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了,俗话说“夏至见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为何这么说

白容评文化 2023-06-20 22:53:00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反映农时及气候的一个节令,它于每年的6月22日或22日交节。今年夏至日的交‬节‬时‬间‬是公‬历‬的‬6月‬21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四‬。俗话说“夏至见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这是对年景的一种预测吗?老一辈为何这么说?

夏至虽然和二十四节气中的其它节气一样是反映气候特点的一个节令,但在人们眼中却是看得相当重要的。毕竟伏天的到来和夏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常言道“夏至三庚入伏”,也就是说,夏至开始见到第三个庚日就是三伏天的开始。在阴阳所说中也有着“夏至一阴生”的说法,也就是说,夏至开始阴气渐升,白天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

同时,人们还‬认为,‬夏‬至交‬节‬‬当‬天‬的天气情况和‬以‬后‬的天气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韵律关系。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这种韵律时间长短不一,比较公认的有30天、60天、90天、120天、150天、180天和240天不等。

这样的‬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比如“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俗语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很准确的。‬因此‬,‬老‬一辈‬也‬常常以‬夏‬至‬的天气情况来判断秋‬季‬作‬物‬能‬否‬丰‬收‬。‬当‬然‬了‬,‬俗语多‬是‬老‬一‬辈‬通过长‬时间观察的总结,‬也不见得完全正确。

夏至节气意味着酷热的天气已经到来,在农时上也意味着秋节作物已经进入幼苗的生长期。而农作物的生长和水是分不开的,在以前靠天吃饭的人们,盼望的就是下雨,因此,人们对于夏至是非常重视的。

据记载,我国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降雨消灾年丰。除了祭祀外,朝廷还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到了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朝中百官还要放假三天。朝廷对夏至如此重视,民间当然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因此,也就有了夏至日下雨和不下雨的一些说法。

古时候夏至日这天祭天,也并非全是求雨,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有别,北方人多求雨,以防干旱;南方人却是多求晴天,以防止涝灾。说真的,如果真的有老天爷的存在,老天爷也是不好当的。

由于古代生产落后,没有水利灌溉条件,庄稼苗全靠雨水滋润,人们几乎是靠天吃饭。而夏至节气正是秋季作物幼苗的生长期,这个时间段降雨是非常珍贵的,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在有些地方还有“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的说法。可见,农民对于夏至降雨是多么的期待和盼望。

“夏至下了雨,好比秀才中了举”这句俗语其实是一种象征性比喻的说法。以前的秀才就是读书人的代名词,而举人就不同了,考上举人也就意味着下一步就将会进入有能吃国家俸禄的可能,中不了举人也就不能更上一层楼。举人再上一级考试,如果考中就成了吃国家俸禄的人。秀才能考上举人,对于一个学子来说,那可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在以农耕为主的年代里,粮食的产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雨水又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就有了这句比喻性的说法。老一辈认为,如果夏至这天下雨了,那后期的雨水就会很充足。如果夏至节气不下雨,还可能当年会出现旱情,毕竟老一辈对于夏至节气和以后相对应时间段存在的韵律关系是深信不疑的。

由此也可见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夏至下雨的重要性,这也是老‬一‬辈‬通过长时间的劳作结合气候条件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现在看‬来‬不‬太‬适‬宜‬,‬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是‬仍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的‬,尽管现在科技已经很发达,但是农民依然会借助俗语来推测未来的天气并合理去‬安排生产的‬。‬不‬知‬大家所‬在‬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对‬此‬您‬又是如何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评论区‬!‬

0 阅读:2

白容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