋药物的了解,两京地区有代表性的医药学著作分别是国家主持编纂的《唐本草》和李珣编撰的《海药本草》。记载鲨的皮可作药用,“主治食鱼成积不消”“治心气鬼疰虫毒吐血”等等。“黄鱼能治多种疮;珍珠贝的珍珠可以明目;石莼能治风秘不通,便不利,五鬲气等。
唐代两京人民对海洋物产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侧面反映了两京地区海洋文化元素的丰富。
二、唐代两京海洋元素丰富的影响由于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民族政策,以及海洋政策,极大地丰富了两京地区的海洋文化元素。许多国家都前来进行贸易和交流文化,形成了万国来朝的盛况。在两京城内,不仅存在许多海产品以供人们享用,还有海外的舶来品,开拓人民的眼界。四方宾客的到来不仅繁荣了两京的文化和经济,也提升了两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魅力。
1.丰富了两京人民的物质生活
大唐时代开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外政策,促使唐朝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昌盛,有上百个国家与唐朝有来往,他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中国,带来中国没有的稀奇物资,尤其是在作为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两京地区,更是聚集了大量的“海外来人”,他们带来了本国的特产,或贡奉给朝廷,或拿到市上贩卖,为两京人民带来了从未见过的物品,拓宽了两京人民的眼界,丰富了两京人民的物质生活。
外国人带来的新鲜事物和风俗,使长安和洛阳城的汉人羡慕不已,并纷纷效仿,以至于长安城内胡风盛行,呈现出了空前绝后的物质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和经济,并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便利的交通,两京地区不仅没有因为远离海洋闭塞无知,反而是海产品和海外特产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唐朝的政治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地区,使得两京地区的人民也能享受到海洋的恩赐。在长安与洛阳的市上不但能买到平常的生活用品,还能买到来自异域的奇珍异物,使人们见到以前从未见过的物品,品尝来自遥远地方的美味,极大地丰富了两京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促使两京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彩
两京地区在与世界各邦进行着空前绝后的物质交流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也异常繁荣,各国人民为两京人民带来极丰富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独特的文化,而唐朝又奉行兼容并包的文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吸收外来文化,并为我所用,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比较有代表性的唐代的十部乐中有两部是借鉴来的,即高丽乐、天竺乐。另外,印度的狮子舞在两京地区也非常有名。唐德宗贞元年间,缅甸(骠国)乐团在长安为唐朝人民演奏了一场独具特色、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使唐朝人民大开眼界。这次的访问演出,乐队所使用的乐器、乐谱、乐曲以及乐工的着装,对唐代音乐舞蹈的改进和创新和进一步地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长安、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由于唐朝稳定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和开明的对外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商贾经海来到两京地区,他们带来本国的奇珍异物或本国风格的物品,在两京市场上进行贩卖,往往获利颇丰。
在长安和洛阳的市中随时可见到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和波斯邸等等,唐朝政府给予这些海外商人很多自由,例如,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首领,并且这些海外移民之间的矛盾可以依据他们自己民族的风俗或法律来处理等,所以这些海外商人在长安与洛阳居住的时间也较长,有的则是世代居住于此,其中有的不仅保留了本民族的婚姻、宗教、丧葬习俗,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节日和娱乐活动,有的则受到汉族文化的同化,吸收了汉族文化中的风俗。无论怎样,他们的存在都使得长安与洛阳在唐代就已经拥有了国际范儿
结语唐朝开放的政策、繁荣的经济、方便的交通和两京人民包容的态度,促进了两京地区海洋文化的丰富,两京地区海洋文化的丰富又丰富了两京人民的物质生活,促进了两京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且为两京成为国际性大都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促进内陆城市的海洋文化的发展,首先要做到政策稳定,经济繁荣,对海洋、海外地区的人们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其次,对外来文化要有包容、开放的态度,不能排斥与本地文化相异的外来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相互融合,创新出更灿烂的文化;再次,发达的交通是内陆城市取得与海洋联系的必要条件,现在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水、陆、空交通网,无论是陆运还是空运,内陆地区的人们都能方便快捷地到达沿海地区,甚至远赴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