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诞生高等智慧,建立文明社会以来,一直饱受诸多自然灾害侵袭,其中,水灾、旱灾和蝗灾是影响人类社会的三大自然灾害。
从刀耕火种到现在卫星漫天,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是毋庸置疑的迅速,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会受到水灾、旱灾的影响,例如4月份到6月份,两广地区频发洪涝灾害,又或者6月中旬,河南省16个地级市的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
然而令我们惊讶的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蝗灾似乎突然消失了,要知道,中国是饱受蝗灾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据《中国救荒史》记载,秦汉时期平均每隔8.8年出现一次蝗灾,两宋时期平均每隔3.5年,明清时期平均2.8年。
蝗虫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由此导致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饥荒开始席卷大地,可以说,每次蝗灾都会让很多老百姓饿死。
简单了解下“蝗虫”蝗虫通体呈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主要可分为土蝗、稻蝗和飞蝗。
稻蝗以植物各部位与腐果为食,土蝗和飞蝗食性广泛,尤其喜欢吃经济类农作物,例如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
蝗虫一生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它们会把卵产在地下,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带,蝗虫每年可发生1~2代,偏冷或湿度较高的地区,繁衍效率会大打折扣,至于原因后面会讲。
既然处于大饥荒时期,为什么不吃蝗虫?可能有人会说,蝗虫体内带有毒素,吃蝗虫寿命更短,这里面有争议,既然生活背景是大饥荒,人都快被饿死了,哪里还管什么蝗虫体内的毒素。
其实古人早就有吃蝗虫的先例,多个朝代的古籍中都有相关记载,为什么蝗灾时期,饱受饥饿的人不通过吃蝗虫来度过这次劫难?
一方面是能量在传递过程中会衰减80%~90%,理论上来说,我们直接吸收太阳能是最简单高效率的,很显然,人类的身体无法直接吸收太阳能,为了提高能量吸收率,我们可以吃植物。
太阳能的15%被植物吸收,植物能量的15%被蝗虫吸收,蝗虫能量的15%被人体吸收,最后转移到人体内的能量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蝗虫在啃食完植物后,又会迅速前往其他地区,移动速度太快,无法捕捉太多蝗虫。
为什么现在没有蝗灾了?20世纪50年代,我们仍然会遭遇蝗灾侵袭,当时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狠下心出动TIO-2型治蝗飞机播撒治蝗药粉。
但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而且综合成本很高,当时有一位名叫马世骏的年轻专家,听闻中国建国后蝗灾很严重,辞掉国外高薪待遇,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并且接过了这个困扰中国2000多年的除蝗重担。
为什么蝗灾很难治理?
光靠蛮力显然是不行的,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通过以往案例不难发现,蝗灾出现的年份,往往是大旱之年,所以古代有“旱极而蝗”这个词汇。
从科学角度出发,蝗虫喜欢把卵埋在地下,并且要求土壤中水分含量仅有10%~12%,壤土为15%~18%,表土氯离子含量在0.2%~1.2%之间。
以上是蝗虫卵适宜的发育环境,当土壤中水含量超标时,蝗虫卵的成活率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是因为潮湿温润的环境会滋生微孢子、真菌、细菌、病毒等,这些东西除了会破坏蝗虫卵外,它们还很容易寄宿在植物体内。
当微孢子、真菌、细菌、病毒进入蝗虫体内后,会导致蝗虫基因发生突变,降低蝗虫繁衍能力,致畸率大幅度提高,部分真菌还能直接导致蝗虫致死,例如蝗虫感染绿僵菌后,5~12天内就会病发身亡,并且由于蝗虫喜欢群居活动,一只蝗虫感染,往往就能消灭一整片区域内的蝗虫。
那么蝗灾出现的科学原理就浮出水面了,如果某地区较为干旱,土壤含水量低开裂后,阳光热浪会消灭这一片的真菌,提高蝗虫族群整体的成活率。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拦洪蓄水,疏浚河道,大量蝗虫分布地带的土壤含水量超过标准,微孢子、真菌、细菌、病毒开始大量繁衍,不利于蝗虫生长繁殖。
此外,部分蝗虫出现地区还会派人喷洒药物,例如卡斯克、马拉硫磷原油、来福灵等,又或者散养一些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以前古人不知道蝗虫的习性,科学知识匮乏,但在有了先进生物监测仪器后,我们很快就发现了蝗虫的致命弱点,再加上大量修建水利,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难再出现大型蝗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