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杨宏
作者简介: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三大起源通论》(含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原理》、《人格学原理》;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第八十六章 使对象凸显为对象的支撑架构:条件
条件──虽然可能是感应主体赖以依存的依存物的整体,但它总是通过对该依存物的某一或某些可感属性发生感应而实现的。由此暗示,其中的非可感属性或非可感“本在”(指存在物的“非属性基干”)实质上构成了条件的支持或潜在的条件,即一般所谓的“条件”既可能直接就是感应者当时所依托的可感的条件要素,也可能仅仅是对象化了的条件诱导属性──即它虽然呈现为条件载体的可感属性,却未必是感应者有求于该项载体的主要依赖要素。
注释:条件是分化的产物,未分化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存在,分化后的残体或分化者则需要彼此构合为“一”,于是,在不同的分化层级上成为彼此的纵向衍存条件或横向依存条件。
所谓条件就是客体的“非属性基干”(客观存在)能实现主体的耦合依存,那么这个非属性基干就称为主体的“条件”支持,而所谓的条件就是达成主客体依存的“非属性基干”的直观化或间接化表达。也就是说,条件既可能直接被感应者所感,也可能是被其他可感属性反应出来,只是需要通过代偿不同的感应属性增益方式才能获知,这就好比说,水是直接可以被人类可感的依存条件,而比如像糖类、脂肪、维生素等非直观的条件则是通过条件载体的其他跃迁后的可感属性来让感应者判断出来的,但无论是水还是糖类、脂肪、维生素等都是基于可感属性而武断呈现出来的,其背后那个非属性基干是不可能觉察到的。
总之,条件是以符合主体耦合依存的非属性基干为潜在支持,以直观或非直观化的可感属性呈现,而对象的具体呈现就是因为条件的约束,这才使得对象成为对象。
但不管怎样讲,主宰着相对依存关系的物的条件性(即物的“有条件存在性”及其“属性化代偿态”)终究是一切“客体”得以实现为“对象”的终极原因。
注释:“客体”得以实现为“对象”的终极原因是因为任何相对存在相对于其他存在而言皆为条件,也必须依靠其他相对存才能实现自身的稳定存在,但是任何“条件”一般而言皆指的是客体的可感属性,也就是以这个可感属性模拟的对象来替代客体本身或条件本身,而这就是一切客体得以实现为“对象”的根本原因。
所谓“条件诱导属性”,可以视为感应者与被感应者之间的一种最简约的自然属性耦联接点,只要被感应的诱导属性必然又牵挂着条件载体的其他非可感条件要素就行。
注释:所谓条件诱导属性,就是客体非属性基干因为残缺而表达出来的可感属性,而主体正是通过这种属性来实现自身与客体的耦合依存,但是随着感应者的感知扩展,旧有的条件诱导属性已经不能完全作为达成耦合依存的诱导属性,而是以满足新感知属性的可感属性得以呈现。
所以,条件诱导属性不是其本质,而客体背后的非属性基干与主体依存关系才是重点,诱导属性只负责牵引对应匹配的非可感属性基干,也就是不同的耦合后面都牵挂着作为自在之物的草莓整体。比如,作为草莓的整体才是人类的依存条件,但人类最早只需要通过草莓可感的色香味属性就能实现与草莓的依存,而后期需要更多的可感属性,甚至包括感知到草莓以双糖和葡萄糖的方式供应能量,才明白更底层与草莓达成依存的原因,所以作为草莓的非可感属性或“非属性基干”(可把“非属性基干”理解为存在度)才是更潜在、更重要、更本质的依存条件。
这种情形俨如某一动物看见了(即可“感”)草莓的红色折光属性和外形广延属性,随即采而食之(即以其为“条件诱导属性”而“应”之),然而它真正所需依赖的条件要素却是草莓的另外一些当时不可感甚或终究不可感(此处特指感官之“感”)的属性,如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等。现实条件的这种区分既是感应性得以简化的基础,也是感知性得以进化的必须,即是说,上述区分暗含着如下可能性:当某物弱化到所需依赖的条件更趋繁复,以至于单凭简约化的“感性”已不能在可感属性与不可感条件之间作出适当的反应之时,“知性”乃至“理性”的代偿即成必然。这是自然界在进行性结构分化的过程中解决分化物依存关系的唯一平衡手段。
