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里连科,他从10岁就开始接触篮球,很快成为享誉俄罗斯的天才,15岁就加入俄罗斯联赛,隔年转投莫斯科中央陆军,首年就拿下联赛冠军,第二年就以19岁拿下MVP。

得益于这一段发挥,再加上国际大赛的成绩,基里连科早早吸引到NBA关注,于1999年投身选秀大会。
即使名声大噪,但在那个国际球员还不多的年代,选秀前关于基里连科的数据相当少,外界只耳闻到一位“白色J博士”的俄罗斯天才,反倒是对国际球员关注密切的爵士,在和魔术交易获得的首轮24顺位拿下他,基里连科也成为俄罗斯史上第一位首轮秀,同时也是最年轻被选中的欧洲球员。
对于当年的选秀评价,这位白人几乎赢得外界一致好评,依照后来评估,如果能在后两年参加选秀,完全是前10顺位的大热新秀。
当时的爵士选择基里连科,大多还是考虑到马龙和斯托克顿身旁的薄弱锋线,但可惜的是,选秀之后,基里连科续留俄罗斯中央陆军磨练,直到两年后才正式加盟NBA;但当时已是犹他双煞的尾声,即便基里连科为爵士锋线注入新血液,无奈两位主将英雄迟暮,短短两年后,斯托克顿退役,马龙转投湖人,而打响AK47名号的基里连科,大有接棒下一任核心的气势。

在加盟初期,同届队昆西·刘易斯建议基里连科选择47球衣,结合他的名字,AK47之名不胫而走。和两位老大哥搭档的第一年,基里连科从替补打起,随后进入首发;第二年马特·哈普林加入,基里连科更多时间主打第六人,场均27.7分钟打出12分5.3篮板1.7助攻1.5抢断2.2盖帽的全能价值,再加上超长臂展的防守威慑,这也开始成为他的球风特色。
2003-04球季,基里连科正式接班,场均16.5分8.1篮板3.1助攻1.9抢断2.8盖帽,在他的全能发挥下,加上杰瑞·斯隆的调教,即便球队是少了两大主将的平庸阵容,但爵士还是围绕基里连科打出42胜40负,距离季后赛仅仅一步之遥。
当年度,基里连科打出当时联盟唯一一次单周内两次完成至少五项数据5+的表现,分别面对火箭19分5篮板7助攻8抢断5盖帽,面对尼克斯10分12篮板6盖帽6抢断5盖帽,甚至当时单赛季能完成2次此项成就的,也只有他和奥拉朱旺二人。

逐渐全能之后,入选唯一一次全明星,获得球队六年8600万顶薪续约,爵士也开始大笔砸钱续约补强,貌似基里连科领衔的新时代正在到来,但完全没人想到,这位全能手的爵士命运,反而很快急转直下…
隔年的基里连科再度打出15.6分6.2篮板3.2助攻1.6抢断3.3盖帽,拿下生涯唯一一次盖帽王。但球队因伤病问题战绩大滑坡;隔年继续是场均15.3分8篮板4.3助攻1.5抢断3.2盖帽,连续三年入选防守阵容,入选唯一一次入选防守一阵。
最高光时刻,在于面对湖人,单场打出14分8篮板9助攻6抢断7盖帽,不到90秒之内连送科比四记盖帽,看出科比职业生涯的最吃瘪时刻。而命运也足够玄妙,2016赛季,爵士主场特别为基里连科举办致敬之夜,恰好也是科比生涯最终战,赛后两人还单独会面叙旧,颇有一丝英雄相惜的感叹。

但在看似华丽的数据背后,基里连科的重要性反而急速下滑。布泽尔和奥库逐渐开始接班球队,而更关键的,是爵士选到了德隆·威廉姆斯。
在主帅斯隆的严苛要求下,这位乐透区新秀到赛季后半段开始稳定进入首发,场均10.8分4.5助攻也开始展现明星潜质。而在斯隆最擅长的挡拆战术下,球队开始陆续引进擅长挡拆的优质控卫和禁区搭档,再加上基里连科开始出现健康问题,轮换位置边缘化也在所难免,控运弱点和外线短板也在渐渐暴露,他的队内情况也在开始出现危机。
上场时间缩减,担任不擅长角色,再加上全队最高薪资面临的压力,逐渐埋下未来基里连科和斯隆之间的矛盾导火线。2007-08赛季,基里连科主动要求交易,而此前他已经滑落到球队第六人,甚至都并非替补进攻主力。
而球队为了尽可能得到最大交易价值,选择让他从板凳回到首发小前锋,他的传导全能也开始重新成为第二阵容发动机。

