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字文和,生于公元147年,卒于公元223年,活了77岁,而且是在曹魏太尉的职位上死的。贾诩是凉州姑臧人,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地区,是西汉名臣贾谊的后人,基因足够强大,所以贾诩智计过人。父祖都分别做过武威太守、兖州刺史等职位,到了他父亲那一代徙居武威。
由此看来贾诩也是士族出身,而且贾诩曾被察孝廉郎,但后来因病辞官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此时贾诩大约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之后关于贾诩的记录中断,没有特殊记载。等到贾诩再次出场已经到了公元189年,此时贾诩已经43岁了,大约因病辞官之后,贾诩先是在家养病,后来投入董卓军中,此时贾诩是在董卓女婿牛辅军中。祸乱长安,保全自己
贾诩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一言挑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使得长安城大乱,无数百姓被乱军杀害,长安为之一空。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牛辅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余党。当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
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贾诩挑动李、郭二人进攻长安,最根本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保命,因为如果大家都散了,贾诩作为董卓余党,自然也难逃清算。事后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说:“这是保命的计谋,哪有什么功劳?”坚决不受。
李郭二人占据长安后,开始狗咬狗,贾诩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眼看二人无法辅佐。在帮助汉献帝出逃之后,贾诩前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便决定离开段煨,去投张绣。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表面上待我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劝降张绣,成全自己
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张济也是董卓的部将,所以兜兜转转贾诩一直没有跳出凉州这个圈子。但是在辅佐张绣期间,贾诩使自己的名声大大提升,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建安二年(197 年)春,曹操南征张绣,张绣不敌投降。
但是曹操这时犯了一个错误,他睡了张绣的婶婶,张绣感觉非常屈辱。于是在贾诩的辅助下,张绣反戈一击,在宛城降而复叛,致使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等人战死,曹操也中了流矢。宛城之败,曹操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恨透了张绣,知道了贾诩的厉害。
后来曹操又两次南征张绣,但是都没有彻底征服张绣。建安四年(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张绣投降曹操,最大的获益者其实是贾诩,他终于跳出凉州军团的圈子,找到了一个可以尽心辅佐的明主。我们看曹操的表现,封贾诩为都亭侯,迁冀州牧,而张绣只是个扬武将军。虽然和曹操联姻,而且张绣也在官渡之战以及日后曹操统一北方的征战立下很多功劳,但最终下场非常凄惨。
《三国志》记载张绣自己在随军征乌桓过程中,还没到达就死了。也有记载曹丕对张秀说:“你杀了我的兄长,还有什么脸面见人呢!”张绣心不自安,才自杀的。而且张绣的儿子后来也卷进了魏讽的谋反事件,被视为同党诛戮。投降曹操是贾诩的最好的选择,但不是张绣最好的选择。从这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贾诩考虑事情的时候,是以自己为中心。
投靠曹操之后,贾诩在官渡之战坚定了曹操和袁绍决战的决心,在赤壁之战前曾建议曹操不要出兵,献离间计,离间了马超、韩遂。在曹丕和曹植明争暗斗的过程中,贾诩倾向于曹丕,并教曹丕如何做好自己。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黄初四年,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纵观贾诩一生,虽不乏起伏曲折,但对其个人来说,却无疑称得上是成功的。其成功表现在:
一,没有被超乎寻常的激烈军事冲突和残酷政治斗争所灭噬;
二,每次选择和转徙,使其所处的政治生态都得到优化,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以高位高寿善终,福泽传及子孙后代。但是贾诩在挑动李傕、郭汜祸乱长安,劝降张绣的过程中,确是牺牲了别人,成就了自己,或许这就是贾诩为后世所诟病的原因吧, 也是他被成为毒士的原因!
参考:《三国志》、张大可《三国史》、《贾诩的自全之道与裴松之的史家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