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冠状病毒(如SARS-CoV-2,SARS-CoV,MHV,MERS-CoV等)属于正链 RNA 病毒家族,在复制过程中会利用自身的非结构蛋白重构宿主细胞内膜,形成双层膜囊泡(Double membrane vesicle, DMV)结构,为病毒基因组 RNA的合成和修饰提供一个中心枢纽,保护病毒 RNA逃避宿主细胞免疫系统的监控。
尽管DMV在冠状病毒复制中的重要功能已得到证实,但新合成的病毒 RNA 分子如何转运以进行蛋白合成和病毒粒子组装的机制仍不清楚。利用原位低温电子断层扫描技术(In situ cryo-electron tomography, cryo-ET)进行的研究发现,在MHV和SARS-CoV-2感染细胞中的DMV上存在孔复合体。这种孔复合体的分子量约为 3 MDa,是具有 6 倍对称的双跨膜结构。冠状病毒三分之二以上(约 20 kb)的基因组RNA编码 16 个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 nsp),与宿主蛋白一起构成冠状病毒复制-转录复合体(replication-transcription complex,RTC)。其中,非结构蛋白nsp3和nsp4是形成DMV孔复合体所需的最小病毒成分。然而,利用原位方法解析的这些孔复合体的分辨率有限(约 20 Å),DMV 孔复合体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整个孔复合体的结构细节仍未被揭示。
2024年8月14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倪涛课题组联合袁硕峰课题组在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 “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Coronavirus Double Membrane Vesicle Pore Complex”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利用分离纯化的SARS-CoV-2 DMV,通过Cryo-ET技术和断层扫描平均法(subtomogram averaging, STA),首次解析了4.2 Å分辨率的DMV孔复合体结构,初步揭示了病毒利用DMV孔复合物进行RNA转运的分子机制,为开发针对冠状病毒DMV 孔复合体形成和RNA 转运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信息。


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DMV孔复合体的中心具有含三个收缩位点的带正电荷通道,可以介导RNA 和代谢产物的跨膜运输。在孔道中对称分布的精氨酸残基在不同的β冠状病毒中高度保守,对于病毒的复制至关重要(图3)。这个孔道直径大约1.7纳米,足够介导单链RNA穿过。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817-y责编|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来源|“BioArt”
End
往期精选
围观
一文读透细胞死亡(Cell Death) | 24年Cell重磅综述(长文收藏版)热文
Cell | 是什么决定了细胞的大小?热文
Nature | 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热文
Nature | 自身免疫性疾病能被治愈吗?科学家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热文
CRISPR技术进化史 | 24年Cell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