注释:条件诱导属性仅仅是条件本身的部分可感属性,仅仅通过这部分的可感属性就能达成对条件的识辨,这就必然使得感应性得以最大的程度的简化,而不需要对条件的更多属性才能实现识辨,同时正是因为条件诱导属性仅仅是条件本身的部分可感属性,那么非可感的条件基础是什么,而且一旦旧有逻辑形式获取的信息无法满足自身的稳定存在,就必然使得感知性进化才能探知,所以才有了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进程,也唯有这种对条件诱导属性和条件本身的区分,也才能解决分化物依存关系的平衡,使得不同阶段的存在实现耦合依存。比如作为草莓的客观存在本身才是人类的依存条件,但人类最早只需要通过草莓可感的色香味属性就能实现与草莓的依存,这个时候色香味就是条件,而随着后期人类了解了更多可感属性,甚至包括感知到草莓以双糖和葡萄糖的方式供应能量,这个时候作为属性的糖类就是条件,不同存在度下对草莓可感知属性的耦合,都是简约原理下与草莓可感属性的耦合,不同的耦合后面都牵挂着作为本体的草莓整体。所以说,草莓的客观本体才是更潜在、更重要、更本质的依存条件,而草莓的可感属性,未必是人类最重要的依赖要素,暂时未知的最重要的依赖要素只能随着人类代偿度的扩展,才能从草莓那儿进一步获取,于是导致知性、理性的代偿演进成为必然。
【此处还提示,“建立在武断基础上的误知”(即“感”)一般并不引发“错误”的行为(即“应”),而只引起与该感应者的“存在形势”(即维特根斯坦所谓的“生活形式”)相一致的反应效果。也就是说,“实践”过程非但不能打破虚拟感应的统一性(此乃一般人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之失误所在),反而成为掩蔽“感”与“应”共享一个虚拟基础的障眼法(此乃黑格尔所谓的“真理的唯一尺度就是真理”之虚妄所在),结果鼓励武断者越发自信于其武断,直至造成该感应者的“存在形势”(即存在度与代偿度之间的固有内在关系)发生崩溃和跃迁而不止(此乃我要说的“物演进度是真理得以成立或遭致废弃的唯一根据”之基础所在),是为“形而上学的不可检验原则”(即“伪在”情状)与“形而上存态的代偿递进法则”(即“危在”情状)之连锁关系。(参阅卷一第二十七章)】(1)
注释:一切的“实践”都是建立在以武断为基础的误知之上,其非但没有解决一切感应皆属扭曲变态之遗漏,居然还必须在这武断为基础的误知之上才能达成依存耦合。
所谓虚拟感应的统一性指的是,任何的对象都是虚拟的。是主体的感知属性与对象可感属性的耦合的变态整顿,也就是“对象”本身就是虚拟出来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对象都是我们眼睛对象客体可感属性的整顿,即为虚拟感应,而虚拟感应是以武断求存作为标的,而这个标的也就是感应的统一性(统一在达成主体的武断求存),你无法将感应进行剥离,也就是“知”必须建立在实现“应”上,也就是任何的感或知都是为了达成“应”或达成武断求存,
而所谓实践则是以这个虚拟对象为基础。那自然是不可能突破虚拟感应的统一性的,既是说不可能获得绝对的真知。也就是说,万物的“感”都是为了达成“应”向下的“感”,“感”的目标都是“应”,所以“感”的模拟系统都是为“应”服务的,其标准是由“应”决定,因为必须满足“应”才能实现求存。所以,即便“感”(即认知)都是基于武断,也一般不会导致错误的“应”(即实践),因为“感”与“应”在深层都被主体的存在度决定,主体的认知与其简约原理下的求存需要总是相匹配的,也就是“感”与“应”总是相匹配的,都是以实现主体的求存为其核心。这就好比说,人类不相信人类感性直观中的世界万物,而要相信科学实验中的对万物的认识和理解,但是科学实验这些所谓的实践最终还是需要人类的感性经验来证实,也就是说无论是人类固有感性逻辑对世界万物的可感属性的整理,还是人类理性逻辑对世界万物可感属性的整理,其都是建立在以武断为基础的误知之上,也就是无论感性经验的“知”还是理性逻辑下的“知”无非都是基于不同逻辑形式下的“知”,都是为了实现主体的稳定存续或者实现主体的“应”,任何实践都不可能获得绝对的“真知”。
于是,一切的“知”都是基于不同逻辑形式下武断的“知”, 实践所检验的也从来不是真理,而是广义逻辑自洽,皆以求存作为核心目的和指标,于是就使得武断者越发自信于其武断,并从感性的武断、知性的武断、最终到理性的武断,也就必然导致伪在、危在的必然发生。就好比说人类的世界观从盖天说到地心说、到日心说、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人类存在度越来越低而整合信息增量越来越多的逻辑模型不断变化且越变越快的过程。
