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鄱阳湖变成大草原,为何却禁止放牧?三峡大坝为何不补水呢?

鄱阳湖干涸变成了大草原,有人提出在里面放牧却被禁止。那鄱阳湖为何会干涸,三峡大坝对其进行补水不好吗?鄱阳湖为何会干涸鄱阳

鄱阳湖干涸变成了大草原,有人提出在里面放牧却被禁止。那鄱阳湖为何会干涸,三峡大坝对其进行补水不好吗?

鄱阳湖为何会干涸

鄱阳湖作为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经常会出现“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变化,每年4到9月为丰水期,水量主要来源是降雨,10月到次年3月则是枯水期,河床裸露变成大草原。

然而近两年的来水量以及降雨却在不断减少,就比如6月下旬至8月间,鄱阳湖流域内平均降雨量仅为42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约35%,使得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来临,水位从7月就开始下降,截至8月11日,鄱阳湖湖口站水位下降至11.54米,仅仅三天,鄱阳湖就“缩水”了0.5米左右。

并且根据资料显示,截至8月29日,鄱阳湖区通江水体面积缩至948平方公里,与去年相比还小了1770平方公里,不过,鄱阳湖一望无际的苔草也成了天然氧吧,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如此丰富的绿色饲料让不少人建议在草海放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需要对部分区域实行封洲禁牧,那为何不允许在鄱阳湖进行放牧呢?

鄱阳湖为何不允许放牧

首先就是安全问题。鄱阳湖以前存在有非法采砂等破坏行为,而非法的采砂活动会破坏河床原有结构,使得局部塌陷形成暗坑,而且鄱阳湖中存在有福寿螺和钉螺,像钉螺体内寄生着“致命杀手”——血吸虫,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接触到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最快10秒就会被感染患上血吸虫病,潜伏期最长可达40天,对人和动物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就是生态保护。鄱阳湖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地,每年吸引近70万只候鸟,为了保障候鸟栖息,我国还在扩大保护区以及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维护,如果在这里放牧岂不是与初衷背道而驰。那鄱阳湖都这么干旱了,为何三峡不对其进行补水呢?

三峡大坝为何不补水

三峡大坝的确可以对鄱阳湖补水,但是我们需要考虑到后期的影响,目前鄱阳湖存在枯水期提前以及枯水期延长的问题,如果加大三峡大坝的下泄流量,很容易造成三峡水库汛期后无法蓄满,导致枯水期向下游补水的能力降低,有些得不偿失。那可能就有人说了,三峡水库提前蓄水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三峡水库的蓄水时间,已经从规划时的10月1日提前到了现在的9月15日,但是考虑到防洪安全和库区泥沙淤积问题,三峡水库能进一步提前蓄水的空间不大。

而且鄱阳湖水位下降存在很多原因,但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采砂,2001年长江禁止采砂后,各类采砂船开始转战鄱阳湖,资料显示,每年从鄱阳湖输出约1~3亿吨沙,但进入的泥沙一年只有2000~3000万吨,让鄱阳湖“入不敷出”。

这也使得鄱阳湖水道河槽变深变宽,增加了鄱阳湖的泄流能力,因此出现了水位下降。那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