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朋友”这个词,在毛主席的语言中经常出现。这个问题为何如此重要?为何反复被提及?其中的“首要”到底该如何理解?
“首要”就是解决最初一个公里的问题今天的我们经常提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实际上如果最初一公里方向错了,就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问题,越努力,偏离实际目标就越远。
重读《毛选》可以发现,“目标性”是毛主席作决策、写文章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斯大林曾说:“主要战略方向的判断,可以决定战争命运的90%。”这也是政治家之于普通人的过人之处——首先思考的是抽象的目标,再解决具象的问题。
辨别“朋友”决定胜利天平的方向斗争是力量的角力。力量越具有压倒性,胜率越高。
辨别敌友,其理论基础是力图使“我方力量 + 友方力量 > 敌方力量”。很多时候,“友”与“敌”就像太极图的阴阳两面,是相互转化的,今天的敌人也许就是明天的朋友,今天的朋友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因此毛主席说过,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这正是从强弱对比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读《毛选》,可以发现不同时期我们党对“朋友”的定位差异很大。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对抗国民党各路军阀,主要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不仅将原来的敌人都暂时归入了“朋友”一档,甚至将日本普通民众也作为“朋友”来考虑。例如,在《论持久战》中,就将日本人民反抗本国法西斯统治者也作为力量天平导向中国的因素之一。
进一步说,历次统一战线,其实就是将“朋友”集中在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统一战线的力量越强,胜利的希望越大。
辨别“朋友”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斗争政策中,总体上是争取朋友,孤立和打击敌人。如果无法精确区分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又如何能制定正确的政策?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国民党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反蒋,从“敌人”转化成了“朋友”。然而,当时的党中央执行了过“左”的路线,仍然将十九路军归入“敌人”的范畴,主动拒绝共同反蒋的提议,从而错失了打破第五次反围剿的绝佳良机。
这正是错误划分敌友的惨痛教训。
在斗争中该如何选择朋友?在选择朋友时,可以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斗争中辨别朋友,主要源于是否拥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而反对共同的敌人,可以较容易地建立统一战线,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仅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共同抵御日寇进攻,不仅国共开展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内部原先发生激烈战争的军阀,也都联合在一起。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威胁的不复存在,国共合作的破裂也几乎不可避免。
结语总的来说,辨别“朋友”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不仅是因为它关系到力量的对比和政策的制定,更是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斗争目标和最终胜利。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毛主席的思想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些原则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