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庭院被阳光照得发亮,植被枝叶低垂,无精打采;行人脚步匆匆,躲避阳光。坐在空调房里的我不禁在想:当现代科技尚未走进人们的生活时,古人是如何避暑的?想来,这是盛夏最有意思的事。
早在西汉时期,古人就已借助高超的纺织工艺,将一年四季的不同服饰进行区分。在信奉黄老道家思想的汉人看来,死后的世界与生前无异,“事死如事生”不仅表达了对墓主人的敬意和孝道,也昭示了其生前显赫的物质生活。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丝绸服饰宝库”,墓主人是生活于西汉初年的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妻子辛追夫人。墓葬中出土了薄如蝉翼、轻若烟霞的素纱襌衣,重量仅四十余克,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直裾素纱襌衣,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湖南博物院藏。(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据《释名·释衣服》:“襌衣,言无里也。”襌衣是不挂衬里的单袍,因其通常作为轻薄单层,故《说文解字》有言:“襌,衣不重也。”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分别为直裾与曲裾,直裾素纱襌衣重49克,曲裾素纱襌衣重48克。素纱质地稀疏透风、轻薄飘逸,正如古诗中所讲的“轻纱薄如空”,是秦汉时期制作夏服和衬衣最流行的面料,也是世界上最轻薄的织物之一,据说从周代就开始广泛运用,《周礼》中即有“素沙”一词(“沙”即“纱”)。
除了轻薄的素纱襌衣,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还出土了“避暑利器”——便面。“便面”是时人对扇的称呼,《汉书·张敞传》载“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这种最早用于遮蔽面容的便面,后来泛指扇。先秦两汉时期的便面形似半圆,因远看如门扇,故名“户扇”;材质以细竹篾最为常见,而后又有以布、锦、绢、纱为主的丝织便面。2007年,考古人员清理江西靖安李洲坳的东周大墓时,在一具棺木中发现一柄保存完好的便面,其形似刀,以精细的竹篾编成,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类实物。
▲竹编便面,靖安李洲坳东周大墓出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便面有长柄大竹便面与小便面两种。其中长柄大竹便面柄长176厘米、扇面宽45厘米,以细竹篾编织而成,边缘采用素绢包边,扇柄裹黄绢,柄上部劈成两半以夹住扇面并用锦条捆牢,是在礼制活动中使用的遮阳、挡风的礼器。小便面柄长52厘米、扇面宽22厘米,其形似刀,利于手持,竹篾扇面沿细竹条扇骨编织而成,并以锦条绑缚于竹柄之上。古人认为竹生于山野,色泽温润,洁净无瑕,触手生凉,这种神奇的“温凉感”,正是避暑时的最佳体验。
不仅是汉代,历代名物、名画、名帖中都不乏避暑题材。留存至今的古代仕女画名品众多,若说美轮美奂,大唐气象的丰腴美人必不可少。唐代仕女画画家以张萱、周昉二人最负盛名,生活于开元年间的张萱原作早已不存,唯宋徽宗时期画院“天水摹”《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可以一窥其盛世气度;周昉生活于中唐时期,他笔下的绮罗仕女浓丽富态,画中女性表现出的“周家样”,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中唐时期奢靡审美意趣的代表。故宫博物院所藏周昉《挥扇仕女图卷》绘有十三位衣着华丽的女性,全卷以分段的生活写真表现宫中女眷的日常景象。画中女子头挽高髻、细眉怠眼、面如满月、结体丰腴,曳地的长裙装饰华美,于层次错落间将大唐女性的风韵体现得淋漓尽致。起首的宫妃头戴灿然的花冠,身着华丽耀眼的红襦花裙,她手执青罗纨扇,斜倚于凭几之上;右侧的男装仕女手执巨大的织金团凤纹大障扇,以习习凉风一解宫妃的暑热之苦。周昉用妍丽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将唐宫中的女子描画如真,尽显夏日宫苑的生动情态。
▲挥扇仕女图卷(局部)唐,周昉,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唐代的女性富丽曼妙,宋代的男性文雅清新。宋徽宗赵佶是著名的“文艺”皇帝,因《听琴图轴》上有宋徽宗的御书诗题与宠臣蔡京的唱和绝句,成为君臣和睦的典范。画中主人莲冠鹤氅,端坐在如龙般虬曲的老松之下,凝神抚琴;在他身前,有两官员对坐聆听,左侧青袍者笼袖仰面,右侧红袍者持扇沉思,虽然琴声让人陶醉,二人却些许出神,若有所思。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画中抚琴者或为宋徽宗本人,对坐聆听的青袍者为童贯、红袍者为蔡京。红袍者手持一柄竹篾团扇,正是夏日清幽的表现。细看周遭,熏炉香烟袅袅、古鼎繁花绽放,与优雅的琴声共同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脱俗境界。
在宋代,竹篾团扇十分流行,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位于福建邵武的南宋初期著名学人黄涣的墓中,就出土过一把与《听琴图轴》极为近似的剔犀漆柄团扇,此扇形近椭圆,柄长46.8厘米、扇面宽23.6厘米,扇框及扇骨均以极细的竹篾丝制成,竹篾之上以细绢装裱正、背两面,并以檀香木剔犀雕缠枝花卉纹作柄。黄涣的随葬品中不仅有团扇,还有大量茶器,这些袖玩雅物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南宋初期文人的闲情逸致——与三五友人燕居小园,执扇驱暑、挥毫论诗、品茗斗茶,谈笑间满是沁人的芬芳……
中国使用冰的历史特别悠久,周代即设“凌人”一职专门负责冰的采集、储存与使用,夏日消暑冰镇的器物称“冰鉴”,储存冰块的冰窖则称“凌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的“鉴缶”,即为冰鉴的一种。联想《楚辞·大招》中记载的“清馨冻饮”,可知夏日瘴湿闷热的南国楚地已经出现消暑的“冰镇饮品”。其后的唐宋时期,国人开始制作“冰水”“冰酪”“冰雪冷元子”“雪泡酒水”等消暑饮品。至元世祖时期,国人又掌握了奶冰、蜜冰的制作技术,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称之为“冰奶”。明清时期,专门储存冰块的“冰室”(“冰窖”)不仅有专供宫廷的“官窖”,也有为王府服务的“府窖”、为百姓服务的“民窖”。冰块不仅用于居室降温、冰镇御食,在皇帝夏日巡幸、狩猎与出游时也被广泛应用。至于民间,则常见“含冰核”“吃刨冰”等消暑活动。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款掐丝珐琅宝相花冰箱,高48.2厘米,长、宽各71.6厘米,呈方斗状,口大底小。冰箱上盖可折叠、可拆分,盖面饰蓝地缠枝宝相花纹,有两条鎏金箍外加四个如意形铜提环;箱底正中为一五爪盘龙,有楷书“乾隆年制”款。为了保证密封,在箱内四面及底部另加木板、锡板以隔热,底部还留有一孔,供融化的冰水流出,其精巧的设计,彰显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掐丝珐琅宝相花冰箱,清,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自《北京晚报》)
在物质文化尚不丰沛的时代寻找清凉,是古人的一种巧思,也可视作他们给难耐酷夏开出的一剂“凉方”。无论是轻薄服饰还是宫室陈设,抑或袖玩雅物、时令饮品,古人的夏日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般枯燥,其心、其味、其感,不禁让人心驰神往……(完)
作者/石钊钊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