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上午处理光绪后事,下午穿上寿衣,病逝前留下遗言让人唏嘘!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北京城内弥漫着一股萧瑟的寒意。午时刚过,瀛台传来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年仅三十七岁的光绪帝驾崩了。慈禧太后闻讯后,不顾年迈之躯,立即处理起皇帝的后事。谁知天意弄人,就在她忙着安排新帝继位大典时,突然昏厥倒地。醒来后的太后,竟穿上了早已备好的寿衣,躺在龙榻之上。临终前,这位执掌大清朝政达47年之久的女性,留下了一句让在场众人震惊的遗言。这位曾被世人称为"老佛爷"的铁腕女强人,为何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说出这样的话?她心中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从小透明到权力巅峰
咸丰八年的长春时节,紫禁城内举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选秀。在众多秀女中,一位名叫兰儿的少女以其沉稳大气的气质引起了总管太监的注意。这位少女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当时的她不过是叶赫那拉氏家族中一个普通的女孩。
叶赫那拉氏曾是满洲八大姓之一,在康熙年间显赫一时。但到了道光末年,家族势力已大不如前。兰儿的父亲惠征只是一个正蓝旗低级军官,家中生活并不富裕。入宫前的兰儿,与其他旗人家的女子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但与同龄人相比,她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悟性,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精通骑射。
入宫后,兰儿被封为懿贵人,位份不高,在众多秀女中并不起眼。然而她很快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当其他妃嫔还在为争宠使出浑身解数时,兰儿却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她时常在咸丰帝批阅奏折时在一旁侍奉,细心观察皇帝处理政务的方式。渐渐地,她开始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建议往往切中要害,让咸丰帝刮目相看。
转机出现在咸丰九年,兰儿怀孕的消息传遍后宫。这个消息让她一跃成为后宫瞩目的焦点。在生下载淳(后来的同治帝)后,她被晋升为贵妃。但与其他因生子得宠的妃嫔不同,慈禧并未停止对朝政的关注。相反,她利用照顾皇子的机会,更多地参与到政务中来。
咸丰帝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此时的慈禧已经在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关系网。她通过赏赐与恩惠笼络了一批重臣,其中包括肃顺、载垣等人。这些大臣虽然表面上效忠皇帝,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听从慈禧的意见。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重,临终前立下遗诏,命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这个决定本意是要制约慈禧的权力,但却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了伏笔。
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秀女,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手腕,在短短十年间完成了从宫女到太后的华丽转身。然而,这仅仅是她权力之路的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皇帝驾崩之后。
二、权力之路的暗涌
咸丰帝驾崩后的第三天,一场改变大清朝廷格局的政变在热河悄然展开。当时辅政大臣肃顺正准备召集八大臣商议朝政,突然遭到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队包围。这支军队打着"为小皇帝清君侧"的旗号,一举拿下了肃顺等人。
这场被后人称为"辛酉政变"的行动,表面上是恭亲王主导,实则是慈禧与东太后精心策划的结果。政变前夕,慈禧通过宫中太监向恭亲王递出密信,揭露肃顺等人"图谋不轨"的罪证。这些所谓的罪证包括肃顺私藏前朝大印、暗中结党营私等。虽然这些指控并无实据,但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已足够给肃顺定罪。
政变成功后,慈禧并未立即显露锋芒。她以"皇太后"的名义,让恭亲王奕訢担任议政王,表面上将朝政大权交给这位皇室宗亲。但实际上,重要的奏折都会经过垂帘后的慈禧过目。这种"垂帘听政"的做法,让慈禧既能掌控朝政,又不会引起满族贵族的强烈反对。
然而,慈禧的权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与她同为太后的东太后钮祜禄氏,因是先皇正宫皇后,在宫中地位略高于慈禧。起初两位太后和睦相处,共同处理朝政。但随着时间推移,东太后开始对慈禧的专断表示不满。
特别是在同治四年的一次朝会上,东太后公开质疑慈禧擅自更改奏折内容的做法。这一举动让两位太后的矛盾公开化。随后的几个月里,东太后频频干预慈禧的决策,甚至试图联合几位重臣制衡慈禧的权力。
面对这种局面,慈禧采取了一系列巧妙的应对之策。她先是在后宫中散布消息,暗示东太后的身体"每况愈下"。接着又通过心腹大臣建议东太后"静养为要"。最终,东太后被实际上软禁在了慈宁宫中,很少再过问朝政。
到同治七年,东太后已完全失去了干预朝政的能力。宫中的大小事务,从选妃到用人,都由慈禧一人说了算。就连同治帝的婚事,也是慈禧独自做主,选中了她外甥女阿鲁特氏为皇后。
这一时期,慈禧还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权力运作方式。她善于利用朝中各派势力的矛盾,时而支持洋务派,时而偏向守旧派,让各方势力互相制衡。在处理具体政务时,她往往不直接表态,而是让大臣们充分争论,最后再"采纳"符合她意图的建议。
这种运作方式,既维持了朝廷的稳定,又确保了慈禧的绝对权威。到同治十三年,当朝中大臣提及政务时,已经习惯性地要问一句:"太后意下如何?"
