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用药市场「爆发」在即

赛柏的手记 2024-03-14 08:27:34
01

“养老”成连续多年两会热点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两会的热点词汇之一。

今年,养老再度成为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13次提到“养老”这个关键词,另有7次提及老年人相关内容。

1月,国务院发布我国首个与养老有关的首个银发经济专项政策——《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将发展与养老相关的银发经济提升至国家高度。明确提出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

02

慢病管理及防治市场需求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国家对银发经济的重视,对医药行业来说,与之相关的慢病管理及用药需求有望扩容和爆发。

目前,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包括慢性病管理等领域,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建立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机制等。

比如,国家卫健委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进慢性病管理,包括在基层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长期处方服务,组织编制慢性病防治管理指南,推进“医防管”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以及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等。

近几年我国发布的与慢病管理及防治相关的政策:

注: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资料整理,供参考。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也对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公开数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直接医疗费用为2.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6%;而间接损失(包括死亡、残疾、缺勤等)高达5.6万亿元,占当年GDP的5.4%;预计2023年这两项损失将分别增长到3.1万亿元和6.4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1%和8.5%。

03

慢病用药,这些赛道值得重点关注

米内网数据显示,我国慢病用药市场2021年超过4000亿元规模,基于2022年同比增长率仅为1.1%推测,2022年该市场仍在4000亿元以上。

根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慢性病主要包括:

心脑血管疾病(如“三高”、脑卒中)、癌症(各种慢性肿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骨骼(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在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占第一位。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2022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39万人、心力衰竭890万人、心房颤动487万人、肺源性心脏病5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人、高血压2.45亿人。

数据显示,公立医疗终端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市场规模自2018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21年我国公立医疗终端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市场规模为837亿元,2022年虽有小幅下滑,但市场规模仍在800亿元以上。假设中成药占我国化学药市场的30%-40%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化学药销售额在2000亿元以上。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化学药有丁苯酞、阿托伐他汀、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等品种;主要参与企业有石药、辉瑞、阿斯利康等。其中阿托伐他汀、沙库巴曲缬沙坦等品种国产替代空间大;中成药方面,主要有银杏叶制剂、血塞通、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品种,主要参与企业有天士力,以岭,珍宝岛、步长等企业。

2、肿瘤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癌症报告》,我国整体癌症初发病率仍持续上升,反映我国癌症实际负担沉重;发病首位的癌症类型:男性为肺癌,女性为乳腺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据统计,近年来全球及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2220亿美元,至2023年达到2240亿美元,预计至2028年达到4400亿美元,年均增速在15%左右;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约为2759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球市场,未来市场前景看好。

我国抗肿瘤用药市场大品种较多,如多个单抗及替尼品种,还如主要用于化疗的紫杉醇品种等;替尼和单抗品种背后企业以跨国药企居多,如罗氏,阿斯利康等。随着我国创新研发进入收获期,国内企业在肿瘤用药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如恒瑞、齐鲁、正大天晴等企业的市场地位不断攀升,国产替代优势逐步显现。

3、糖尿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群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

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达5.5亿人,较2021年的5.37亿人增长1000多万。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过去的10年间(2011年~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41亿,增幅达56%。据中国糖尿病杂志汇总的我国1980-2017年间,8次全国性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中国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总人群患病率,2017年,中国总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2.8%,6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却高达3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病人数将会持续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中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提升,2022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已达624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逾20%,为751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23亿元。

在糖尿病用药市场中,主要的药品有胰岛素,达格列净、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品种,市场主要被跨国巨头如诺和诺德、阿斯利康、赛诺菲、礼来等占据;国内主要企业有通化东宝、中美华东、甘李药业等企业;中成药方面,品种相对较少,代表性的品种主要有中一药业的消渴丸等。

4、慢阻肺

在我国,最近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2018年4月10日于《柳叶刀》发布的《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和风险因素(中国肺部健康[CPH]研究):一项国家横断面研究》,发布的研究结论显示:

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人口则达13.7%。据此推算,患者预估已经超过1亿人。

从患病人群特征来看,研究人员发现COPD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20-39岁的群体COPD患病率为2.1%,40岁及以上的COPD患病率为13.7%。农村居民COPD患病率9.6%明显高于城市居民7.4%。非吸烟者也有同样的趋势。

此外,叠加COVID-19大流行对慢阻肺病患者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大多数研究显示,COVID-19对慢阻肺患者的不良影响包括:住院、再入院、入住重症监护室、需要机械通气的频率更高。

目前,笔者尚未检索到慢阻肺的总体用药市场规模,但在2021年,主要用于慢阻肺的呼吸吸入制剂市场规模达到381.2亿元,较2020年的342.7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2022年接近400亿元。

在以慢阻肺为代表的阻塞性疾病用药市场中,主要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沙丁胺醇等吸入剂品种,由于吸入剂吸入装置技术的门槛较高,过去市场长期被跨国药企如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企业瓜分。但随着国内吸入装置技术的进步,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逐步参与市场竞争,如健康元、正大天晴、长风药业等,该类药物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此外,与年龄直接相关的骨科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提升,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疫性抗体药物的上市,全球和我国的这类药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容,前景看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国家对养老事业的关注,与老人相关的各类慢性疾病用药市场的需求不断提升,市场潜力仍然较大。

0 阅读:0

赛柏的手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