而所谓“形而上学的不可检验原则”即我们无法确知客观的客体以及可感属性,只能通过不同阶段的逻辑形式抽取客体的可感属性以达成自身稳定存在的目的。
“伪在”指任何主体的“知”都非真,甚至是“误知”,但只要能满足主体存在度下的求存需要,就是有效的“知”,而依靠这“误知”来实现自身的存续即为“伪在”,但即便是“误知”也会被这个存在度下的人们视为真知或真理。而且即使达成“知”的正确,其正确也是暂时的,随着主体存在度的下倾或衍存位相的后移,正确的“知”必将变得不正确,且越后衍的“知”含真量越低、维系主体有效代偿的时效性越低。
“危在”指随着主体衍存位相的后移,主体代偿的每一步都宣告着主体存在度的降低,指的是人类或人类社会,这是一个越来越快趋于失存的进程,其“伪在”与“危在”共同表达着代偿的终极无效性。
再之,所谓“条件”是相对于依赖物而存在的被依赖物──即从根本上讲,二者都同样是自然一体存在的分化物──而依赖物对条件加以依赖的唯一方式就是感应。所以,如果感应者的存在状态是一个演化递进结构的话,那么,条件的存在状态也就自然被排列成一个对应的层级结构。按照分化程序,这个层级结构只能以倒金字塔形的扇面展开,愈晚近的条件愈庞杂,愈原始的条件愈本质,因为原始条件必是后续所有条件的条件。于是,就感应者而言,它的感应性或感知性需要这样建立才最为有效:
注释:感应者(依赖物)和条件者(被依赖物)都是本原存在的对应结构的分化物,都是从奇点存在一步一步同步演化而来的,通过感应达成依存耦合。而且。越是原始的条件就越接近本质,越能成为后续感应者的条件,不仅构成后衍存在纵向上的衍存条件或横向的依存条件,而且越前端越原始的条件还被作为耦合对象的媒介,所以说对最后衍的人类而言,整个层级化或结构化的万物体系都是人类的衍存或依存条件。
a.对于较切近的条件,在感受上应保持最大限度的鲜明性和普遍性,且须保持二者之间表面上的统一,否则,面对诸多依存对象的感应主体就会由于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而使自身的感应过程陷于无所适从的混乱境地;【故此,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虽然看起来不过是一系列至为浅显的同语反复,却最真切地(尽管是不自觉地)揭示了感知性渊源于感应性的演化关系。
1、越是符合自身存在的最优条件就越需要在感受上保持最大限度的鲜明性和普遍性,且须保持二者之间表面上的统一,也就是优先关注与自身位相最近的依存条件。比如,知性生物在面对复多的依存条件时,必然是对那些有利于自身求存的依存条件有更多的关注,而正是通过这种有所偏重更切近依存条件的建立有效感应或感知的方式,才能建立有效的感应或感知。所以,任何存在者如果要更稳的存在和存续就必然需要对庞杂的世界中的最符合自身存续的条件拥有最大的程度的鲜明性和普遍性,否则不能稳定存在或存续。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就是最深刻的表达这一规定,就是最鲜明、最具普遍性的建立依存对象。
出于同理,浮浅而平庸的人总是正常而平衡的人,反而是追逐深刻者常常失之于颠三倒四,是为“庸人不自扰”的道理。】
注释:通过此我们也就知道,普通人更直接的关注自身的求存、繁衍对象,而对其他的熟视无睹,而对于那些大思想家、哲学家则是总是关注求存、繁衍对象之外的,使得自己颠三倒四;
b.然而,对于较原始的条件,感应者又应该将其作为感受切近条件的媒介条件加以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感受的普遍性;【故此,一切生物的视觉均建立在各种物体对原始光粒子的激发或反射的基础上,其听觉又以原始波粒子所奠定的万物基本运动形式之一的振动为刺激源,而组成味觉的基本要素之一“酸”亦同样来自于原子核物质中的质子(即氢离子)对味蕾感受器的生理作用等等,由以达成生物感觉的高度效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暗示着“生物感觉”与“非生物感应”之间的某种很难验证的同源关系。(参阅卷一第四十一章)】
