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曝杨威与儿子失联?杨阳洋学校搬泰国、手机没收,夫妻俩情绪崩溃

[熊猫]一说起杨阳洋,大家记忆里首先蹦出来的就是《爸爸去哪儿》里的小杨阳洋,那时候的杨阳洋超级可爱。现在一转眼,十几年过

[熊猫]一说起杨阳洋,大家记忆里首先蹦出来的就是《爸爸去哪儿》里的小杨阳洋,那时候的杨阳洋超级可爱。

现在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杨阳洋也长成了个大小伙子,今年已经15岁了,可是杨威在10月28日突然说儿子失联了?这让夫妻俩寝食难安,情绪一度崩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阳洋真的失联了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冠军的育儿方式

体操奥运冠军杨威,一个在体操赛场上以精准和控制力闻名的男人,最近却在社交媒体上,向网友们展露了他作为父亲极度焦虑和无助的一面,他坦言自己与远在香港读书的儿子杨阳洋“失联”了。

这个习惯了掌控比赛节奏的冠军,似乎在做父亲的角色上第一次“失控”了,其实杨威的育儿方式带一直有一种体育训练的味道,赛场上的成功是因为有清晰的目标和精确规划的路径,但他下意识地将这套“夺冠公式”复制到了对儿子的教育中。

他曾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体操事业,他觉得自己就是这样成功的,所以也想让儿子走这条路,他对儿子的控制很快就渗透到了日常生活里。

为了让儿子专心,他强制杨阳洋使用没有娱乐功能的钉钉进行联络,为了培养儿子的金钱观,他将每月生活费严格限定在3500元,这一系列行为让杨威觉得一切尽在掌握,而且他对于任何偏离预设轨道的行为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当得知儿子为了省钱,在香港自己找地方剪了个便宜的头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儿子的节俭,而是不满于孩子“背着他们”做决定,甚至在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这份控制欲依然顽强。

面对香港复杂的IB和IGCSE课程体系,杨威即便完全不了解,也还是忍不住想介入指导儿子的学习中,但是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变数的“失控”,他也是人,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

开始失控

最早的偏离是从兴趣开始的,杨阳洋先是放弃了体操,这让父亲的第一个规划落空,杨威选择了尊重,转而支持儿子学习高尔夫,为此他投入了整整8年时间,不惜重金聘请教练,购买专业设备,可8年后儿子又迷上了篮球。

这连续的转变,虽然在行动上得到了父亲的物质支持,却暴露了父子二人成长节奏的严重错位,对杨威来说这是长线投资的落空,但是对杨阳洋而言,这只是青春期再正常不过的探索。

紧接着,杨阳洋主动提出,想到香港去体验更多元的教育模式,孩子这次既要脱离从小长大的环境,更要脱离父母,杨威再次选择了支持,亲自飞赴香港考察学校、租房布置,尽其所能地将新的环境也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

但是面对父亲无处不在的安排,杨阳洋终于明确表达,他不想再按照杨威规定的路走了,他可以有他自己的路,孩子的这句话让杨威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那套“为他安排一切”的逻辑已经过时了。

而控制本身也催生了反抗,面对父亲的通讯监控,杨阳洋会偷偷用旧手机或平板“钻空子”,为自己争取一点娱乐空间,面对拮据的生活费,他学会了精打细算,甚至宁愿走很远的路去买更便宜的瓶装水,这些微小的行动都是在向杨威抗议。

真失联了?

终于在10月28日,杨威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儿子失联了,杨阳洋所在的香港学校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研学活动,整个年级搬迁至泰国300峰国家公园进行沉浸式学习,为了保证体验效果,学校统一没收了所有学生的手机,学校就给家长们发了一封邮件。

杨威只能从邮件中得知儿子身在泰国深山,却无法进行任何直接沟通,他用“失联”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这个词精准地暴露了他内心深处对失去掌控的极度恐慌与无力,这一刻,他从一个运筹帷幄的规划者,变成了一个只能被动刷新邮箱、等待通知的父亲。

这种煎熬让他前所未有地体验到了“放手”的滋味,现在的他除了给学校的邮件回复一句“加油”,什么也干不了。

有担心的网友就在评论区说,什么正经学校会整体搬到国外?感觉这个学校很不靠谱,而且还直接把手机给没收了,但愿孩子在国外是真的没事!

其实杨威的经历也给许多信奉“包办式”关爱的家长敲响了警钟,演员郑佩佩就曾坦言,因为自己对儿子过度保护,导致儿子成年后连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都欠缺,过度的干预最终可能培养出的不是精英,而是一个无法独自面对风雨的“巨婴”。

现在杨威的育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从试图为儿子复刻一条金牌之路,到最终明白自己应该站在儿子身后,做一个坚实的后盾,这个转身的过程充满了拉扯与阵痛,杨威自己也说,成功的教育不是把儿子复制成第二个杨威,而是帮他成为第一个杨阳洋。

杨威的“放手”并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更高级、也更艰难的爱,所以所有为人父母者,教育最大的成功或许不是让孩子成为我们期望的样子,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并成为最好的自己,家长也要学会适时退场,给予孩子试错的空间和勇气。

目前杨威也联系不上杨阳洋,只知道人在泰国,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