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给中国人2000万亩沙漠,我国会做些什么呢,答案是:建造大型风光基地,这是我国库布齐沙漠给出的答案,规模达4.5亿千瓦,相当于20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那我国为何要这么做呢?
我国为何要建风光基地资料显示,全球荒漠化影响了全球20%的人口,像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因为荒漠化影响,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3亿美元,再反观我国,就十分擅长“废物利用”,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了“双缩减”,截至到2024年底,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了6500万亩。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沙漠光伏的发展,早在2022年时,我国就宣布在西北沙漠戈壁上,建设总装机容量4.5亿千瓦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连美国路透社都进行了报道。最早开建的是库布齐沙漠,上百辆推土机在沙漠“种太阳”——光伏电板,以每天两公里的速度碾平了均高30米的流动沙丘,创造出了10万亩的电站建设空间。

采用的光伏板面积约为2平米,在工作时能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倾斜方向,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转动,日均发电量比固定支架提高约15%,年均发电量约41亿千瓦时,太阳能板背面的地面则长期处于阴影之中。

根据科学统计显示,这种遮阴效果能够使地表水面蒸发量降低20%到30%,曾经沙化严重的土地如今也具备了存水的能力。此外,绵延数公里的光伏电板,发挥着与防护林一样的防风功效,为地面植被的生长提供庇护,原来随风跑的砂砾也因为植被的生长被束缚,增强了地表保水防风的效果。

如今库布其沙漠已经投运了5座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了62万千瓦,让植被覆盖率提高到了近60%,减少了200万吨的年均黄河输沙量,但这只是我国治理沙漠的第一步。
进阶版治理沙漠第二步则是让沙漠产生经济效益,于是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经济效益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首先就是光伏+种植,像库布齐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一期治沙面积为2.3万亩,套种红枣等经济林1.2万亩,黄芩、黄芪等中草药5000亩以及经济作物等,项目建成后,治沙面积可达20万亩,产值将达到1.36亿元。

其次就是光伏+畜牧。光伏板为植物遮风挡雨使得植物疯长,反而还影响了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而在光伏电站养殖羊群、兔群等,既能清除杂草又喂饱了羊群、兔群,后期还能进行变现,带动周边约1100户农牧民实现了增收。

最后就是光伏+旅游。库布齐沙漠的一期光伏电站,利用19.63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电站”,还与响沙湾、恩格贝等景区形成光能环沙漠乐园,年可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产值将达到1.2亿元。

另外,光伏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光伏组件等产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行业产值达万亿规模,可真是好处多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