三、慈禧的两面性格
同治十三年冬,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花夺去了年仅十九岁的同治帝的生命。作为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在丧子之痛面前表现出了罕见的软弱。据当时的宫女记载,慈禧整整三天没有处理政务,只是静坐在慈宁宫中。然而就在朝臣们以为她会就此消沉时,慈禧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果断。
仅仅在同治帝下葬后的第二天,慈禧就召集重臣,宣布由她的亲侄子载湉继承皇位,是为光绪帝。这一决定不仅违背了同治帝已故皇后阿鲁特氏已有身孕的事实,更打破了清朝"传大不传小"的祖制。当时不少大臣对此表示异议,但慈禧仅用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就化解了所有质疑。
慈禧对待亲近之人的态度同样充满矛盾。她对自己的侄女阿鲁特氏本是疼爱有加,不仅将其选为皇后,还经常赐予珍贵礼物。但在同治帝驾崩后,当阿鲁特氏声称自己怀有龙胎时,慈禧却立即下令将其软禁。最终,这位年轻的皇后在极度悲痛中离世,关于她是否真的怀孕的争议至今仍未有定论。
在处理朝政时,慈禧的这种两面性更为明显。光绪初年,李鸿章等人极力推行洋务运动,主张购买西方军械、兴办新式工厂。慈禧对此既支持又戒备。一方面,她准许各省筹办洋务,甚至拨款支持;另一方面,她又严令这些新式工厂必须接受朝廷直接管辖,所有重要决策都要经过她的批准。
最能体现慈禧矛盾性格的,莫过于颐和园的修建过程。当时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各省海防、军费都极度紧缺。但慈禧却坚持动用海军经费修建这座大型园林。面对朝臣的反对,她提出这是为了"便于处理朝政"的说法。事实上,颐和园确实成为了她晚年议政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成为了她逃避现实的安乐窝。
在对待西方势力时,慈禧也表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义和团运动期间,她一边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一边又秘密命令各省督抚保护教堂和洋人。甲午战争后,她更是一改往日作风,开始接见各国使节夫人,举办西式茶会,表现出对西方文明的兴趣。
这种两面性格在她对待宫中下人时也表现得很明显。她会因为一个小太监端茶时手抖洒了水而大发雷霆,却又能对一个说话投机的宫女破格提拔。有时她会因为心情愉悦而大赏宫人,有时又会为了一点小错而严厉处罚。这种喜怒无常的性格,让宫中上下始终战战兢兢。
而这样的性格特征,也直接影响了她与光绪皇帝之间复杂的关系发展。作为养子的光绪,从小就经历着慈禧这种时而慈爱时而严厉的教导。这种经历,为后来两人之间的政治较量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四、光绪与慈禧的权力角力
光绪十年,年满十六岁的光绪帝开始亲政。这位在慈禧严密监控下长大的皇帝,展现出了与其养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在登基之初,光绪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着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然而,年轻皇帝的每一项决策,都必须经过慈禧的认可。起初,慈禧对光绪的改革举措采取了默许态度。她允许光绪在科举考试中增加西学内容,也没有反对他兴办新式学堂。但当光绪试图触及行政体制改革时,慈禧立即收紧了权力的缰绳。
光绪二十四年,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建议下,光绪开始了著名的戊戌变法。短短百余日内,他颁布了多达四十余道变法谕旨。这些改革措施涉及军事、教育、工商业等各个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裁撤冗员、整顿吏治的举措。这直接触动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利益。
当时,光绪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秘密召见了军机大臣袁世凯,计划调动北洋新军,先发制人抢占慈禧的颐和园。这个计划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大清朝廷的权力格局。然而,袁世凯却选择了背叛,将这一计划告知了慈禧。
慈禧得知消息后,立即采取行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她突然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以"皇帝染病"为由,强行将光绪帝幽禁于中南海永年殿内。随后,她下令逮捕了包括谭嗣同在内的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则仓皇出逃。至此,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被软禁后的光绪,生活在严密的监视之下。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向慈禧汇报,就连日常饮食也由慈禧指定的太监负责。在这段时期,光绪多次尝试与外界联系。据说他曾托人向英国公使馆传递求救信息,但都未能成功。
