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胃癌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6类高危人群做好早期预防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吃饭时,你的胃正在默默承受着什么?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沉默的杀手",它不声不响,却每年夺走数十万人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吃饭时,你的胃正在默默承受着什么?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沉默的杀手",它不声不响,却每年夺走数十万人的生命。它就是胃癌——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全球前列的"隐形杀手"。

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和死亡病例接近全球一半!这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位可能在一生中与胃癌擦肩而过。更令人揪心的是,胃癌往往在早期毫无征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中晚期。

为什么胃癌发现时常常已是中晚期?

胃,就像一个坚韧的“布袋”,有着惊人的包容度和忍耐力。即使发生了病变,早期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不适感,极易被误认为普通的胃病。

更令人担忧的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高度相似,包括:

1. 上腹部不适或隐痛

2. 偶尔的饱胀感、嗳气

3. 轻微的恶心、反酸

这些信号太普通,太容易被忽视。许多人自行服用胃药缓解症状,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这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看看你在其中吗?

1.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这是目前公认的胃癌头号元凶!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导致慢性胃炎,逐步演变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

2. 饮食习惯不良者:长期高盐饮食(咸菜、腌鱼、腊肉)、熏烤油炸食物、新鲜蔬果摄入不足,都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

3. 有胃癌家族史者: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胃癌患者,你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2-3倍。

4. 长期吸烟饮酒者:烟草中的致癌物会随唾液进入胃部,直接刺激胃黏膜;酒精则会破坏胃黏膜屏障。

5. 患有慢性胃病者: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部分切除术后、肥厚性胃炎等,都属于癌前疾病。

6. 年龄40岁以上者: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尤其40岁后风险明显增加。

胃癌的报警信号,一旦出现请立即就医!

当胃部病变进展到一定阶段,会发出更明确的“报警信号”:

1. 持续加重的上腹痛:从偶尔隐痛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且与进食关系不明显。

2. 明显消瘦、贫血: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

3. 食欲减退、厌食:特别是厌恶肉类等油腻食物。

4. 黑便或便潜血阳性:这是胃出血的典型表现。

5. 吞咽困难、腹部包块:属于进展期胃癌的表现。

请记住:任何一个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都必须立即就医,进行胃镜检查!

胃镜:胃癌筛查的“金标准”,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很多人对胃镜望而却步,因为听说过程痛苦。实际上,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现在已有多种选择:

1. 无痛胃镜:在短暂睡眠中完成检查,全程无感,一觉醒来检查已结束。

2. 超细经鼻胃镜:镜子更细,从鼻孔进入,不适感大大减轻。

胃镜检查不仅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微小变化,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替代的。它是发现早期胃癌的唯一可靠方法。

预防胃癌,从今天做起!

胃癌并非不可预防,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红绿灯”饮食法:

1. 红灯食物(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咸菜、咸鱼)、熏烤油炸食物、加工肉类(香肠、火腿)、霉变食物、过量红肉。

2. 黄灯食物(适量食用):盐(每日不超过5克)、糖、精制碳水化合物。

3. 绿灯食物(多多益善):新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全谷物、豆制品、大蒜、洋葱等。

根除幽门螺杆菌:

如果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特别是伴有消化不良症状或有胃癌家族史,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除治疗。这是预防胃癌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适度运动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考虑进行胃镜筛查。高危人群则应更早开始定期检查。

好消息:早期胃癌治愈率超90%!

与许多人的认知相反,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许多早期患者甚至可以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获得根治,保留完整的胃,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

而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这正凸显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极端重要性。

胃癌,这个沉默的杀手,并非无迹可寻,也并非不可战胜。它最怕的,就是我们具备防范意识,懂得倾听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并勇敢地采取行动。