但即便如此,基里连科的爵士后半段生涯受限于角色,整体状况还是起伏不定,加上长年伤病影响和年纪增长,防守威慑也在下滑,终究难回巅峰。随着爵士斯隆+德隆的时代落幕,基里连科合约期满,球队也无意挽留,双方也顺势结束了10年合作。
带着遗憾离开爵士后,基里连科2011年重回老东家俄罗斯中央陆军,重新回到球队核心后,再度带队拿下欧洲联赛亚军,拿下欧洲联赛MVP和最佳防守球员,也再次引起NBA关注;而后加盟两年2000万加盟森林狼,打出2005-06赛季后的个人最佳表现,但隔年带着冠军梦想跳出合约,两年310万投身篮网后,却在主帅基德的奇怪调度下被弃用,最后成为交易筹码被送到76人后却选中拒绝报到,这位大个子的NBA生涯,这么突然之间的画下句号。
虽然NBA生涯难免失意,但基里连科依旧是俄罗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在退役后全票当选俄罗斯篮协主席,继续发挥他国内篮坛第一人的影响力。

回看基里连科的爵士生涯,属实有些生不逢时。在年轻时没能赶上犹他双煞的全盛时期。而在巅峰时期,又遇到球队接连补进新人打造新体系,不得不交出主力位置退居二线。
对于这样一位NBA首发之上、全明星之下的球员,或许不少球迷会疑问,这样的普通球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背后的答案主要来自于他国际大赛表现。
在生涯最低潮之后,却依旧敢在07-08赛季喊出交易申请,主要就在于当年度欧锦赛的强势发挥,基里连科带领阵中仅两位NBA球员的俄罗斯男篮,以领跑全队的场均18分8.6篮板2.2助攻2.4抢断1.8盖帽,夺下俄罗斯史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欧锦赛冠军。

半决赛对决欧陆强队立陶宛,第三节被追平后,基里连科站出来2分钟拿下8分1篮板1盖帽,追回领先重新获胜;总决赛独得19分,率队逆转当时的西班牙舰队,而他自己则是力压多位NBA全明星,荣膺赛事MVP。
而后以他为首,俄罗斯男篮先后在2011年欧锦赛和2012年奥运会各拿一枚铜牌,前者为俄国史上第二铜,后者更是史上第一块奥运奖牌,看出俄罗斯男篮领军人物。参考国际大赛的表现,基里连科绝对值得相信,只要用对,这把AK47依旧具备和NBA一线球星对话的实力。
但问题恰恰在此,当时来看,基里连科的最佳使用说明书,就是让他成为球队体系运转一员,赋予一定比例的持球进攻戏份,最好是担任高低位之间游走的摇摆前锋,而并非接球投射为主的侧翼。
但在当年的球风环境下,这条路几乎很难走得通。他的最大价值在于全能,国际赛场搭配个人能力都差他一步的队友,更能凸显出他的全面价值,但到了更强调个人能力的NBA,队友也更出色,更不乏单项能力优于他的人存在,自然需要他把球权让出,进而去担任一些不擅长的尴尬角色。

从当时爵士的视角看,这样的调度无可厚非,德隆、布泽尔甚至奥库都更适合扮演主力。但到了当代,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小球风潮下,各位置间的区别也更模糊,后卫开始降低控球组织比例,负责更多的接球投射和无球跑动,单纯的大个子内线球员也在开始失宠,而兼具机动性和高度、能够无差别换防的不三不四前锋反而逐渐成为王道。
以上种种,似乎都在印证,这把AK47在当今时代,或许会顺利很多。
最适合对比的一个案例,应该就是德拉蒙德·格林了。
同样主打全能,以他的身高在十年前自然是很难担任首发禁区轮换的,但换个时代,靠着控球前锋角色,以及符合当代无限换防的属性,最终赢得最佳防守和冠军荣誉。
想象一下,如果基里连科在当代打球,会是什么局面呢?
当然,并非是比较格林和基里连科之间的强弱,单就荣誉来看,格林的成绩自然更胜基里连科,但格林应该也很难带领俄罗斯征战欧锦赛,甚至是击败加索尔兄弟夺冠。
对比来看,格林在对抗和篮板球,以及防守运转,持球能力等等属性上,都是略胜基里连科;但后者的得分能力,抢断盖帽价值,甚至协防覆盖都应该更胜一筹。而基里连科的身材体型,也要更贴切当代大部分球队期望的四号位尺寸。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论,不同时间的不同球风演变下,确实可以脑洞大开一点,当年一些带有遗憾的球员,换个时空视野来看,可能就又大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