光绪三十四年春,慈禧突然宣布要将政权"归还"给光绪帝。这个消息传出后,朝野震动。然而就在各方揣测这一决定用意时,光绪的身体状况突然恶化。据太医院记载,光绪染上了急性疾病,但具体病因却语焉不详。
更为蹊跷的是,就在光绪病重期间,慈禧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立储事宜。她破格选定了醇亲王载沣的三岁幼子溥仪为皇储。而光绪此时尚在人世,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清朝礼制。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年仅三十七岁的光绪帝驾崩。在他去世前的最后几天,除了几个贴身太监,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关于其死因,坊间流传着诸多说法。有传言称他是被慈禧毒死的,也有人说他死于天花。但真相如何,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光绪的死,也标志着这场持续了近三十年的皇权争夺正式落下帷幕。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光绪驾崩后的第二天,垂垂老矣的慈禧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五、权力的终结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光绪帝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离开了她统治了近半个世纪的紫禁城。临终前,她仍在处理朝政,甚至还批阅了几道奏折。据太监德龄的记载,慈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询问朝中大事。
慈禧离世的消息传出后,清廷上下陷入一片混乱。虽然新帝溥仪已经被立为储君,但三岁的皇帝显然无法独自处理朝政。朝中大臣们开始为争夺辅政大权而明争暗斗。载沣、载澧等皇族宗亲纷纷提出要参与辅政,而以袁世凯为首的汉臣集团也不甘示弱。
在这场权力更迭中,慈禧生前的旨意仍在发挥作用。她临终前指定隆裕太后为摄政,这一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局势。然而,隆裕太后显然没有慈禧那样的权力掌控能力。在她的统治下,清廷的权力逐渐旁落。
慈禧去世后,她在位期间的诸多秘密开始浮出水面。首先是颐和园中发现的大量珍宝,这些价值连城的物件大多来源于海军经费和各项赈灾款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重达350斤的翡翠,据说是慈禧从西太后陵寝中取出来的。
其次是慈禧的私人账本被发现。账本显示,仅在光绪三十三年一年间,慈禧在个人享乐上的开支就超过了朝廷一年的军费开支。这其中包括每日必用的名贵脂粉、价值不菲的补品,以及大量用于赏赐的珠宝玉器。
更令人震惊的是慈禧的秘密档案库。在这些档案中,记载了她数十年来如何运作朝廷大权的详细过程。从最初如何架空同治帝,到后来如何控制光绪帝,每一步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些档案后来成为研究晚清政治的重要史料。
慈禧去世后不久,清廷就迎来了更大的危机。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相继宣布独立。此时的朝廷已经完全丧失了控制局面的能力。就连慈禧生前最信任的大臣袁世凯,也开始与革命党人谈判。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慈禧精心布置的皇统继承安排很快就土崩瓦解。她临终前安排的小皇帝溥仪,在位仅仅三年就被迫退位。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太后,她苦心经营的权力帝国,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历史的洪流。
在慈禧死后的第三年,当年她精心修建的颐和园成了公园,供普通百姓游玩参观。她生前起居的慈禧寝宫,也变成了展览馆。那些曾经被她视若珍宝的物件,如今都成了历史的见证。就连她最厌恶的维新变法主张,也在辛亥革命后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
而慈禧统治期间积累的问题,如军备落后、政治腐败、外交失败等,也在她去世后集中爆发。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也为中国近代史揭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