注释:即将原始条件所自带的普遍和鲜明的属性作为感知条件的媒介;比如理化电磁感应遍布于粒子、原子、分子和生物等一切分化物之中,也是后衍的感性、知性、理性的底层基础;再比如,占人类最大比重的视觉就是建立在光的激发和反射基础之上,因为光是相对来说最为普遍的原始属性,以此作为感知媒介无疑能建立最大限度的感知鲜明性和普遍性,所以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都是以相对最为原始的“光”作为感知媒介。而且此原理还表达着后衍存在是如何认识“对象”的,即后衍存在以最原始的原始最为普遍的、最鲜明的属性,也就是将切近条件的媒介条件作为感知媒介加以利用,由此使得后衍存在实现对“对象”的识辨。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人类能看到对象,不仅是因为对象作为自身存在的前体,而且对象和自身都是以原始属性的“光”的激发和反射作为媒介,这才是人类为何能看到对象的根本原因。
c.若然,则由于一般总是将原始条件混淆在切近条件的可感属性之中(或混淆为切近条件的可感属性之一)加以感受,所以对于原始条件本身的感受不免失去鲜明性;【故此,感性的效能终于暴露出经不起深究的混乱和短视,理智的代偿由以发生,并随之展现出某种深层整理的增益效应。(注意:“深层整理”未必是“深层真理”,所谓“深层”之类的层次之分,是指非感应意义上的自然演化序列,对于已经感应和即将感应的条件或对象而言,它仅仅表现为信息量的增加,而不能理解为新旧信息之间发生了孰“真”孰“假”的质的分别。)
注释:这就好比说,在感性生物阶段,无论是原始条件还是切近的条件都被无差异对待,那么对于原始条件的感知就就和普通的条件一样,没有任何鲜明而言,必然会导致新的感应性发生。所以,感性逻辑的简约化处理(即对原始条件、后衍条件的叠加简约化处理)后的短视问题、混乱问题在主体存在度进一步下倾时会充分的暴露出来,也就是说仅是将原始条件本身作为感应性加以感受必然导致混乱和短视,知性、理性由此发生。但是,理性的增益表达的也只是主体与条件对象性的改变,即条件信息量的增加,而且理性整理的结果也只代表广义逻辑自洽或新的简约化处理达成,其实就是基于新逻辑形式获取更多新信息耦合的达成,不代表其认知结果含真量的增加。因为理性的整理同样遵循简约原理,即在感性简约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简约处理,其实就是在感性武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武断,武断程序的增加,只能导致认知结果含真量的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从柏拉图到笛卡尔,哲人们早已发现感觉的不可靠,却一直未能弄清其原因:即感应性对层次性条件的简化叠加利用原理。】(2)
注释:导致感知的混乱或不可靠就是因为感应性对层次性条件的简化叠加利用原理,也就是说完全基于将原始条件所自带的普遍和鲜明的属性作为感知条件的媒介来实现的感应性来对不同位相或不同衍存层次的条件的叠加处理或简约化处理必然会导致感知的混乱或不可靠。
可见,条件的层次性结构决定着感应属性的代偿结构,反过来看,感应属性又把层次性条件转化为与感应者的存在形势相适应的对象系统,从而建立起主客交融的依存格局。不过,主体与客体的具体关系实际上并不完全是相互对等的,它也同样受到代偿性层次结构的规定,正是由于此种层次化的推演,主体才得以从客体中逐渐崭露头角,尔后居然反客为主,尽显风流。以下就讨论主体与客体的共通本质及其位相关系。(3)
注释:条件的层次性结构与主体感应属性的关系必然是对应匹配的,因为条件作为客体本身就是会弱化代偿,层次性结构必然会发生,那么对应其中的存在者要想实现自身的稳定存在就必须要求有对应的感应属性来从这对应的条件层次结构中进行对应性选择,由此主客体的依存格局必然发生。就好比说,人类如何与最多层次化的条件(即万物)达成最高效的依存?
这个求存目标就需要通过自然缔造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系统感知结构,人类凭借此感知结构或感知方式把多层次的条件体系感知或转化成对应依存需要的对象体系,从而建立起人类与客体世界的依存境地,而不同的衍存位相决定了存在者不一定能对等的感知关系,于是就必然发生主客体的分离,而最后衍的人类得以反客为主成为能感知万物的主体,万物由此成为人类的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