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速是每个跑者都熟悉的词语,合理的马拉松配速是大致全程匀速跑的。完赛证书上的分段计时,也常常被大家拿来比较。
马拉松官方领跑员会按照完赛时间倒推每公里的合理用时,基本上是以匀速为考量,这样跟随者也能有非常准确的距离、时间参考。不过,这都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赛道没那么拥堵,路基本是平的,气温变化也没那么大,补给也充分和及时。
配速的核心要义,是在整个42.195公里中,合理分配能量和体力。但全程采用平均配速,太粗泛。高级配速,要附加考虑很多外部条件,起跑时的站位,当天气温变化,赛事中途补给,赛道起伏……如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是需要思考的,而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除法(配速=目标完赛时间/42.195公里)。
考虑到出发拥堵因素一个同样实力的选手,A区出发和F区出发肯定是不一样的。马拉松赛场上,前面几公里跑不开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所以当我们说配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拥堵范围如何处理。
咱们以2019年(中国赛事高峰期)北京马拉松为例,完赛总平均成绩4:16:00。其中男子平均成绩4:11:25,女子平均成绩4:34:18。换言之,赛事的中位数配速大概在6分4秒左右。可以根据总分区站位和过往成绩站位,想想周围的人是偏快的还是偏慢的,起跑后是抓紧时间突围,还是坦然被超越。
不同的比赛,拥堵的时间也不一样,规模大的赛事,如果只有分区没有分枪出发,D区以后的选手肯定会遭遇拥堵。有分枪出发的,比如厦门马拉松,就会好很多。
作为合理的配速要求,要做好前5公里都跑不开的心理准备,这时候预估一下自己的完赛成绩和分区可能的成绩——
如果在“慢区”,就要想办法突围,适当提高配速5到10秒,争取早点儿进入到正常配速区间,否则在慢区耽搁的时间太久,会白白浪费应有的能力。
如果在“正常区”,那是最幸福的,可以按照既定的配速进行,争取跑个全面均匀体能分配。
如果在“快区”,身边的人都是实力强的,不要盲目跟随,守住自己的配速即可。
考虑到坡度起伏这个因素来自于赛道的不同“性格”,有坡、有桥的马拉松也是很常见的,赛道上各个选手的感受也是大不同。合理的配速,上坡的时候适当降速,下坡的时候适当提速,千万别死盯着手表上的速度数值。真正的配速,其实是均匀使用体能,而不是速度的绝对均匀。
提到上下坡,对不同人也是有所区分的,练过越野跑的人,都能知道自己在什么样的坡度能跑,什么样的坡度需要走,如果上坡能力实在不理想(确实有这样的路跑选手),上桥适当走也是有可能的。核心就是确保自己的短板不要在某个时间突然宕机。
考虑气候条件变化如果你跑得比较快,比如3小时内完赛,整体配速均匀即可。因为从出发到结束,温差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你的完赛时间要4小时以上,那么考虑到温差的关系,可能需要做调整。比如炎热天气比赛,刚开始趁着凉快要多跑点儿,高温情况就要放慢些速度。
请记住,几乎所有人在高温环境跑步都会有能力损失,如果高温时候依然保持相同配速,相当于额外付出了很多能量,那就不符合我们配速“均匀使用体能”的根本原则了。出发和结束温差大的比赛,先快后慢反倒是一个正确的匀速使用能量策略。
考虑到中途补给和降温虽然我们在出发时要冲破人山人海,虽然我们要在不同赛道经历起伏颠簸,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及时地调整,让身体处于“稳定的节奏当中”,那就是临场发挥时候的补给和降温策略。
能量胶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当我们跑到20公里之后,往往血糖会降低,持续大功率输出会有能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产生,此时及时补充容易吸收的能量胶,快速补充能量,会让我们的长跑变得稳定。补水、补盐、补糖,降温海绵的使用,都是过程中的调节,这些也都是维持配速的必要环节。
合理配速 均匀输出总的来说,合理的配速是个大目标明确、小环节复杂的事情。初级配速简单地按照匀速,简单粗犷。中级配速会考虑到地形起伏,上坡就慢点,下坡就快点,略有调整。
高级配速要从出发到终点,在脑海中整体思考一遍要经历的各种问题,出发时候是否拥堵,身边人的快慢,地形起伏,出发和结束时候的温差,路上补给是否及时,通过一切方式来让自己完成“配速的根本指标”——均匀使用体能,这个匀速,更多的是身体消耗的均匀。
最后用《雨中的3分58秒》一书中的经典话语结束配速的讨论:一个赛跑选手就像个“吝啬鬼”,对于自己的精力总是斤斤计较,他得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花费了多少精力,接下来还要付出多少,他只想在自己正好不需要用钱的那一刻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