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中有2/3都是腺瘤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0%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
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实上,肠息肉到肠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
但同时,切除息肉后,如果不改善肠道容易滋生息肉的炎症“土壤”环境,肠息肉依然有复发的可能。
为了避免息肉“手术切不尽,来年又再长”,改善肠道炎症“土壤”是关键。那么,如何改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肠道炎症是怎样产生、以及它是如何引起肠息肉的。
免疫、炎症和息肉三者的“爱恨纠葛”
肠道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为了使奋战在最前线的肠道安心,身体防卫体系将“重兵”——70%以上的免疫细胞配置在肠道,用来保护肠道黏膜的安全。
肠道炎症是我们肠道免疫系统抵御有害物质入侵的一种防御机制。比如,当我们不小心吃了坏掉的食物,食物中携带的细菌或病毒到达肠道时,肠道免疫系统会发挥作用,追踪、排查、释放炎症因子、消灭外来病菌,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势必会造成局部组织的破坏和损伤,炎症就这样产生了。
如果炎症持续存在,肠道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会充血水肿,局部黏膜增生肥厚,导致隆起样病变,形成息肉。
免疫失衡是肠道炎症“土壤”的“元凶”。
正常的炎症反应是有时效性的,其特征是当威胁存在时,炎症活动进行,一旦威胁过去,炎症活动就会消失。
肠道免疫系统处于最佳平衡状态时,它会在需要的时候才杀敌保卫家园,而在其它时候处于休息状态。
然而,如果肠道免疫系统失衡了,它要么“消极怠工”,不上战场消灭敌人,要么,像打了鸡血一样,夜以继日工作,持续释放炎症因子,甚至攻击我们自身的细胞,导致炎症状态持续存在,就容易形成息肉。
也就是说,如果肠道免疫失衡,慢性炎症就会持续存在,长期刺激肠粘膜,从而导致息肉形成。
改善肠道炎症“土壤”,需要维持免疫平衡。
肠道炎症与免疫系统的失衡有关。想要保持肠道免疫天平平衡,改善肠道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01避免长期摄入不耐受食物
有些食物会引起肠道的免疫反应,在长期受到不耐受食物的攻击之下,免疫球蛋白的浓度不断增高,炎症情况加重。
02避免“肠漏”
有害物质通过肠道可能会引起∶
食物不耐受或过敏、炎症免疫失衡或自身免疫、吸收不良营养缺乏、脑肠屏障受损等。
如果饮食不当、毒素刺激、感染等,容易造成我们肠道的通透性增强(俗称“肠漏”,就像筛子的孔由小变大了一样)。较大的物质如致病细菌、真菌、潜在的毒性分子和未消化的食物颗粒能通过变大的筛子孔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机体产生炎症。
03避免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里面的“微生物军团”——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细胞紧密结合,形成膜菌群,一起为我们的肠道架起一座“免疫”长城,共同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干扰。
同时,肠道菌群能提高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粘膜中的水平,使免疫系统处于一种适度的活跃状态,与入侵体内的病原菌进行大战。
如果菌群失衡,过度繁殖的有害菌会占据主要领地,并破坏肠道黏膜屏障,让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无法得到完全修复,加重炎症。
如何检测肠道健康情况
息肉切除后,医生会嘱咐定期肠镜复查。肠镜可以看到肠道局部炎症的情况。同时,通过粪便和血液检测,也可以了解到肠道是否有炎症的情况以及免疫是否失衡。
01免疫球蛋白
它在肠道中大量存在,是抵御入侵微生物和控制内部免疫反应的第一道防线,免疫球蛋白偏低表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02解链蛋白
它是一种由身体制造的蛋白质,其增多表明消化道的内壁正在分解,也就是所谓的“肠漏”。
03粪便钙卫蛋白
它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嗜中性粒细胞的含钙蛋白,粪便中的钙卫蛋白含量高,是肠道炎症的指示灯。
03肠道菌群检测
它能反映我们体内菌群的情况,判断是否有肠道菌群失衡。
从息肉发展成肠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同样的,长成息肉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
息肉除了与炎症和免疫有关,还与遗传、年龄、久坐不动、吸烟、喝酒等高危因素有关。
肠镜哪些人建议做?
1.年龄大于40岁的所有无症状人群(尤其久坐人群);
2.年龄大于35岁,且有持续2周以上的结直肠相关症状的人群(包括:大便规律改变,如少于1次/3天或多于3次/天;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稀溏、便血、大便带血或黑便等;大便形状改变,如软便上可见明显沟槽、大便明显变细等);
3.不明原因消瘦、贫血,怀疑消化道肿瘤的人群;
4.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
5.长期服用含蒽醌类导泻剂(如大黄、芦荟及番泻叶等)的人群;
6.直系亲属中患有结直肠癌的人群或结直肠癌术后的人群;
7.结直肠腺瘤或多发息肉内镜切除术后的人群;
8.直系亲属诊断为“遗传性结直肠癌”且年龄大于20岁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