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是一种神奇的量子力学现象,它描述了两个或多个粒子之间的强烈联系,即使它们相隔很远,也能同时影响彼此的状态。这种联系超越了经典物理学的范畴,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纠缠不仅是量子力学的一个有趣的特性,也是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可以用于实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
量子纠缠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即EPR佯谬,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和物理现实性。他们假设一个零自旋的中性粒子衰变成两个相反方向飞行的粒子,由于守恒定律,这两个粒子的自旋必须相反。如果在一个地方测量其中一个粒子的自旋,那么另一个地方的另一个粒子的自旋就立刻确定了。他们认为这种情况暗示了两个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隐含的变量或联系,而不是由概率决定的。他们认为这种隐含变量或联系应该遵循局域性原理,即不能超过光速传递信息。
然而,后来的理论和实验都证明了爱因斯坦等人的观点是错误的。量子纠缠不是由隐含变量或联系造成的,而是由量子态本身所决定的。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态不能分解为各自单独的态,而是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态。这意味着两个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局域性的关联,即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种关联违反了贝尔不等式,这是一种用来判断局域性隐变量理论是否成立的数学条件。实验表明,当沿着不同方向测量两个纠缠粒子的自旋时,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比任何局域性隐变量理论所允许的都要强。这就说明了量子力学是正确且完备的。
量子纠缠成像图
由于量子纠缠具有非凡的特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一些经典物理学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任务。例如:
1.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实现安全和高效的信息传输。例如,利用两个纠缠光子可以实现量子密钥分发,即在两地之间共享一串随机的密钥,用于加密和解密信息。由于量子纠缠的不可克隆性和不可预测性,任何对密钥的窃听都会被发现,从而保证了通信的绝对安全。量子通信已经在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光纤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以及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为构建全球范围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
2.量子计算: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实现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例如,利用两个纠缠比特可以同时表示四种状态,而不是经典比特的两种状态。这意味着随着纠缠比特数目的增加,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指数级别的信息,从而在一些问题上远远超越经典计算机。量子计算已经在人工智能、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资源勘探、药物设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国已经研制出了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号”和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量子霸权”。
3.量子测量: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测量。例如,利用两个纠缠光子可以实现超分辨成像,即突破经典物理学的衍射极限,实现对极小物体的观察。利用两个纠缠原子可以实现超灵敏陀螺仪,即突破经典物理学的标准量子极限,实现对极微弱旋转信号的检测。量子测量已经在对地测绘、远程预警、全球态势感知、大气污染检测和预报、航空航天作业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量子纠缠是一种神奇而有用的物理现象,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处理、传递和传感的方式,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